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几年,3公斤以下的小型西瓜在市场上热销,成为新型礼品西瓜品种。这种西瓜能在不同季节生产,容易管理。 1 栽培季节 小型西瓜适应性较强,气温在14℃以上能正常生长。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可从1月中旬~7月下旬播种,5~10月均可收获。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西瓜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瓜种子京欣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15、20、25、30、35℃几种发芽温度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西瓜种子京欣1号在15℃条件下发芽速度极慢,发芽率也低,发芽势达到60%的天数为9 d,其发芽率为67%;15~35℃范围内,发芽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25、30、35℃恒温培养条件下,发芽势达到60%的天数分别为6、5、5 d,其发芽率分别为86.5%、93.5%和72.0%;发芽势和发芽率在30℃最高,分别为92.5%和93.5%。[结论]西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对2010~2011年鲁中地区昌乐县西瓜大棚内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于2011年1月15日~2月25日分期播种西瓜进行试验,用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西瓜糖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将气象资料分析结果与西瓜各发育期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确定鲁中地区优质大棚西瓜的适宜气象指标。结果表明,鲁中地区优质大棚西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2℃。各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幼苗期最适温度为25~30℃,开花授粉期的最适温度为22~27℃,果实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4℃。西瓜每天光照要求8 h以上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西瓜生长期内需要总日照时数为1 000 h左右。西瓜生长发育较适宜的空气湿度为50%~60%;适宜的土壤相对湿度为65%~75%,苗期65%,伸蔓期为70%,果实膨大期则要求75%~80%。  相似文献   

4.
以西瓜品种郑杂5号为试材,研究了28.O℃、26.O℃、23.2℃和20.7℃四种地温处理对西瓜育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西瓜壮苗的适宜地温为26.O℃。  相似文献   

5.
西瓜SRAP-PCR程序和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适宜西瓜DNA的SRAP-PCR扩增体系,为西瓜基因图谱的构建和分子标记打下基础。以西瓜中华拳王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了西瓜SRAP-PCR反应程序,并对西瓜SRAP-PCR反应体系的各影响因子进行梯度实验,筛选和建立可扩增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带型清晰的最佳SRAP-PCR反应程序和体系。最佳SRAP-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min,共5个循环;94℃变性1 min,50℃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5 min;4℃保存。最佳SRAP-PCR反应体系(15μl)为:DNA 100 ng,dNTPs 0.3 mmol/L,Mg2+2.0 mmol/L,primer 7.5 pmol/L,Taq polymerase 0.75 U。该程序和体系能很好地满足西瓜基因组SRAP扩增的要求,SRAP标记应用于西瓜遗传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西瓜花叶病毒类型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从江苏镇江农科所西瓜试验田的西瓜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二种病毒分离物,试验的代表分离物分别为W_3和W_(40)。 W_3分离物的寄主范围较窄,除葫芦科植物外,只侵染苋色藜引起褪绿黄斑;体外抗性:失毒温度为50—55℃,稀释限点为10(-4),体外存活期为21天;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病毒粒体为线条形,长度为600—750nm;在病叶细胞的超薄切片内可观察到典型的风轮状内含体。与西瓜花叶病毒二号(WMV-2)抗血清呈阳性反应。W_3分离物是西瓜花叶病毒二号的一个株系。 W_(40)分离物的寄主范围广,除葫芦科植物外,还能侵染茄科、菊科、苋科、豆科等作物。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10~(-3),体外存活期为3天,棉蚜、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病。与黄瓜花叶病毒(C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W_(40)分离物为黄瓜花叶病毒的一个株系。 在86年调查田间西瓜花叶病中,WMV-2占病株的70%,CMV占18%,还有4%左右的混合感染病株。  相似文献   

