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对直播稻与机插稻两种稻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机插稻的优势、增产潜力及发展前景,为大面积推广机插稻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种植技术的创新,直播稻应逐渐退出稻作的主要方式,但可作为抗灾补种的重要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2015年全市设立的48个定点调查农户数据采集、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户基本情况、生产管理、产量及其构成和成本与效益等方面,对比直播与机插2种稻作方式,客观地对本地直播稻发展进行评价,并针对问题与瓶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机插水稻与直播稻成本与产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翔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22+124
对比研究机插秧与直播的产量与成本,结果发现:机插稻平均产量9 552 kg/hm2,直播稻平均产量8 100 kg/hm2,增产4 065.6元/hm2;生产成本机插稻节约2 211.75元/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户对不同稻作方式的采用行为及影响因素,为稻作方式的发展及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实地调研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对农户采用直播稻、机插稻和手栽稻的行为结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稻作方式的省工特性对农户采用直播稻和机插稻均有显著影响;稻作方式信息可获得性对农户采用机插稻有显著影响;稻作方式的生产性投入与农户采用直播稻呈负相关;水稻种植面积与农户采用直播稻呈负相关,与农户采用机插稻呈正相关;农户兼业性与其采用直播稻和机插稻呈正相关。【结论】稻作方式的劳动投入量是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农户的兼业性促进了其对轻简稻作方式的采用;生产性投入低是农户采用直播稻的重要原因。推进水稻规模经营、为农户提供方便有效的技术信息可促进机插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直播稻作为水稻种植方式之一,不需要育秧和栽插等作业环节,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的显著优势,但问题也较突出。直播稻是常州市水稻第二大种植方式,本文作者概述了 2011年以来直播稻面积变化情况,并基于定点调查比较了 2015年以来直播稻和机插稻的产量与效益,指出了直播稻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农户种植直播稻的原因,提出了直播稻发展应用对策措施,以期为直播稻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广水稻机械插秧育秧技术,据统计,2007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中直播稻占60%,机栽稻占40%;2008年机栽稻种植比例达到70%以上。在今后几年,随新农村建设制度的逐步完善,水稻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机插水稻将成为主流。水稻栽培方式由直播转为机插,会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改变,必将对农田中的病虫种群产生影响。本文将初步探讨机插稻病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2011年扬中市镇稻14号水稻的示范展示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介绍,并分析了机插、旱直播、水直播3种栽培方式下该品种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其在扬中市种植,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均较好,适于多种栽培方式,有一定倒伏风险,可在该市作机插稻主导品种,有选择性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与手栽稻、直播稻相比,机插稻不仅产量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其特殊的生态条件与育秧方式有利于控制灰飞虱传毒和条纹叶枯病危害,播期迟、苗床覆盖无纺布、秧龄短、秧苗集中易防治是机插稻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轻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产量性状、群体、个体发生发展及苗情动态等方面将机插稻与机直播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机插稻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但也存在相关不足。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直播稻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京市近几年在农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中推广应用直播稻技术的情况,重点对直播稻技术的应用背景、推广实效、高产栽培技术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旨在为我市水稻生产和同类地区推广应用好这一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直播稻技术推广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南京市近几年在农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中推广应用直播稻技术的情况,重点对直播稻技术的应用背景、推广实效、高产栽培技术和应用前景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旨在为我市水稻生产和同类地区推广应用好这一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直播稻与机插秧优缺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机插秧及直播稻的优缺点,说明直播稻存在风险,机插秧是水稻栽植的主要方式,只有大力发展机插秧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并介绍了机插秧大壮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水稻不同栽插方式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苏响水地区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秧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稻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育秧手插移栽田相比,在分蘖末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灰飞虱分别降低46.6%、44.7%和33.4%,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大变化;在抽穗期,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田褐飞虱分别降低10.6%、3.6%和25.7%,稻纵卷叶螟分别减轻了34.9%、46.2%和62.5%。说明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等轻型栽培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主要害虫发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转移,我市直播稻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为全面掌握直播稻的种植现状和产量表现,2008年在水稻收获后,我们分别对白蒲、丁堰、柴湾、搬经、下元等镇60户稻农进行调查,调查采取上门询问的方式.通过农户对直播稻的真实反映.客观评价其现实表现。为全市推广应用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的稻作方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机插稻的生育特点,从基面肥、分蘖肥、穗肥、根外追肥等方面提出了机插稻施肥技术,以期为机插稻的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直播稻倒伏原因及抗倒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播稻抗倒性差,抗逆能力弱,对水稻的高产稳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促进直播稻高产,笔者对直播稻倒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其抗倒技术,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楚州区直播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直播稻应用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潜在风险,提出了直播稻高产、优质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楚州区农民扩大直播稻生产。  相似文献   

18.
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稻米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淮北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的出糙率、精米率>机插稻>手栽稻.整精米率表现不确定;手栽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均高于机插稻,也远远高于直播稻;蛋白质含量依次是直播稻>机插稻>手栽稻,蛋白质含量高对食味品质有负效应;直链淀粉含量的顺序依次是直播稻<机插稻<手栽稻;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米饭胀性大,干松而色淡,冷后质硬,食味较差.胶稠度手栽稻大于机插稻大于直播稻.RVA谱特征值与食味高度相关,能较好的指示食味品质.相比较而言,峰值黏度大、崩解值大、消减值小则食味好,具有这种特性的米饭,可能具有较好的柔软性、黏散性、滋味、馨香味.本研究发现,不同栽培条件下,RVA谱特征值表现不尽相同,不同栽插方式对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聂文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8-29,32
在调查宣城市近5年直播稻面积、产量、茬口、品种及样本县农户、家庭农场生产成本与效益等基础上,分析了直播稻面积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存在问题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和技术、促进直播稻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直播水稻栽培在农户中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其高产、稳产性差。通过实践与调研,在归纳分析崇明县直播稻种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促进直播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