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栽培蘑菇是四、五十年前开始的,一直用马粪作为堆肥,到二十五年后根据研究才利用稻草、氰氨化钙、尿素、硫酸铵和过磷酸钙组成人工合成堆肥来进行蘑菇栽培。这种类型的栽培技术特点是:嗜热纤维素分解细菌和蘑菇菌丝体的复合的栽培方式。蘑菇的菌丝生育需要氮的化合物作氮源,而有机氮肥是最重要的养料,因为无机肥(氰氨化钙、尿素、硫酸铵等)不是它适合的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潮油地区有的县由于蘑菇栽培面积增加,需到邻县、邻省收购牛粪,往返运输,既增加栽培成本,又浪费人力和时间。为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无粪合成料的配比及堆制方法,我们于1980~1981年进行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堆制时每个处理按8平方米投料,对照组为当地常规配方(表1)。合成料建堆前先将稻草浸湿1天,切成5~7寸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粪草栽培双孢蘑菇,仍采用传统的穴播、混播、夹心散播法等,但由于培养料偏厚,发菌时间长,延长了栽培周期,从而竞争性杂菌污染增加。本试验是利用无粪合成料,在铺料厚度一致的条件下,采用不同播种方法观测菌丝生长及对产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设计采用穴播、混播、表面撒播、穴层播四种播种方法,每种方法重复三次,每个试验小区2米~2,试验小区设在同一菇房的五层架的中间三层,随机排列。(二)基料堆制①室外前发酵,堆期16天,翻堆4次,前发酵结束时pH 为7.5~7.8,含水量62~63%;②室内后发酵,采用床架条垅式,用加盖塑料薄膜、草帘升温达到要求,发酵5天。(三)播种方法供试菌种为双孢蘑菇152菌株,栽培种全部用棉子壳粒型菌。料厚24~25厘米。料温26~28℃,播种量每处理为750克/瓶。播种方法是①穴播:菌种块1~1.5厘米,穴深6~8厘米,穴距5~6厘米,行距10~12厘米。②表面撒播:播种前翻格1次,压平整,将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拍紧。③混播:在培养料翻格时,将菌种均匀与培养料混合,然后压平。④穴层播:先用1/3的菌种量(菌块1~2厘米)穴播在培养料1/3处,播种密度10×20厘米,然后再将2/3的菌种量均匀撤在料面、压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索化肥、稻草料栽培蘑菇的技术关键,研究简易菇房条件下的高产措施,并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于1980~82年连续进行了化肥稻草合成料栽蘑菇试验.效果比较理想。一、材料和方法合成培养料的配方为:①稻草95%,“蘑菇原”(参考日本高桥善次郎介绍的株式会社专利活化剂的氧化物成份推导,并添加少量微量元素组成)2%,硫酸铵2%,尿素1%;②稻草95%,豆饼2%,硫酸铵2%,尿素1%,另添加石膏粉1%和过磷酸钙0.5%。以  相似文献   

5.
我们上海市松江县是粮、棉产区,随着蘑菇生产的发展,蘑菇与粮、棉争肥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九亭公社种畜场食用菌组在县科委、畜牧水产局支持下,于1982年8月进行了无粪堆料栽蘑菇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1984年我县种植蘑菇775万平方尺,其中后发酵占95%,1985年后发酵面积下降为80%。经调查,后发酵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菇房长年失修,密封性差,煤的价格提高了一倍多,农本增加。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针对上述问题,借鉴有关资料,试用太阳能在室外搞后发酵,初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稻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5年11月试用收了四潮凤尾菇的下床稻草料加牛粪栽培蘑菇,获得了好收成。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一)堆料发酵其配方为:下床料160  相似文献   

8.
蘑菇培养料一般用马粪。以色列没有马粪,只能使用麦秆和鸡粪堆制的合成料,但蘑菇产量很低,这可能是由于培养料质量差的缘故。鉴别培养料质量的常用参数是:含水量、总N、pH、氨、灰分、C/N。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生料成份不同,培养料质量的参数也不一样。本文目的是定出适用于以色列培养料质量分析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棉籽壳营养丰富,用于栽培草菇、金针菇后,因生产周期短养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被抛弃。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对种过草菇、金针菇的棉籽壳下床料用于制作蘑菇菌种的试验,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9年6月在华亭乡菌种厂推广应用,共制栽培种15000瓶,成品率95.9%,栽培面积9590米~2,取得良  相似文献   

10.
蘑菇无粪合成料国内外都有研究和应用。它是以稻、麦草加氮、磷为主,辅以复合矿质营养元素制成的蘑菇培养料。但是由于各地土壤中含的矿质营养元素不同,稻麦草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就有差异,因此配方中的添加物应因地制宜。我们在分析了日本MS-8-5(菇原)、英国M.R.A(活化剂1号)和上海市郊县农村稻麦  相似文献   

