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褐稻虱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十多年来,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地控制褐稻虱的发生为害,1973年初全国曾制订了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当时没有摸清褐稻虱长距离迁飞的特性,因此在测报工作中,常常不能正确反映实际发生动态,防治工作往往陷于被动。1977年起,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开展全国性的联合测报,以指导各地短期测报及大面积防治。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联合测报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抗性品种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褐稻虱长、短翅型雌虫的产卵量和产卵前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6~33℃恒温和17.4~27℃自然变温范围内,长、短翅型雌虫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在水稻的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取食同一生育期植株的两种翅型雌虫产卵量也无显著差异。同在感虫品种或中抗品种上,不同规型雌虫的卵量也未表现显著的差异,只有在抗虫品种7105上,短翅型雌虫的卵量明显高于长翅型雌虫。此外,在22~31℃范围内,处在同一温度下短翅型雌虫的产卵前期显著短于长翅型雌虫。  相似文献   

3.
4.
试验设置在1~4年一直不用化学杀虫剂的单季晚稻田,应用本地不抗虫的当家品种南优2号、桂花糯等.每块田1~3亩,总面积15亩左右.每3~5天调查一次,直至收获.调查采用直线跳跃法,每次每块田取样50点,共100丛(虫多时调查50丛).一手持白瓷面盆,手拍打稻丛,使稻虱及其天敌落于盆  相似文献   

5.
6.
褐稻虱为水稻重要害虫之一。七十年代起,该虫时有猖獗,尤以1975年在我省普遍发生、灾情严重,“小虫酿大害”的情况引起了南北稻区群众的重视。目前,有关褐稻虱长、短翅型成虫的繁殖力、翅型分化的原因,及与稻株营养、温湿度的关系等问题,还了解较少。为此,我们在1978年结合田间调查,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对上述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褐稻虱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利用5个不同编号的抗稻褐飞虱普通野生稻与一个感虫品种杂交配制成5个组合。对其亲本与后代的鉴定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抗性由2对具有重叠作用的隐性抗性基因控制;其抗性基因与普通野生稻主要农艺性状没有连锁遗传关系。在后代选育中,重点宜放在对F2、BC1F2代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中进行鉴定和回交。  相似文献   

9.
褐稻虱是亚洲最严重的水稻虫害。它们不仅刺吸稻株汁液导致稻株枯萎和死亡,还传播草状矮缩病与齿叶矮缩病。70年代以来,褐稻虱在亚洲,尤其在热带稻区为害日益严重,各国在培育、选用抗虫品种的同时,积极研制并使用化学杀虫剂,有效地抑制了褐稻虱种群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褐稻虱抗药性也迅速发展,使化学防治成本升  相似文献   

10.
11.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亚洲热带和温带水稻地区的重要害虫.近十年来,暴发频率增加,为害区域扩大,成为水稻生产的一大威胁,引起了有关地区的广泛重视.现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动态综述如下.一、分布及为害褐稻虱的分布为害范围,南起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岛屿,北至朝鲜,东起日本,西至巴基斯坦.据日本资料记载,自697年首次暴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小范围暴发约有一百余次,曾造成严重饥荒,促使日本政府在1941年成立植保系统.近十年来,日本由于提高水稻复种指数,推广矮杆品种,增加氮肥施用量以及推行密植等因素,导致暴发频  相似文献   

12.
自1968年以来,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在我国南方稻区连年猖獗为害。为了保护稻褐飞虱的天敌,并用以控制稻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全国许多地区和单位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鉴于各地区地理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的不同,稻褐飞虱的天敌种类以及这些天敌对稻褐飞虱的控制作用亦必然会有差异。为此,我们于1982年7-9月,在汉阳县双晚田进行了本项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我省褐稻虱的虫源性质、田间消长动态及其对水稻为害损失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获得的结果整理于后.一、褐稻虱虫源性质分析褐稻虱在我省不能以任何虫态越冬,生活环在冬春阶段完全中断.从历年在野外对多种植物调查,以及对一些可疑寄主的饲养观察,在我省褐稻虱只能以水稻作为寄主植物.12月份起,我省水稻活体枯死后,褐稻虱若虫和成虫也相应绝迹.褐稻虱产在再生稻上的卵和产在千金子(杂草)上的少量卵,在翌年1月~3月上旬,相继干瘪或散黄致死.  相似文献   

14.
15.
褐稻虱是水稻穗期的暴发性害虫。我省近九年来,由于栽培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增加,气候条件的异常,大发生的频率很高,1968、1970、1972、1973、1975等五年均属大发生年,而且受害面积很广,长江南北稻区均受波及,可见褐稻虱已上升为影响我省多数稻区夺取水稻高产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6.
褐稻虱生物型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褐稻虱连续饲养于具Bph1抗虫基因的IR_(2?)稻种上表现不同致害力群体与生物型形成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实验室群体的个体间存有不同的致害力.用蜜露分泌量区分不同“致害力”的群体在连续选择压力下,它们间适应IR_(2?)的程度并无明显的差异.三个不同“致害力”的群体应用“苗期群体筛选法”和“群体建立法”测定,表明在IR_(2?)上饲养经过10代,即可使IR_(2?)致死并能适应于该品种;但它们却不能生存于具有BpH_1抗虫基因的Mudgo稻种上.此外,根据蜜露分泌量、飞虱生存率和成虫体重等指标在连续饲养世代的递增,亦证实飞虱群体在IR_(2?)上经过不断的选择,可以演变为一个致害力强的生物型.  相似文献   

17.
1975年以后,各地防治褐稻虱都采用治上控下争主动,决战当代保丰收的策略.这对于扑灭褐稻虱为害,起了积极的作用.从镇江地区的实践来看,这个策略的弊病主要是农药成本高.目前三代的防治标准为每穴0.3头,多数年份8月上、中旬要连续治两次,加上决战当代,单季稻用药达3~4次,每亩农药费达2~2.5元.另外,有一定的盲目性.褐稻虱是个隔代暴发的害虫,第四代是否暴发,除与三代的虫量基数有关以外,还取决于当年的气候条件,后期迁入虫量等多种因素的配合.为了寻求褐稻虱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整理了近几年来各类型水稻褐稻虱消长的系统资料,并进  相似文献   

18.
19.
褐稻虱生物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褐稻虱生物型问题使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变得十分复杂。研究生物型形成的规律,用以指导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按褐稻虱生物型的发生概况、褐稻虱生物型的特异性、褐稻虱生物型的形成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整理。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发生频次明显增加,为害程度日趋严重。从1968年起,大多数稻区病虫测报站开始把褐稻虱的观察和测报列入工作内容,1973年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测报办法。但由于当时没有摸清褐稻虱远距离迁飞的特性,在测报工作中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预报,使防治工作陷于被动。有鉴于此,自1977年起建立了全国联合测报网,互通虫情、苗情和天气情况,全面分析各地虫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指导各地短期测报和大面积防治;同时比较年度间的发生特点,以促进迁飞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