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世界与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测定方法,对比分析了世界较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稻米国际竞争力状况,并通过对中美稻谷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中泰稻谷品质比较分析及中国稻米的质量安全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影响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研究、引进和推广水稻优质品种,提高稻米品质、建立新的水稻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加强水稻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水稻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水稻生产的补贴份额等提高中国稻米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实现四川优势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四川农业整体竞争力。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四川省2009—2011年间的主要农产品进行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明确了四川的优势农产品为: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并提出了提高四川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建议,为科学发展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为四川省农作物的生产和农产品的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促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实现四川优势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四川农业整体竞争力。【方法】本研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四川省2009-2011年间的主要农产品进行规模、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结果】明确了汶川地震后四川的优势农产品为:油菜籽、薯类、茶叶、烟叶和水稻,并提出了提高四川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建议,为科学发展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为四川省农作物的生产和农产品的产业布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扬长避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收益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及出口主体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竞争力系数(CI)3个指标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产品总体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应该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成为世界家具生产和出口大国。正确评价中国家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升中国家具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利用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使用优势变差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四个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家具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得出中国家具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结论。运用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对影响中国家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开拓国外木材市场,加快森林认证,狠抓创新等提升竞争力的建议,从而实现中国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收益就变得尤为重要。【方法】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及出口主体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竞争力系数(CI)3个指标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产品总体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结论】我国应该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力,以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对中国31个省份和地区的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特色淡水鱼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罗非鱼、鳗鱼、鮰鱼和鲟鱼4个主要出口品种的竞争优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中国特色淡水鱼产业的现实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1)国内特色淡水鱼产业在生产竞争力要素方面,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在市场需求要素方面,特色淡水鱼消费量日益增长;在关联产业和市场结构和竞争方面,特色淡水鱼加工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有待提高,特色淡水鱼专用饲料产业化应用较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增长;在机遇和政府政策方面,逐渐建立起绿色健康生态养殖制度体系。(2)特色淡水鱼产品资源禀赋系数始终维持在1.0以上,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优势;中国特色淡水鱼产品整体国际市场占有率为73.22%;贸易竞争力指数接近1;罗非鱼和鳗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大于6,说明中国特色淡水鱼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选用生产要素和进出口2个层面的4个指标,即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测算2001—2011年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得出中国贝类产品在生产要素层面具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在进出口层面中,代表市场占有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代表进出口的贸易竞争优势都表现出极强的优势,而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较弱。根据结果提出合理调整贝类产品贸易出口结构、加强实施品牌战略和设立贝类产品生产安全卫生管理体系3个对策。  相似文献   

9.
四川猕猴桃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是四川省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新形势下面临产业盲目扩张、产品结构性过剩、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和挑战。应用综合优势比较模型,分析比较四川、陕西、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等猕猴桃主产省的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结果表明,近年来四川省猕猴桃EAISAIAAI平均指数分别为0.88、3.32、1.67,并呈上升趋势;结合AHP-SWOT模型解析四川猕猴桃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各要素对战略选择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红肉品种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国内外消费空间、“中新联合实验室”建设(有利于猕猴桃国际化)、种质资源丰富、消费多元化与网络化、猕猴桃产能结构性过剩、溃疡病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盲目扩张、加工与品牌营销较弱;构建产业发展战略四边形,战略类型方位变量tanθ=0.3281,应采取“开拓战略区实力型方位域”的发展战略。建议明确产业适宜范围,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溃疡病。  相似文献   

10.
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阐述世界茶叶市场和我国茶叶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茶叶贸易形势的比较分析,论述了提高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云南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5家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到厂现场进行普洱饼茶随机取样,共取样6个;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感官审评,在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进行内含成份分析,研究云南普洱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份的关系,为云南普洱茶的规范生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并与普洱茶的汤色、浓度、滋味密切相关;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的茶样其感官品质均高于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茶样;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云南普洱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但可以适度增进云南普洱茶的内质。  相似文献   

12.
李丹  林中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58-164
中国是世界芦笋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芦笋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研究中国芦笋的国际贸易和产业竞争力,根据FAO、WTO和中国海关(一般贸易)的芦笋贸易数据,对中国芦笋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生产者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比4个分析指标,对中国芦笋的产业竞争力给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芦笋贸易以出口为主,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8年以后,进口增长很快,进出口差距显著缩小,2019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3,而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芦笋价格方面,中国芦笋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较低,占据优势,但是出口单价和出口额相对也较低,出口创汇不显著,2013年以来进口单价快速上涨超过了出口单价,进口芦笋价格昂贵,未来芦笋进口不会明显增加,出口保持稳定。在国际芦笋出口大国中,秘鲁、墨西哥基本上是芦笋净出口国家,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其次是希腊,竞争力指数也较高;美国、西班牙、荷兰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中国是全球最大芦笋生产国,但芦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数时接近1,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反映出中国芦笋...  相似文献   

13.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本文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茶叶已成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如何加速广西茶叶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广西经济具有较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茶叶市场及广西茶叶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和广西茶叶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广西茶叶发展思路。认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广西优势实现品种良种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机械化、注重品牌打造茶科技茶文化同步发展,相信广西茶叶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广西早春茶”会叫响全国。  相似文献   

15.
云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8个种群134份云南茶树资源为材料,应用ISSR标记方法,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8个多态性ISSR引物对全部试验材料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75条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70条(占98.9%),遗传多样性丰富;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134个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445~0.819,平均为0.512,说明茶树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宽;对134份茶树资源的分子系统聚类分析(UPGMA)将资源分为3大组,聚类结果与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系统聚类基本一致,但是主成分分析更加直观清晰地显示各个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大厂茶等8个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于0.850~0.987间,平均为0.92,表明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了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茶叶产业发展优势和加工生产潜力,提出了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和主要措施,通过确立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优势区域原料生产基地和地方特色茶产业,以达到加快发展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在同一栽培环境条件下,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红碎茶品质成分差异原因,推动云南红茶品种改良,对16个云南茶树品种及5个肯尼亚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红碎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黄素(TF)、茶红素(TR)、茶褐素(TB)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红碎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品种加工的红碎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水浸出物及TF、TR、TB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是云南红碎茶中氨基酸、TF含量总体低于肯尼亚红碎茶,5个肯尼亚红碎茶TF≥1.00%,仅有2个云南红碎茶TF≥1.00%。云南及肯尼亚红碎茶的TF、TR及TB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云南红碎茶的TF:TR:TB=1:9.4:10.3,肯尼亚红碎茶的TF:TR:TB=1:5.7:5.3。总体上,云南红碎茶的汤色多为红亮,而肯尼亚红碎茶多为红艳明亮,云南红碎茶的甜香总体上不如肯尼亚红碎茶的浓郁持久,而且滋味浓强及鲜爽度也弱于肯尼亚红碎茶。但是‘云抗50号’、‘云抗43号’、‘云抗37号’、‘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加工的红碎茶综合品质感官审评得分接近或超过肯尼亚茶树品种,可作为优质红茶品种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冯素芬  刘元剑  许蕊淇  张薇 《作物杂志》2022,38(1):220-1183
对云南省2016-2020年审定的18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为云南省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筛选、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云甜玉10号产量最高,但是抗病性较差,需尽早预防病害。广良甜27号、金穗甜11号和双甜318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适中,口感风味较佳,抗病性方面优势明显。2个甜玉米品种(云甜玉9号、美玉甜007)和2个糯玉米品种(大玉糯1号、甜糯302)的产量较高,其他性状适中,但是抗病性稍欠缺,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地区种植,并预防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