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林志强  江锦祥  徐惠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03-19704,19725
[目的]分析少免耕栽培方式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方法]通过少免耕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少免耕栽培对马铃薯出苗、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与常规栽培相比,少免耕栽培的马铃薯长势好,生育期长;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都有所改善,单薯重量增加,产量增加17%左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探索一套适宜广东地区马铃薯少免耕种植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文山州冬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5种不同的耕作方式处理对文山州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免耕覆盖稻草(8 cm)后盖黑色地膜的处理生育期最短,成熟期较传统耕作方式提前24 d,有利于提早上市。该处理产量较传统耕作提高20.52%,增产效果显著,其商品薯率和绿薯率分别为92.83%和1.33%,商品性能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文山州冬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克新13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硫酸镁溶液浸种薯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干物质积累,研究了硫酸镁对马铃薯幼苗建成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硫酸镁浸种薯有利于马铃薯幼苗建成,当其浓度达到2.0%以上时则表现出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青薯9号马铃薯为材料预先以梯度浓度的硫酸锰进行浸种,进行盆栽试验,测定苗期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积累等指标,研究硫酸锰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0.02%~0.04%硫酸锰能增加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结论]该研究可为硫酸锰浸种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马铃薯生长期施肥及有效利用农村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马铃薯分别施用沼肥和化肥混施进行对比试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马铃薯各生育期生长势、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沼液浸种、沼渣作基肥、沼液喷施效果明显。[结论]沼肥作为有机复合肥不仅能显著增加产量,而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引进俄罗斯的11个专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的优良专用型马铃薯品种,以期为该区域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品种筛选与性状比较的方法,研究11个俄罗斯专用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结果]综合各个参试马铃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在大兴安岭地区表现较好的品种为俄15、俄16、维拉斯。[结论]俄15、俄16、维拉斯可作为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在该区域进行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硫酸锰浸种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通过不同浓度硫酸锰浸种,研究了锰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硫酸锰浸种能够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并增加产量、提升品质;但锰素过多又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用0.05%硫酸锰浸种,植株生长旺盛,产量增加显著;0.15%硫酸锰浸种,块茎品质最佳。结果提示,用0.05%~0.15%的硫酸锰浸种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3414”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马铃薯生产中,施肥的种类和用量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试验通过采用14种不同处理施肥方法的"3414"试验,寻求好的施肥配方组合。[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第12(N1P1K2)种处理的施肥方法不但对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分枝、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有较大的作用,其茎叶产量也最好。即每667 m2施氮、磷、钾分别为12.5 kg、8.0 kg、25.0kg,马铃薯茎叶产量为4 334.2 kg,地下薯块产量达到2 866.8kg,在14个配方试验组合中是最高的。[结论]通过实验,为马铃薯栽培选择好的施肥配方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影响胡麻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育高产胡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43份胡麻种质的种子产量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株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开花日数、全生育日数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胡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83%~24.93%,平均变异系数为16.7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7;株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对种子产量的总影响达到92.17%,能较好地预测胡麻种子产量的变化;株果数和分枝数与种子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株果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742),相关系数最高(r=0.776)。[结论]株果数是决定胡麻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浓度沼液浸种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和成苗率,使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增强,产量增加,其中以50%沼液浸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半夏主要农艺性状及与块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为川半夏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自四川各地的22份半夏资源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块茎产量影响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增殖率、中粒单粒重、中粒直径、小粒单粒重、小粒直径、大粒直径、大粒单粒重、单株叶重、大粒率、增产率、小粒率、株高、中粒率。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大粒直径、大粒单粒重、中粒单粒重、小粒单粒重、中粒率、小粒率及增殖率是影响半夏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单株增殖率对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小粒率和大粒单粒重。[结论]单株增殖率和小粒率是川半夏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半夏高产株型应是单株增殖率高、大块茎多、小块茎少、中块茎适中者。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辐射马铃薯块茎M2代群体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的不同辐射剂量对马铃薯块茎M2代群体的诱变效应。[方法]以云薯2号和鄂马铃薯5号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的4种辐射剂量(5、10、15、20GY)分别对2个马铃薯品种的休眠块茎进行辐射诱变,分别测量2个马铃薯品种M2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淀粉含量以及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60Co-γ射线的不同辐射剂量对马铃薯M2代群体的诱变效应。