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明陆两优996制种“九二O”高产、高效施用技术,研究了该组合制种“九二O”不同用量和喷施时期对其母本陆18S异交态势的改良效果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是改良陆18S抽穗特性和穗层态势,提高陆两优996制种产量的有效措施.在母本群体处于较高水平,且生长整齐的条件下,抽穗率达25%左右,按210 g/hm2的剂量喷施“九二O”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准两优120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两优1202是用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准S与恢复系R1202配组育成的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200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准两优1202的亲本特性,选择在北纬24°以南、海拔300m以下的稻区作秋制种基地,通过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父母本高产群体结构、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提高异交结实率、搞好病虫害防治、严格除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等措施,获得单产3.0t/hm2以上、纯度98%以上的制种成绩.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小麦Ⅱ优18、Ⅱ优58亲本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Ⅱ优18、Ⅱ优58父母本开花习性、生育习性的观察和不同施肥水平对双亲生育进程的影响及激素调花效果的研究,为确保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争取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天优1120亲本特性和制种技术特点,其高产制种策略是: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相应的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适期喷施"九二○",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杂交中粳稻8优682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其制种技术是:(1)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2)培育壮秧,适期早栽;(3)合理安排行比 ,科学肥水管理;(4)提早花期预测,确保花期良好相遇;(5)用好"九二", 适时赶粉,提高异交结实率;(5)加强病虫害防治,做好防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国稻1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亚玲  张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494-5495
根据国稻1号亲本特征特性,提出合理安排和调整父母本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适法适量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并介绍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系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的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陆两优996是湖南农业大学用新品系996与两用核不育系陆18S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适应性广.介绍了其母本陆18S、父本996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在陆两优996高产制种中应科学安排播插期,构建高产苗穗结构,搞好花期调节,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去杂保纯,防止穗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及父本开花闭颖后花药内残留花粉对制种总异交结实率的贡献分别为48.76%,43.78%和7.46%.因此,在制种中应围绕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采取调节措施.并改进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9.
根据父母本特点,协优559的高产制种技术是:(1)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2)培育多蘖壮秧,建立高质量制种群体;(3)科学施肥,合理管水,搭好丰产苗架;(4)喷好"九二",适时赶粉,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5)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做好去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10.
林卫明  曹坤  曹跃先  李忠芹 《农技服务》2011,28(12):1661-1661
异交结实率的高低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关键,通过搭好丰产苗架、增加父母本的颖花比、施好穗肥、适时适度割叶、正确用好调花宝、科学喷施九二O、人工辅助授粉、综合防治病虫害、青割父本等技术,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可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父母本不同播差期对陆两优267制种产量的影响,2009年,在娄底市娄星区早园村进行了试验。母本播种期不变,父本采用5个不同的播种期。结果表明,母本5月27日播种,父本5月14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3d的,花期相遇良好,制种产量最高,达到262.83kg/667m^2。父本5月11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6d的,花期基本相遇,制种产量次之,为207.35kg/667m^2。其余3个处理,花期相遇状况较差,制种产量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父母本不同播差期对陆两优267制种产量的影响,2009年,在娄底市娄星区早园村进行了试验。母本播种期不变,父本采用5个不同的播种期。结果表明,母本5月27日播种,父本5月14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3d的,花期相遇良好,制种产量最高,达到262.83kg/667m^2。父本5月11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16d的,花期基本相遇,制种产量次之,为207.35kg/667m^2。其余3个处理,花期相遇状况较差,制种产量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两系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高产优质制种原理与技术,对母本陆18S的生育特性、不育性表达、制种基地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父母本生长发育规律、制种异交特性及异交栽培、提高种子发芽率等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适宜在湖南一季稻区夏制,湘南双季稻区秋制;以育性敏感期、抽穗授粉期、成熟收获期的安全为前提选择制种基地和安排播种期;培育父母本多蘖壮秧、采用适当行比、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定向培养父母本;父母本授粉态势的改良;制种要求田间纯度检测,全程严格去杂;综合制种技术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王爱民  刘玉春  单忠德  朱国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07-2007,2009
根据丰优559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多年制种实践经验,提出以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主攻异交结实率的制种策略。采取相应制种技术措施为: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采取辅助措施,早喷重喷“九二”,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晚籼组合福优964制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福优964的父母本特性,提出相应的高产制种技术:①福恢964生育特性易受光温影响,制种基地宜选择海拔较低、温湿度高的义基地要相对固定,确定最佳的抽穗扬花期是获得高产的先决条件;②福伊A易感恶苗病、纹枯病,裂颖率较高,对“九二O”较钝感,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多次防治纹枯病,“九二O”的始喷期在抽穗3%—5%,用量210—240g/hm^2;②培育高产的母本群体,要求达到母本有效穗340—350万/hm^2、总颖花数3.3—3.6亿朵/hm^2、异交结实率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新组合D优527制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 5 2 7制种的花期相遇、制种行比 (父母本栽植规格 )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花期相遇指标以母本早父本 2天始穗为好。两种不同栽培规格 ,以 2 .5m厢宽的产量高于 2 .7m厢宽 ,增产达 5 1 .6%。总结出花期相遇父母本对应叶龄回归方程 ,提出了最佳“92 0”喷施时期以及厢宽等几个高产制种值得重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产杂交水稻特优837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37系广西区种子公司利用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R837配组而成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特优837植株较高,株型适中,结实性好;2005~2006两年区试平均产量7630.5 kg/ha,比对照特优63增产4.7%。其制种要求:选择适宜的抽穗扬花期;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科学管理以搭建稳产高产的父母本群体结构;喷施"九二0"提高异交结实率;加强生产各环节质量管理,确保种子质量优良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多效唑及赤霉素在杂交小麦制种生产中的作用。【方法】以小麦温敏不育系"A河10"及其恢复系"389"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不用激素处理为对照,研究多效唑(75,90,105,120,135,150 g/hm2)和赤霉素(0,120 g/hm2,喷药液量375 kg/hm2)2种激素配合使用对不育系生长发育、花器性状、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用75~150 g/hm2多效唑拌种,能够使成穗数、株头外露率、雌蕊长度和颖壳张开角度分别增加24.88%~66.51%,0.88%~4.57%,2.64%~6.16%,6.93%~14.35%,从而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与未喷施赤霉素相比,喷施赤霉素后,雌蕊长度显著增加,柱头外露率、颖壳张开角度、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均极显著降低。其中以135 g/hm2多效唑拌种、不喷施赤霉素为最佳处理,其异交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35.63%和2 142.0 kg/hm2。【结论】在杂交小麦制种中,可以通过多效唑拌种来优化群体组成及不育系异交特性,增加制种产量,使杂交小麦制种技术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要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8~3.75×108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8~1.5×108朵/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