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滞后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观念以及技术落后等问题而造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仍无法取得高效的利用,陕西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率仅不到30%,剩下的70%多仍为废弃、焚烧等方式粗犷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大量流失。通过对陕西省2011年的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可利用的秸秆资源量,并将可利用秸秆资源量转化成标准煤量,为陕西省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参考,得出假设:将所有的可收集利用秸秆资源完全用作能源使用,计算得2011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利用资源量1 196.82万t,折合标准煤663.56万t,约占当年陕西省总能源消耗的6.55%。  相似文献   

2.
秸秆“五化”利用是目前有效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重要方式,大力倡导秸秆资源五料化,能改善农村环境,是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南方农业耕作地区,“五化”利用方式为农业种植实现良好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作者就县域鹤山市本地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进行分析,对本地秸秆综合利用开发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再生资源.通过介绍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分析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影响,总结了当前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秸秆还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是有机肥的一个重要来源,秸秆还田是培肥土壤和恢复地力最直接的重要方式,合理利用秸秆还田可有效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多年实践,在苏南稻-麦(油)二熟制地区,逐步形成了几种技术成熟、成效显著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全省粮食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同时,河南省也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大省。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狭窄和综合利用技术相对滞后,大量秸秆被丢弃或在田间焚烧,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了解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农作物秸秆是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农作物桔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吧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总能量基本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秸秆中蛋白质含量约5%,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发电是规模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一种方式,在国家清洁能源扶持政策下,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快速增加,在能源产出结构中占有一定份额。吉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随着年粮食生产面积及产量的增加,产出大量的秸秆。自2006年起吉林省陆续立项建设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现装机容量约为201MW,年消耗秸秆约137万t,但对农作物秸秆经济效益如何这个话题上争论不断。本文以吉林省例,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列示的方法,测算了吉林省可利用农作物秸秆剩余量,并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吉林省秸秆发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得出:在该省每年产出超过4300万t秸秆,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剩余量达到870多万t。在当前按国家0.75元/kwh的支持价政策下,秸秆发电项目企业可实现自身盈利,并可带来较为可观的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它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物,农村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既可以大大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又可以改良土壤性状,进而提高农作物品质,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基于农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原理及现状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其在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影响,对更好地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然而,不能妥善利用农作物秸秆,造成了环境污染、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为此,本文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基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原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的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呼图壁县为研究区域,对农作物秸秆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和草木灰还田等)对土地利用潜力的影响,为提高当地秸秆利用率和土地利用潜力提出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结果]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牲畜饲养量、技术指导、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作物秸秆产量、耕地面积、劳动力等影响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秸秆资源的利用.[结论]不司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方式效果不同,充分利用好农业生物质能,提高土地利用潜力,为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综合标准化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综合标准化对象,确定了标准化目标和相关要素,绘制了相关要素表,提出了标准综合体规划的编写内容,构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标准综合体结构图。本研究可以为综合标准化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有助于发挥标准化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指明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向,包括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分别从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等角度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组织管理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建立产业示范园区几个方面,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对农户及企业秸秆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量、利用途径、地区分布,并对各地区秸秆利用潜力进行分析,为本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总量为2564.01万t,利用率达74.58%,其中,燃料化利用总量1479.06万t,利用率43.02%。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19.59%、11.70%和1.87%,基料化利用率最低,只占0.18%。长春市秸秆利用率最高,白城市、吉林市、通化市秸秆综合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加大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对于农业节能增效、农民增收和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焦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秸秆综合利用建议,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天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包括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秸秆化利用、秸秆燃料化、秸秆基料化,针对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大,秸秆还田难度大,监管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滞后,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宣传与监管力度,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建设秸秆收储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秸秆新技术的引进与研发。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分布、利用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为高效、科学可持续开发利用广东地区草菇种质资源,实现本地草菇栽培产业菌种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采用文献查阅、野外采集与种植场或市场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广东地区小包脚菇属(Volvariella Speg.)资源的组成和分布特点,草菇栽培种质资源的生产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趋势。广东极其适合小包脚菇类群的发生,已报道的小包脚菇类群多达 20 余种,占全国已报道小包脚菇种类的 70% 以上,目前利用的主要有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银丝草菇(V. bombycina)等,其余野生资源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本地区也是国内最主要的草菇栽培和消费区域,栽培历史悠久,然而栽培菌种资源混乱、菌种生产标准缺乏、没有专业的菌种生产企业等,珠三角及周边区域的草菇生产企业、种植户分散,缺少规模化的草菇生产导致该地区草菇产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加快本地区野生小包脚菇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草菇优良菌种的菌株提纯复壮、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形成地区特色种质资源库,制定草菇优质菌种生产标准、培育专业的草菇菌种生产企业是当前广东地区草菇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冈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秸秆利用方式粗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污染环境。通过调查和分析黄冈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和探索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期促进黄冈市农业向生态化、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8.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促进秸秆资源最大化利用,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从燃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几方面,探讨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对我国未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促进我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综述了各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利用现状及现有技术模式。2016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84×108t,可收集量达到8.24×108t,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3.51%。秸秆已利用量为6.73×108t,综合利用率达到81.68%,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7.20%、17.99%、11.79%、2.23%、2.47%,形成农用为主的综合利用格局。不同区域之间秸秆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依次为94.73%、89.21%、88.89%、83.01%、74.27%、63.43%。全国秸秆利用技术模式可分为秸秆还田利用型和循环利用型两大类,其中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玉米秸秆深翻养地还田模式、棉花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模式、麦秸覆盖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技术模式、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稻麦(油)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有秸-饲-肥种养结合技术模式、秸-沼-肥能源生态技术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技术模式、秸-炭-肥还田改土技术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量利用的技术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相互结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日益突出。经过对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和焚烧秸秆的原因,并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研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建立综合利用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