[结果]不同辐射剂量对同一马铃薯品种M2代主要农艺性状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相同辐射剂量对不同马铃薯品种M2代主要农艺性状所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60Co-γ射线诱变改良个别性状(早熟、抗病性、高产、叶绿素含量)较有效,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的适宜照射剂量为10~20GY,从2个马铃薯品种M2代中共单选出41个优株系。[结论]对马铃薯进行辐射诱变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但大多数突变是隐性突变,辐射诱变育种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块茎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及加工型品系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蒸煮是马铃薯食用最主要的加工方式,马铃薯商业化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蒸煮加工的品质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和分类。根据商业化加工的需求在品种选育中进行蒸煮品质性状的早期选择和筛选,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特征和相关参数,同时从现有品种和品系中根据商业化加工参数筛选适合不同用途需求的蒸煮品种,是提高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效率和方法的有效手段,为制定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目标提供基础。【方法】在对马铃薯品种和品系的块茎产量、块茎大小、薯型、薯肉颜色、芽眼深度、抗病性和商品率的初步选择基础上,筛选14个品种和品系进行蒸煮试验,在普通蒸锅中放入块茎蒸煮25 min,蒸熟后,在室温环境冷却20 min,7 d后,分别对蒸煮前后块茎色泽变化、蒸煮前后块茎硬度、蒸煮前后软化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这些品种和品系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绿原酸含量、柠檬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分析以上成分在蒸煮加工过程中变化对品种和品系块茎的风味、色泽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加工参数。【结果】选育蒸煮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首先考虑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要能够满足商业化生产与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和加工机械要求。块茎还原糖含量是影响蒸煮风味中甜度的主要因素,含量应控制在0.4%以下。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蒸煮风味中鲜味有关,14个品种和品系的氨基酸含量差别还不能构成显著的风味差别,所有品种和品系的氨基酸含量介于30—70μmol。块茎品种风味构成中的苦味来源主要是糖苷碱含量,蒸煮加工型品种的糖苷碱含量应控制在150 mg·kg~(-1)以下。蒸煮后冷却20 min块茎色泽变化值和蒸煮后7 d的色泽变化值ΔE差值是衡量蒸煮加工型品种色泽变化的重要参数。块茎蒸煮前后的软化度是衡量蒸煮加工型品种质地变化的重要参数。【结论】14个品种和品系块茎蒸煮后的风味、色泽变化、质构特性变化是判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重要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全面分析表明,品种Burbank、Shepody和品系0724-58、0712-66是蒸煮后软化度比较高的品种和品系,而0744-8和0722-26是蒸煮后软化度比较低的品系。  相似文献   

14.
选用12个甘薯杂交组合的136个品系的无性1代和2代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重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估算其遗传率。结果表明,大中薯重在两代的选择中都是重点考虑的因素。鲜薯重、大中薯重、地上部重等经济性状的遗传率不高,在早代品系选择时要综合其他性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马铃薯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滴施钾肥,探讨不同比例的K2SO4/KCl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滴施K2SO4和滴施K2SO4/KCl比例为1∶1处理有利于马铃薯植株生物量的积累;滴施KCl处理和滴施K2SO4/KCl比例为1∶1处理马铃薯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马铃薯块茎产量,比滴施K2SO4处理增产10.1%~13.6%;滴施KCl有利于马铃薯块茎对钾的累积,而滴施K2SO4更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淀粉含量。[结论]在马铃薯生产中,滴施KCl或在滴施KCl时配施一定比例的K2SO4有较好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方法]用0、0.01、0.30、0.60、0.80、1.00、1.50μg/ml的GeO2溶液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浸种处理,研究锗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小区模拟试验,探索锗在马铃薯—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结果]各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对锗毒性的抵抗能力存在差异。0.60μg/ml的锗对东农303号、延薯4号的农艺性状没有影响,但对克新2号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1.00μg/ml的锗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毒害作用。锗进入土壤后,能够迅速且大量地被马铃薯吸收并运往地上部分,其在马铃薯体内的积累规律为:叶>块茎。[结论]马铃薯对锗是主动吸收过程,锗在马铃薯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60μ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镉污染对马铃薯氮、磷、钾、镉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采收后的马铃薯产量、氮磷钾镉含量及积累量。[结果]轻度的镉胁迫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氮含量,而中度和重度镉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氮含量增加,镉污染各处理氮积累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磷含量在0.01水平显著增加,而磷积累量变化不大;土壤不同镉处理马铃薯钾含量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土壤轻度镉处理马铃薯钾积累量最高,随着镉污染程度的加大,钾积累量降低;土壤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马铃薯块茎镉含量与积累量均呈直线0.0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镉污染马铃薯氮肥施用量降低,磷肥施用量不变,轻度镉污染增加钾肥施用量,土壤镉重度污染不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未超标。N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块茎NO3--N为431.56 mg/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有不同程度的递减。N2处理的氮素供应与马铃薯对N素的吸收基本达到了平衡。[结论]随着氮水平的提高,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康敏  马艳粉  李正跃  余菊芬  肖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40-14742
[目的]探讨马铃薯薯块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的引诱效果。[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对自然贮存不同时间(0、15、30、45、60d)完整的和切开的马铃薯块茎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结果]不论是新鲜的还是放置不同时间的完整马铃薯块茎释放出的气味对马铃薯块茎蛾雌、雄虫均无显著引诱效果。剖开的新鲜马铃薯块茎能显著引诱已交配雌蛾,但对处女雌蛾和雄蛾无显著引诱效果。室内自然放置15d以上的马铃薯块茎被切开后所产生的气味不能显著引诱雌、雄两性成虫。剖开的新鲜马铃薯块茎气味不能显著加强雌性信息素对雄虫的引诱效果。[结论]剖开的新鲜薯块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雌虫有显著的产卵引诱效果。但对两性成虫的交配行为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