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兰芳 《猪业科学》2018,(3):138-139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优质无抗生猪基地,成功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全国畜牧生产技术推广示范站。黔江区规模猪场存在"三低一高"问题,即母猪情期受胎率低、产仔数低、生产效益低、死亡率高,黔江区平均每头母猪2.0胎次/年,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只有16头左右。国外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每头母猪2.3~2.4胎次/年,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25头,养猪业发达国家如丹麦,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高达26.1头。通过组装集成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关键技术,示范带动黔江区生猪产业发展,对加快建成优质无抗生猪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母猪繁殖管理-年产30头以上仔猪的关键控制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nder  Gill  冯占雨 《养猪》2009,(3):17-21
现在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先进养猪场能够达到每头母猪每年(PSY)提供30头断奶仔猪,一些企业已经完成这个产量。如果能够维持当前的进展速度,到大约2020年,每头母猪年产30头断奶仔猪将会成为丹麦母猪的平均生产水平。在丹麦,对活产仔数的遗传选择一直是母猪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推动力,但是这是以14%的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为代价获得的,这个死亡率在欧盟国家中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母猪产程和哺乳期仔猪生长和断奶存活率的影响,选取264头妊娠母猪和2576头新生仔猪,分别随机分为3组。分别记录每头母猪的产程、产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和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存活数等指标。分别饲喂不同剂量的添加剂,最后得出,对临产母猪和新生仔猪饲喂适量的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具有缩短母猪产程,促进仔猪生长和提高仔猪断奶存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 提高母猪的年产胎次数母猪年产胎次数越多 ,产仔数就越多。产胎次数的多少是由怀孕天数、哺乳天数和断奶后空怀天数决定的。前两者是无法改变的 ,只有通过缩短泌乳期 ,缩短仔猪的断奶日龄来增加产胎次数。现在各厂家生产的乳猪料在仔猪出生 7d后就可让仔猪自由觅食。每次可将哺乳期减少 2 0 d。一般在 3~4周龄断奶 ,断奶过早会导致母猪下胎产仔数减少。3~ 4周龄断奶母猪生产能力最高 ,经济效益也最好 ,每头母猪可年产 2 .5胎 ,每年可多产仔猪 5头左右。仔猪提前断奶时准备好小水槽 ,定时饮食 ,在断奶前 2~ 3 d,减少对母猪投放饲料一半…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不同诱情方式对断奶母猪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商品二元母猪场的1 100头断奶母猪为研究对象。试验随机分为两组,A组母猪(549头)断奶后不诱情,3d后查情配种,B组母猪(551头)断奶后用性欲良好公猪与之接触,3d后查情配种,记录母猪生产期间的各项指标数据,分析断奶母猪诱情对7d内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与A组相比,7d内发情率明显提高(92.20%VS 84.15%),发情间隔降低(6.46d VS 5.24d),分娩率提高(94.33%VS 90.01%),窝均总产仔数提高0.34头,但弱仔和死胎分别降低0.1和0.22头。说明母猪断奶时公猪诱情可以提高其繁殖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1免疫程序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种公猪、种母猪每年2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猪瘟疫苗,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进行二免,每头猪接种3~4头份。仔猪的断奶时间为21~28日龄,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时,母猪若出现繁殖障碍问题如流产、死胎、返情复配,就会出现首免失败。如果母猪的猪瘟  相似文献   

7.
王金江 《养猪》1991,(1):28-29
该试验采用规范化配方饲养技术使种公猪的次均射精量达到307.5毫升,比常规饲养的提高68.21%,同时,精子活力提高20%,精子密度提高35.71%,畸形精子率下降40.41%;用无毒聚乙稀塑料贮精瓶(以下简称贮精瓶)代替猪瘟冻干苗瓶分装,保存猪的稀释精液,使常温精液的有效保存期从52.3小时延长到73.7小时;改用注射器输精为贮精瓶直接输精,改一次输精为一个发情期两次输精,使母猪的情期受胎率从87.24%提高到92.34%;窝均产仔数从9.02头提高到9.74头,仔猪哺育率从87.8%提高到89.41%。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的商品仔猪数从15.7头提高到17.39头。  相似文献   

8.
王军  杨震国 《北方牧业》2012,(22):15-17
<正>当今世界的生猪养殖业已开始将母猪生产性能的目标设定到每头母猪每年生产30头断奶仔猪。如此高的生产目标尽管存在很大难度,目前,国外很多猪场的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基本在25头以上,有些猪场甚至可以达到30头,而中国母猪的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平均为15头,一些管理良好的规模猪场最多也只能达到20头左右。要达到此目标应从年产窝数和平均断奶仔猪数这两个最具繁殖潜力的指标入手。首先关注活产仔数、繁殖年龄和胎次结构;其次,在保证高活产仔数的同时要降  相似文献   

9.
1配种前短期优饲,从断奶第一个发情期.大约7d时间内,除了常规日粮外.每头每天加喂含蛋白质64%的鱼粉500g,结果平均窝产仔从9-2头提高到11.5头。在母猪的日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胡萝b素和VE,母猪产仔数可提高21.9%。具体方法是:从仔猪断奶后第3天起每头母猪每天加胡萝b素400mg.维生素E200mg。母猪发情后,将上述剂量减半,  相似文献   

