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草2号老芒麦选育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cv。chuancaoNo。2)品种,原品系编号为812189(下同),于1990年定名为川草2号老芒麦,它是根据我所1980年拟定的禾草育种计划,针对以若尔盖高原为主体的川西北高原寒温气候地域主栽禾草老芒麦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良提高,经系统选择育成的继川草1号老芒麦之后的又一个新品种。该品种由三个入选的优良株(穗)系混合组成,经过系统的育种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是一个适宜本气候地域栽培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不但优于红原原有的本地老芒麦,且优于川草1号老芒麦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612.26kg/hm^2,施肥量为120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进行,以阿坝老芒麦、“川草1号”老芒麦和当地老芒麦为试验材料,对物候期、茎叶比、牧草鲜干重、种子产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阿坝老芒麦在适应性、牧草产量、种子产量等生产性能方面都优于“川草1号”老芒麦和当地老芒麦,但与“川草1号”老芒麦比较差异不显著,与当地老芒麦比较差异显著。本试验结果可为几种牧草的种子生产和牧草高产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解决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优势种老芒麦的种子供不应求的现状,更好地为青藏高原的天然草地植被恢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川草1号老芒麦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其经济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为其人工草地的建植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对川草1号老芒麦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明确了其经济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为其人工草地的建植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行距和肥力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产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追肥、不同行距和不同基肥对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chuancao No.2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拔节期追施120kg/hm2复合肥可提高老芒麦生产性能;60cm行距时老芒麦种子产量最高达1 485kg/hm2,30 cm行距时老芒麦产量最高达10 70 kg/hm2;施180kg/hm2复合肥较施15t/hm2牛粪更有利于老芒麦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在适应性观察中表现较好的引进稿草“川草3号”与对照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稿草于2001-2004年进行了物候期、抗逆性、越冬率、茎叶比及产草量等方面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川草3号”稿草在生产性能、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稿草。  相似文献   

8.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 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9.
对川草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叶片光合日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条件下,川草1号老芒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峰值分别出现在11:30和16:30,2个峰值之间有1个低谷,出现在12:30附近;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生理生态因子与Pn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气孔导度>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饱和蒸汽压亏差>水分利用效率>大气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2浓度,其中,气孔导度、太阳有效辐射与Pn的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对川草1号老芒麦光合作用影响最为强烈的因子,而气孔导度下降导致气孔关闭,因此气孔导度是光合午休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川草1号老芒麦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草1号老芒麦(ElymussibircusL.cv.chuancaoNo.1)(原品系编号为802320下同)是根据我所1980年拟定的禾草育种计划以川西北高原寒温气候地区(若尔盖高原为主)为育种服务区域,用阿坝县本地老芒麦为育种原始材料,以提高产草量、叶量率,延长利用年限,播种当年生长迅速和选育需肥水平低的品种为育种目标,应用系统选择方法育成的优良品种。自1980年选单株开始经历了“选单株-株系-系统-品比-生产试验和多点示范”等育种程序。育成的802320老芒麦,主要经济性状和枝条生长特点与原始群体有较大差异,表现为苗期叶片宽短,叶色较淡,株丛整齐,株高较原始材料高5厘米,总枝条数多45.6%,并且具有原始材料所没有的“短根茎”。育成品种的产草量,利用年限,播种当年生长状况和适应性以及需肥水平等,均达到了育种的预期目标。在川西北高原普通生产条件下,年产风干草可达7500kg/公顷,较之本地原有老芒麦增产21%以上,最高可达40%左右。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年度间增产率相当稳定,(S=±3.7%)。且因需肥水平低,在高原平坝草场普遍可以种植,亦可在省内山地温带气候地区种植。目前已在红原、松潘、壤塘、若尔盖等县?  相似文献   

11.
以抽穗期“川草2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FS)、乳酸菌制剂I(LABI)、乳酸菌制剂Ⅱ(LABⅡ)等3种乳酸菌制剂的不同添加比例对川西北老芒麦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乳酸菌制剂添加比例对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影响不同;青宝Ⅱ号(FS,0.03g·kg^-1FM)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乳酸菌制剂(LABI)和乳酸菌制剂Ⅱ(LABⅡ)均能够显著降低老芒麦青贮饲料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干物质含量、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2.
以抽穗期“川草2号”老芒麦(E.sibiricns L.cv.chuancao No.2)为青贮原料,探讨丙酸(PAT)和甲酸钠(SF)两种添加剂对老芒麦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酸和甲酸钠处理后的老芒麦青贮饲料pH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降低。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能够显著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0.05);其中,丙酸(0.3ml·kg^-1FM)处理和甲酸钠(0.3ml·kg^-1FM)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干物质含量,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P〈0.05)。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在适应性观察中表现较好的引进虉草"川草3号"与对照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于2001~2004年进行了物候期、抗逆性、越冬率、茎叶比及产草量等方面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川草3号"虉草在生产性能、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  相似文献   

14.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高寒地区短期施有机肥对禾本科牧草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川草2号’老芒麦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施有机肥(F)与不施有机肥(CK)处理,在生长结束后采集根周和根际土壤用于分析微生物的组成,测序后利用FUNGuild筛选AMF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对根周和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和组成,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草2号’老芒麦共生的AMF群落共有7个属,根周土壤的物种数大于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受土壤pH值和牧草鲜重影响最大,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有机肥增加了根周土壤AMF的多样性和物种数,降低了根际土壤AMF的物种数,且降低了根周和根际土壤AMF优势菌属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的相对丰度。该结果为高寒地区牧草种植地田间养分管理和AMF多样性之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高寒草地3种禾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研究川西北高寒草地牧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选用川西北高寒草地当地的3种牧草--‘阿坝’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 ‘Aba’)、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chuancao No.2’)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用0、50、100、150和200 g/L的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抗旱指数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0 g/L的PEG 6000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相对发芽指数、抗旱指数为鉴定川西北高寒草地3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较好指标;抗旱性强弱依次为硬秆仲彬草>垂穗披碱草>川草2号老芒麦。  相似文献   

17.
李才旺  柏正强 《四川草原》1998,(4):24-24,51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选育的川草一号、二号老芒麦抗逆性强、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饲草品质优,是适合川西北牧区建设高产优质打贮草基地的主要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8.
肥料和除草剂混施对老芒麦构件组成及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含量组合阔叶除草剂混施,研究不同组合对川草2号老芒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对根、茎、叶、花序等构件的质量与数量性状都有影响,茎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分蘖密度节直径节间长茎直径单蘖节数,不同混施组合间分蘖密度、节直径、节间长存在极显著差异;混施组合间叶长、叶宽差异极显著;对花序性状的影响为花序厚花序宽小穗数生殖枝比例花序柄长小花数花序长;组合间根系深度、分布范围都存在显著差异;对根、茎、叶、花序生物量的累积均有影响,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2.42%、29.98%、25.93%,组合1、组合2和组合6增产效果明显;混施对种子产量影响极显著,组合1、组合5和组合6适合在种子生产中推广;杂草的种类、单位面积杂草生物量、杂草占生物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肥料与除草剂混施可减少田间作业次数,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增肥和除草的双重效果,值得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寒牧区适栽优良牧草品种川草一号老芒麦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川草一号老芒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寒牧区适栽优良牧草品种川草一号老芒麦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