7.
<正> 红优2号西瓜往年表现不错,但1990年收成不佳,全县瓜田座瓜率为50%的较为普遍,座瓜率为30%左右的仍为数不少。其原因有气候因素,也有栽培技术问题。一、气候因素阳高北部西瓜的农事物候是,5月播种出苗,6月抽蔓孕蕾,7月开花座瓜,8月瓜熟蒂落。1990年西瓜出苗期的5月下旬和放条期的6月上旬,平均气温比历年值低了2.62℃,为18.9~16.28℃;抽蔓孕蕾期的6月份平均气温比历年值低1.4℃,为20.4~19.0℃。苗期和蔓期的低温冷凉,使得西  相似文献   

8.
西瓜菌核病是北方春季冷棚西瓜上的重要病害,对西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pH、碳氮源等条件对西瓜菌核病病菌的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25℃、pH值5.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落直径可达8.2cm;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甘露醇,氮源为蛋白胨,菌落直径在7.5 cm以上;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 min。胡萝卜煎汁培养基、PDA、PSA培养基利于菌核萌发,萌发率90%以上;菌核萌发最佳温度为20~25℃,pH值5~7;利于菌核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萌发率均超过80%;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3℃,10min。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所说的西瓜空秧不是西瓜秧上没有西瓜,而是西瓜植株没有坐住西瓜,西瓜空秧不是品种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不良的气候因素西瓜是喜温作物,其生长发育的温度是15-35℃,以28-30℃为适温,15℃以下40℃以上就会抑制生长,发生生育障碍,雌花和子房发育不良导致落果、化瓜,以致引起西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说西瓜“空秧”不是西瓜上没有西瓜而是西瓜植株没有坐出西瓜,西瓜“空秧”不是品种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的气候因素西瓜是喜温作物,其生长发育的温度是15~35℃,以28~30℃为适温,15℃以下40℃以上就会抑制生长,发生生育障碍,雌花和子房发育不良导致落果、化瓜,以致引起西瓜“空秧”。 1.1 花期低温引起的“空秧”低温寡照使植株茎蔓  相似文献   

11.
西瓜红色素在饮料体系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糖、酸、热处理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饮料体系中西瓜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蔗糖都不利于西瓜色素的稳定,而且糖的浓度越高。其稳定性越差;在60℃下处理西瓜饮料0-90min,其吸光度值明显增加,即有增色效应;在80.0℃和97.5℃下处理不同时间,其吸光度值随热处理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降低,即高温长时间处理不利于西反红色素的稳定;直射光对西瓜饮料体系中的红色素有破坏作用,而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目前推广的西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的冷害指数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西瓜品种的冷害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在供试品种中,冷害指数最高的是重茬雄风为3,冷害指数最低的是京欣王为0.8。随着温度的降低,SOD、P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在8℃时SOD的活性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8℃、15℃和25℃时MDA的含量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 “西瓜不能重茬”已成历史。由北京水科作高级工程师丁正熙主持的“西瓜土壤消毒重茬增产技术研究”项目,经5年刻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对西瓜枯萎病有显著防治效果的新药剂——“西瓜重茬剂Ⅰ号”,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在解决西瓜重茬生产方面属于国际先进水平。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引进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向过内外专题报导了这一石破天惊的重大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巢式PCR快速检测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nested-PCR方法,快速检测西瓜种子中的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Aac),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watermelon,WFB)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根据Aac BOX短重复序列的PCR产物设计两对引物BX-L1/BX-R5和BX-L1/BX-S-R2,建立以BX-L1/BX-R5为外侧引物,BX-L1/BX-S-R2为内侧引物的nested-PCR,以5 µL样品处理液于99℃高温裂解10 min,再放置冰上冷却5 min,以所释放病原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采用50 μL反应体系:5 μL 10×PCR buffer(25 mmol?L-1 MgCl2),4 μL dNTP (D4030RA,2.5 mmol?L-1),引物(5 μmol?L-1)各3 μL,0.4 μL Taq DNA酶(DR001B,5 U?μL-1),通过退火温度优化,反应条件为:引物BX-L1/BX-R5各3 μL进行第一轮扩增,95℃,2 min;95℃,30 s;65℃,45s;72℃,1 min;35个循环;72℃,延伸7 min;取扩增后的产物1 μL为模板,以引物BX-L1/BX-S-R2各3 μL进行第二轮扩增,95℃,2 min;95℃,30 s,66℃,45 s,72℃,1 min,30个循环,72℃,7 min。在此条件下对梯度Aac菌悬液、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检验,对不同带菌率的西瓜种子提取液进行检测。【结果】引物BX-L1/BX-R5和BX-L1/BX-S-R2在检测不同来源的Aac菌株时都产生了预期大小的片段,并且对其近源种燕麦嗜酸菌卡特莱兰亚种(A. avenae subsp. cattleyae)、魔芋假单胞菌(A. avenae subsp. konjaci)及其不相关菌株未扩增出目标片段。以BX-L1/BX-R5为外侧引物,BX-L1/BX-S-R2为内侧引物的nested-PCR,对Aac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的最低检测限4.7×101 cfu/mL,比direct-PCR灵敏度高出1 000倍。当西瓜种子带菌率在0.1%-0.5%时,nested-PCR阳性检测率为66.7%;当种子带菌率为1%-10%时,nested-PCR的阳性检测率为83%-100%。【结论】以BX-L1/BX-R5为外侧引物,BX-L1/BX-S-R2为内侧引物的nested-PCR方法,能够快速、高效检测携带微量Aac的西瓜种子,检测结果重现性高。  相似文献   