10.
仔猪的窝重由育成仔猪的头数和每头仔猪的体质量构成。生产实际中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仔猪的窝重 ,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1 选择优良经济组合杂种仔猪具有生活力强 ,抗病耐粗饲、生长快 ,有着明显的杂交优势。可选择外来良种公猪 (如大约克 )与本地母猪杂交 ,生产的二元母猪再与良种公猪(如长白 ,杜洛克等 )杂交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2 提高产仔数产仔过少影响窝重 ,产仔过多 ,母猪奶头不够 ,乳汁不足 ,会影响育成率和头重。适宜的产仔数为每窝1 0~ 1 2头。提高产仔数的主要措施是选择好母猪和掌握好配种技术。母猪应…  相似文献   

11.
断奶仔猪是指断奶后在保育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转出保育舍为止,一般指30~70日龄的仔猪。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能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增加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使断奶仔猪的期末体重增加,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  相似文献   

12.
汪福生 《广东饲料》2008,17(9):42-43
在过去的30年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从8—10头增加到12~14头,平均产仔数提高了10%,断奶仔猪数提高了15%;泌乳量从4~5kg/d增加到10~12kg/d,提高了一番;断奶仔猪窝重从45kg增加到70kg,平均提高40%;每年产仔1.5~2胎增加到2.2~2-3胎;现代高产母猪产仔数、泌乳量、断奶窝重等等数据表明:母猪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我们在庆幸这些数据的同时,要明白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的年龄选择苏联格拉夫耶娃(1975)报道:2—5岁母猪的每窝产仔数及泌乳力最大。成年公猪配成年母猪、2—3岁公猪配初产母猪、1—2岁公猪配5—6岁母猪,所得每窝产仔数最高。五岁以下母猪产的仔猪,其断奶重随母猪年龄增长而增加。仔猪性比与母猪年龄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母猪的年生产力最大化才能使养殖效益最大化。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最多。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途径: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促进母猪正常的发情和排卵;掌握发情鉴定方法,适时配种;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的危害。后备母猪是指2月龄到配种前的母猪。一般规模猪场每年基础母猪的淘汰率为25%~35%,因此,必  相似文献   

15.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日亮  米文正 《养猪》1997,(3):13-15
母猪的生产性能:母猪作为多产家畜,目前年产29.7头仔猪的生产已成为可能。仔猪在14日龄断奶,让其母猪尽早发情,使母猪从断奶到怀孕的平均时间缩短为8天,年分娩窝数为2.7,产仔数为11头,那么一头母猪的年生产仔数为29.7头。但是,由于饲养管理技术的不善等原因,现在母  相似文献   

16.
正常情况下,每头成年母猪每年可产出25头断奶仔猪,但近年来的猪场一般每年每头产出12~16头.后备母猪育成率不高,而且没有严格执行10%以上的正常淘汰.不发情、返情、窝产仔数少、产弱仔、流产、死胎及木乃伊、乳猪成活率低等情况较为普遍.主要影响因素有疾病、管理、环境、遗传和营养.  相似文献   

17.
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猪场总体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要充分挖掘母猪的繁殖潜力,就必须追求最大的窝产仔数和最大的年产窝数。大多数养猪生产者,通过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来提高每头母猪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寻求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方法。调查表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出生后的头几天,由母猪挤压或寒冷、饥饿、虚弱、疾病等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而造成。因此,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以及精心的护理来降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1减少每窝仔猪的死胎数仔猪断奶前死亡率是断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对20头经产母猪分组饲喂发酵饲料与抗生素饲料,研究发酵饲料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发酵饲料的母猪(试验组)的产仔数比饲喂抗生素组的母猪(对照组)产仔数多6.48%,饲喂发酵饲料组仔猪的初生重比饲喂抗生素组的仔猪高重7.64%,试验组的哺乳成活率(97.39%)高于对照组(89.91%)。饲喂发酵饲料的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重显著高于饲喂抗生素组的断奶仔猪,平均每头小猪断奶重比对照组重330 g(P0.05)。50日龄育成平均重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每头仔猪增重1860 g。试验组哺乳期仔猪死亡率2.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仔猪死亡率10.19%,仔猪发病率(2.61%)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9%),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说明发酵饲料饲喂怀孕母猪可以提高母猪的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  相似文献   

19.
<正>1母猪年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关键指标:窝产活仔数、成活率、年产窝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提高母猪断奶仔猪数,并以最低成本达到同样指标。例如:1头母猪1年需要1吨饲料,加其他费用,饲养成本约2000元。若1头母猪提供20头断奶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为100元;若15头,则133元。一个年出栏1万头断奶仔猪的规模化种猪场,假如每头母猪可提供20头仔猪/年,则需要500头母猪;若每头母猪提供16头/年,则需要  相似文献   

20.
衡量猪场总体效益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SY)。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该指标,第1种方式充分发掘母猪的繁殖潜力,追求最大的窝产仔数和最大的年产窝数;第2种方式通过降低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提高了每头母猪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本文将重点阐述造成农场断奶前仔猪死亡的原因和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