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青阳县早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安徽省青阳县进行早稻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籼248产量居第1位,达8 045.1 kg/hm2,且该品种株高和生育期适中,分蘖率强,成穗率高,抗劣性强,建议续试,同时参加生产性示范;直早038产量居第2位,达7 969.9 kg/hm2,分蘖率较强,成穗高,抗逆性强,建议进行生产性示范。  相似文献   

2.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16-5818
[目的]为滨州市小麦产量由中产向高产过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品种、行距、播量、尿素和过磷酸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各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品种>播量>行距,最优处理组合为品种辐63,行距16.7 cm,播量90.0 kg/hm2,尿素36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产量达7 413.0 kg/hm2。方差分析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因素试验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尿素以450kg/hm2为宜,播量以82.5~105.0kg/hm2即基本苗165万~210万株/hm2为宜。[结论]低产薄地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525~600 kg/hm2,肥地施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基本苗120~180万株/hm2,行距20~25 cm,小麦产量才能达到7 500 kg/hm2。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3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浙秋豆3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通过在横街农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浙秋豆3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7月5日、7月20日和8月4日播种的浙秋豆3号的全生育期分别为94、87和77d。2种种植密度及密度与播期的互作对浙秋豆3号的株高、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播期的株高、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差异极显著。同一种植密度下,早播浙秋豆3号的产量高于晚播的;同一播期下,密植浙秋豆3号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稀植的。早播密植处理A182的产量最高,达3416.7kg/hm^2;处理A1B1的产量次之,为2983.35kg/hm^2,迟播稀植处理A3B1的产量最低,仅1383.30kg/hm^2。[结论]早播密植能极显著地提高浙秋豆3号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4.
郑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94-95,100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对茄子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在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最佳氮肥施用量,在最佳施肥量上进行30%的递增和递减施用.[结果]无氮区产量最低,茄子单产仅53 677.95 kg/hm2;70%氮区产量开始上升,平均产量迭56 071.2 kg/hm2;优化氮区产量最高,产量达59 319.15 kg/hm2;130%氮区产量开始下降,平均产量达55 558.35 kg/hm2.[结论]茄子作物以施用纯氮276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氮肥施用方式对甘蔗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氮肥在甘蔗生产中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的氮污染提供参考。[方法]以ROC22为材料,设3个不同氮肥施用量(38 276和414 kg N/hm2)和3种不同施用方式(1:氮肥10%作基肥,30%小培土时施用,60%大培土时施用;2:氮肥30%作基肥,70%小培土时施用;3:氮肥全部作基肥施用)测定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等指标,研究氮肥与甘蔗生长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关系。[结果]甘蔗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以276 kg N/hm2增产效果较好氮肥早施可以促进甘蔗早拔节早生长和提高甘蔗产量土壤氮素速效钾含量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大量施用氮肥会引起土壤酸化早施氮肥有利于促进土壤磷酸盐的溶解,提高磷的吸收利用氮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容易造成氮流失,氮利用率低结论甘蔗氮肥合理施用方式为两次分施,施氮量为138~276 kg N/hm2。  相似文献   

6.