15.
为培育西瓜健壮秧苗,提高西瓜经济效益,特进行了不同温度对西瓜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温度管理范围,即在大面积生产上,播种出苗阶段苗床温度掌握在32℃左右,1叶期、2叶期和移栽前(3叶期)苗床温度分别掌握在16℃、20℃、25℃左右。  相似文献   

16.
液氮贮藏西瓜花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研究花粉有效期、最佳期,对郑州3号西瓜花粉进行了真空干燥、液氮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西瓜花粉活性只有16小时左右;液氮贮藏是保存西瓜花粉的有效途径,西瓜花药组织含水量高是西瓜花粉迅速失活的主要影响因子,真空干燥有利于花粉的保存;40℃恒温2分钟适合于西瓜花粉液氮贮存后的解冻.  相似文献   

17.
西瓜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具有喜高温、干燥和多光照等特性。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8~20℃,最适温度25~30℃。其根好气,在通气不良的土壤和雨水多时根发育不良,人们常常发现西瓜种子发芽期,一遇水分高,就很少发芽或发芽困难,影响到西瓜的播种成苗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准确性。为了探讨西瓜种子发芽的水分特性,采用不同水分的砂床和土床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2种基因型小型西瓜为试材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西瓜花蕾横径、不同激素配比、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花蕾横径为4.6~5.0 mm时,诱导率最高,平均诱导率达到32.67%;2个西瓜品种的花药在MS+6-BA 1.5 mg/L+NAA 1.0 mg/L上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45.52%、30.50%;花蕾在4℃条件下低温预处理48 h可以提高西瓜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诱导率达40.67%;将接种的花药在33℃条件下进行1 h的热激处理后,愈伤组织褐化率较高,不易长出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 为解决发展西瓜生产与粮油争地的矛盾,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我们于1986年在甘薯、花生沟里提前套种西瓜,采用双膜覆盖栽培获得成功.在不影响甘薯、花生产量的前提下,利用甘薯、花生封垅前的时间和空间,增收一季西瓜,效益显著.到1988年示范推广3500亩(其中甘薯套种西瓜2000亩,花生套种西瓜1500亩),平均亩产西瓜1500~1800公斤,比甘薯、花生单作平  相似文献   

20.
西瓜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利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对西瓜花粉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0~15%蔗糖浓度为PDA培养,20~30℃的培养温度,比较适合于西瓜花粉的萌发,西瓜以当天开放的花粉萌发率最高。正常两性花粉一般败育。西瓜花粉在4℃低温下贮藏6天其萌发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