11.
合成和半合成培养料栽蘑菇的研究,国外比较重视,美国、丹麦、英国等用血粉、啤酒糟、硝酸铵、尿素代替马粪,西德用棉籽粉、大豆粉、紫花苜宿代替马粪,取得一定成效;日本高桥教授用尿素、石灰氮、硫酸铵代畜粪,产量达到10.6~28.4公斤/米~2,现在已发展到再添加“菇原”,其产量又有提高;南朝鲜用尿素作补充氮源,产量达12.7公斤/米~2。我们从1980年开始研究无粪合成料代替粪草料种蘑菇,经三年的试验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12.
土窑洞栽蘑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西部巩县、偃师、洛阳、灵宝等县市,属秦岭余脉的崤山和氓山。这一带黄土层深厚,当地群众因地就势,建造土窑洞居住,已有很久的历史。土窑洞具有保温隔热。冬暖夏凉,较潮湿等特点。为了发展食用菌生产,这些县从1977年开始在土窑洞内栽培蘑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中,巩县是全国外贸系统18个蘑菇基地县之一,1980年在土窑洞内种蘑菇109000多平方米,收鲜菇231吨。为了总结土窑洞栽蘑菇经验,我们  相似文献   

13.
废纸栽蘑菇     
多时以来,美国纽约州,日内瓦市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部门研究的中心项目、是将废纸变成培育微生物的一种重要能原。据纽约《食品与生命科学》报导,报纸含有约百分之七十的纤维素,这是一种“受束缚的”葡萄糖。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可作为一种能源,培育分别含有百分之四十、五十到八十的霉  相似文献   

14.
蔗田栽蘑菇     
我区属亚热带兼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21℃,其中10月~翌年3月平均气温16.1℃,适宜在蔗田栽蘑菇。近年来,菇农迫切要求扩大蘑菇生产,室外蔗田栽蘑菇,已成为我区菇农所喜爱的副业,现介绍如下: 一、菇房设计菇房选择地势较高、平坦、不积水的蔗田,用两畦间的蔗沟为菇床,毗邻的蔗沟作人行道,三条蔗沟可做两床,以原有蔗沟宽和畦长为度。每床设床架二层,相距60厘米左右,以畦上1.5米高以上的蔗茎为柱,竹杆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一般均采用发酵料床栽方式,棚内出现病虫害不易控制,特别是安排在前半年(4-6月)出菇的菇棚因棚内高温高湿病虫害很难防治,严重影响产量品质。一年中前半年为双孢菇淡季,价格颇高。为此,近年来,我们摸索用发酵料袋栽双孢菇,已取得十分理想成效。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海门县四甲乡同一大队菇农,从1980年开始利用十边隙地框架塑料大棚栽蘑菇,亩年产值达5000元左右。平山乡菇农袁世农,1983年室内栽菇1800尺~2,秋收鲜菇3316斤,平均产值1.99元/尺~2;室外框架塑料大棚栽培700尺~2,秋收鲜菇1374斤,平均产值2.10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利用泥炭作覆土材料过程中,发现靠近培养料泥炭覆土层的菌丝密集,有的菌索甚至把泥炭缠住绕。为了充分利用本地泥炭资源,解决蘑菇培养料来源  相似文献   

18.
滇中地区气候温和,适宜蘑菇周年生产。目前由于栽培技术落后,栽培方式单一,全采用床栽,单产低,而且周年生产也带来了病虫害,其中主要是虫害周年连续繁殖,严重危害蘑菇生长,致使单产更低且不稳定。为了提高单产,解决病虫害的危害,我们在栽培方式上下功夫,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草菇是一种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富有营养的食用菌。人工栽培方法简单,许多地方都有栽培。但我省草菇产量不稳,发展速度不快。为了探索草菇栽培途径,我们于1980年夏采用种过蘑菇的废料作辅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比单用稻草的可多采1~2潮菇,每潮菇采3~5天,整个采菇期为22~25天。特别是后期,产菇量较稳,仍保持旺潮产量的50%左右,且朵型较大,一般每朵重40~60克,单生的大朵菇重达110多克(见图)。首批试种草料250斤,收干菇3.4  相似文献   

20.
蘑菇垅栽法     
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发现蘑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有趣的现象:其一,为了节约床边用板,改用细土封边,结果床边比床面提早3~5天出菇,菇密而圆整,转潮快,从开始出菇至第六、七批都保持这种“边际效应”;其二,为节约架料,把培养料直接铺在地面,经播种管理后,距床边5~6寸的泥地上和离床面4~5寸高的土墙上都会长出于实体。从中说明,蘑菇菌丝有较强的爬土能力。根据上述现象,我们从栽培方式上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垅式栽培,垅与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