冀西北食用向日葵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冀西北食用向日葵的肥料效应。[方法]以近年筛选出的优良品种为供试品种,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对新品种进行不同N、P、K施肥水平的研究,以摸索新品种的最佳施肥效益、最佳施肥组合。[结果]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的产量影响较大。常规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71.7 kg/hm2、P2O548.3 kg/hm2、K2O 68.4 kg/hm2,此时产量达3 052.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67.2 kg/hm2、P2O550.1 kg/hm2、K2O 68.3 kg/hm2,此时产量达2 909.7 kg/hm2。杂交品种最高产量的施肥组合为N 65.1 kg/hm2、P2O566.5 kg/hm2、K2O 154.4 kg/hm2,此时产量达3 302.4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组合为N 72.8 kg/hm2、P2O557.8 kg/hm2、K2O 138.8kg/hm2,此时产量达3 291.3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品种推广利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早籼78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福  夏加发  唐光勇  王元垒  曹苏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2983-12984,12987
[目的]介绍早籼78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78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优质早稻品种早籼14为轮回亲本,Gayabyeo为非轮回亲本,通过1次杂交和2次回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7882005~2006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216.50kg/hm2,较对照竹青平均增产6.40%;2007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95.10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3.54%。该品种全生育期105d,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适宜在安徽省沿江、江南和江淮之间作双季早稻种植。[结论]早籼788是1个中熟、高产、稳产、抗病能力强的早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早籼15的种植效益。[方法]依据早籼15高产,早发性好,分蘖力强,产量潜力高等优点,结合大田生产实际,提出了早籼15"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早籼15采用肥床旱育秧,适当提前播种,苗床播种量以60g/m2最好,秧龄40d最佳,齐苗前保持床土相对含水量70%~80%,培育带3个分蘖以上的大壮苗。移栽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大田株行距13.3cm×20.0cm,栽37.5万穴/hm2,基本苗150万~180万株/hm2。在总施氮量120kg/hm2的条件下,施氮配比以基肥∶分蘖肥∶穗肥=4~5∶3∶3~2较为适宜。[结论]早籼15的"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是适期播种,稀播壮秧,化学调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浅水间歇灌溉促控,加强大田病虫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棉花不同密度下辐热积与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置不同种植密度,研究辐热积与棉花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为辐热积监测棉花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供试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设置3个密度处理,分别是240×103(D1)、176×103 (D2)和82.5×103株/hm2(D3),每隔7~10d对棉花干物质、株高、蕾铃数等指标进行测定,从石河子气象站获得棉花生育期内的辐射数据.[结果]降低密度能增加单株结铃数,但密度过小导致棉花单铃重有所减小,不利于棉花产量形成.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均以在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为4 852.27和5 167.73 kg/hm2.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减少各生育期所需累积辐热积,同时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棉花早熟,但密度过低将产生反作用.[结论]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棉花所需辐热积最小,生育期最短,产量构成因子相对最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覆膜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配施7个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施N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kg/hm2时产量最高,净增收与肥料的投入比最大,为1.138;氮肥是控制产量的主因素,最佳施用量为300kg/hm2。在氮肥保持高产施用量时,磷钾肥的施用量及比例是控制产量的第2因素,最佳施用量为105、75kg/hm2,最佳比例为7∶5。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各个处理基本均为双峰曲线,处理④的2个峰值均最高,分别为25.52、23.46μmol/(m2·s)。[结论]N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kg/hm(2处理④)是加工番茄的最佳施肥配比,产量达111450kg/h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指天椒品种。[方法]以从国外引进的4个指天椒品种为供试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商品性、抗逆性及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个指天椒品种均表现商品性好、植株长势旺、抗逆性较好。4个品种中,艳红、GL-5和红香为相对早熟品种,红利为较迟熟品种;艳红的抗倒能力最强,其余3个品种的抗倒能力无明显差异;4个品种均不发生青枯病;鲜椒产量以艳红最高,达到22 725.0 kg/hm2,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GL-5次之,为19 380.0 kg/hm2;干椒产量以红利最高,达5 827.5 kg/hm2,艳红和红香次之,分别为5 344.5和5 454.0 kg/hm2。[结论]可根据指天椒的不同用途加以推广,艳红比较适合作为鲜椒品种加以推广,红利比较适合作为干椒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籼807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选择法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能力较强的早籼稻新品种.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7699.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25%.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814.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1.66%.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抗-感纹枯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四~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08 d左右,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南中低产田区种植的耐早衰高产早、晚稻品种。[方法]在双季稻产量常年低于12 000 kg/hm2的中低产田区,于2011、2012年选择市场主推早、晚稻品种各8~10个,早稻以欣荣优2045、晚稻以天优998为对照,重复3次,研究各品种产量表现、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叶片SPAD值下降率和根系干重下降率及子粒灌浆充实度情况,筛选出高产稳产、后期耐早衰品种。[结果]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的2年产量表现较高且稳定,较对照分别增产3.0%、2.8%和6.3%、3.2%,其生育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率、上三叶SPAD值下降率、根系干重下降率都明显低于对照,子粒灌浆充实度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早稻品种五优157、荣优1506与晚稻品种五优308、欣荣优2660可在赣南中低产田区推广种植,从中任选1个早稻品种和1个晚稻品种进行双季稻品种搭配种植,可实现15 0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油菜、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在同等施肥管理条件下,对后茬单季水稻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差异.[方法]供试水稻品种分别为杂交稻丰两优香1号和粳稻武运粳7号.采取大区对比试验.试验区分前茬油菜区和前茬小麦区.油菜收获期5月28日,小麦收获期6月2日,油菜、小麦收获当天实施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同时上水翻耕并保持浅层水,翻耕前施速腐剂30 kg/hm2,另加尿素75 kg/hm2,翻耕后4d机插.[结果]无论是籼型杂交组合还是粳稻,前茬为油菜的较前茬为小麦的单季稻生育期短3d左右,且产量高,籼型杂交水稻小区平均产量高616.5 kg/hm2,粳稻小区平均产量高630.0 kg/hm2,增产均极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制定适宜的作物轮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玉米新品种郧单20的需肥规律,制定郧单20的高产栽培体系。[方法]以高产玉米新品种郧单20为材料,采用底肥和追肥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底肥和追肥不同处理对郧单20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该品种不追肥的产量较追肥低;追肥量在450~600 kg/hm~2时,虽然产量较高,但倒伏也较严重,且与追肥量300 kg/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该品种在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施肥水平下,产量为11 425.50 kg/hm~2,其抗病性、抗逆性、植株农艺性状较优。[结论]郧单20较为适宜的施肥量为底肥750 kg/hm~2、追肥3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73-4474
[目的]探索氮肥在免耕早稻水稻的合理应用。[方法]以皖稻143为供试品种,小区试验,塑盘旱育,氮肥施用量设5个处理(0、135、180、225、270 kg/hm2),研究了施氮对免耕早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的早稻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延长。早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3 601.80~4 869.15 kg/hm2,提高131.71%~177.29%。产量和效益均能获得较好的施氮用量处理是180 kg/hm2,其中基施90 kg/hm2,促蘖肥施45 kg/hm2,保花肥45 kg/hm2。早稻增施氮肥可延长生育期,每增施3 kg氮素可延长1 d生育期。[结论]氮用量运筹对免耕早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绥粳4号的最佳施肥方式。[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4个因子分别为基施氮肥比例(X_1)、氮肥施入量(X_2)、磷肥施入量(X_3)、钾肥施入量(X_4),每个处理设置5个水平,研究不同施肥量、不同基施氮肥比例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栽水稻品种绥粳4号品质的影响。[结果]基施氮肥比例、氮、磷、钾对绥粳4号品质效应回归方程:Y=64.28+0.26X_1+0.12X_2+0.14X_3+0.11X_4-0.005X_1~2-0.000 7X_2~2-0.000 9X_3~2-0.001X_4~2+0.000 6X_1X_2+0.0002X_1X_4+0.0002X_2X_4-0.0001X_3X_4。当食味评分达最高值83.1时,绥粳4号的基施氮肥比例、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分别为35.7%、112.8 kg/hm~2、70.8 kg/hm~2、51.7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水稻品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明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目的]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生产需要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中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4个中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华胜2号、天丰优084、协优982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生育特性、抗性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品种在0.05水平单产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5个中稻品种的产量排序是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Ⅱ优838>协优982>华胜2号。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的产量分别为9 540.09、497.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分别增产3.50%、3.04%。[结论]天丰优084和中浙优1号适宜在滁州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