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分别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全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消解土壤并测定土壤中砷、铅、镉、铬4种重金属元素,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两种消解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准确度和回收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与全消解法相比,微波消解法具有操作简单、可批量检测、试剂消耗量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运用均匀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试验条件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酸的类型及其用量、消解功率和消解时间。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的重金属元素包括Cu、Pb、Zn、Cr、Cd、Ni、Mn、Co、Fe。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当样品量为0.5 g时,采用过氧化氢0.25 ml、硝酸4 ml、盐酸2 ml的混酸体系,功率为80 Hz,消解时间为10 min),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好,能用于实际土壤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不同酸体系微波消解土壤对重金属的测定影响,以获得最佳微波消解土壤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混合酸进行微波消解,并运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法测定了样品中Pb、Cr和Cd 3种重金属元素.[结果]采用硝酸(HNO3)-氢氟酸(HF)-高氯酸(HClO4)三酸消化体系微波消解土壤样品,测定的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以内,精密度高.[结论]微波消解-AAS法应用于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分析,具有消解完全、污染少、效率高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多次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9.
[目的]研究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与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消解和湿法消化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标准品的回收率确定样品前处理过程。[结果]当微波消解过程HNO3∶HCl∶HF的比例为8∶2∶2时,消解彻底,分析结果精密度高;微波消解法回收率为90%~108%,批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湿法消解的回收率75%~82%。[结论]该法测定结果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测定和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方法]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公路两侧土壤中镉、铬、镍、铅和铜的含量,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土壤受镉、铬、镍、铅和铜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结果表明,采样点距公路直线距离越大,土壤中镉、铬、镍、铅和铜的含量越低,铬、镍、铅和铜的含量均有明显上升,但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镉污染严重,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直观、环保、快速的消解和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新方法,以减少样品消解的污染环节,并提高分析效率.[方法]利用聚四氟乙烯双位消解管及双位消解仪的透视和分层加热功能,分别进行酸回流、消解温度、消解时间、方法比对试验,测定待测溶液中的铜、锌、铅、镉、铬元素浓度.[结果]双位消解仪的分层加热模式能够回流消解样品,减少酸用量,降低试验空白值,缩短样品消解时间,快速除酸,且其封闭式消解过程避免了环境粉尘对消解管内样品溶液的污染,极大提高分析效率和结果精密度.此外,双位消解仪和消解管的透视功能使样品消解过程始终处于直观的受控状态,避免了样品消解不完全、被蒸干或剩余酸过多等的现象,有效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直观回流双位加热消解法所测定的基地土壤样品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加入标准的回收率为98%~101%,相对标准偏差<5.0%.[结论]直观回流双位加热消解法是一种环保、安全和高效的土壤样品消解新方法,此方法消解和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金华郊区58种杂草分布与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浙江金华市郊非农田生境43个样地中的58种杂草的重要值,测定了样地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土壤溶液电导率以及土壤中的Cu、Cd、Cr,Zn,Mn,Pb含量。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对58种杂草与9个土壤因子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对58种杂草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分别为土壤含水量及土壤中Cd,Cr,Cu和Zn的含量;根据杂草与土壤因子在排序图上的位置关系,指出了具有潜在的耐Cd,Cu,Pb,Cr和Zn等重金属污染的杂草种类。 相似文献
13.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植物修复金属污染土壤的发展状况,初步探讨了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并提出了植物修复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界研究热点.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常用的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对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异位监测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高光谱分析技术、环境磁学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原位监... 相似文献
15.
16.
金华市郊杂草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作用(Ⅰ)-6种重金属元素在杂草和土壤中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金华市郊土壤 -杂草中 Cd、Cr、Cu、Mn、Pb和 Zn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和统计表明 :(1 )杂草不同器官内 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根 >叶 >茎 >花果 ,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 Zn>Mn>Pb>Cu>Cr>Cd,富集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 Cd>pb>Zn>Mn>Cu>Cr;(2 )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光风轮(Clinopodium confinis)、水苦荬 (Veronica undulata)、石龙芮 (Ranunculusjaponicus)、水蓼 (Polygonum hydropiper)和水芹(Onanthe ajvanica)等能够耐较强的重金属污染 ,其中空心莲子草根、茎、叶中 Zn的含量可高达 1 699.2 8mg/kg、1 1 0 8.77mg/kg和 75 3 .0 8mg/kg,根中 Mn含量达 1 2 68.48mg/kg,水蓼叶中 Mn的含量可达 1 61 6.71 mg/kg;(3 )在重金属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生长的杂草 ,不仅体内重金属含量上升 ,而且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也增高。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GIS软件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哈尔滨市土壤重金属镉、铅、铜、锌(Cd、Pb、Cu、Zn)元素在市区内的含量分布、空间异质性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样品为2008年10月在哈尔滨市区内采集的53个土样,采样面积为7 086 km2。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Cd、Pb、Cu、Zn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都在25%~75%之间,属于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u和Zn、Cd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Zn不仅与Cu、Cd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还与Pb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Cd元素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状,由道外区向道里区逐渐降低,道外区域整体偏高含量在0.22~0.26 mg.kg-1之间,属于轻污染级(0.2~0.4 mg.kg-1);Pb元素平均含量为41.1 mg.kg-1,在轻污染级别以内(35~70 mg.kg-1),其中较高区域是南岗区和平房区;Cu元素的分布特征是东北部的道外区高于整个市区的平均值(34.54 mg.kg-1),而南部的南岗区、道里区、平房区、阿城地区低于平均值(34.54 mg.kg-1);Zn元素平均含量为108.6 mg.kg-1,略高于Zn的警戒含量100 mg.kg-1,其中道外区属于中污染级(200~300 mg.kg-1),含量在239.5~287.4 mg.kg-1。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石灰+钙镁磷肥、海泡石+磷酸二氢钙以及钙镁磷肥3种不同稳定剂对底泥利用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稳定化效果,以及对空心菜、苦瓜、柿子椒和长豆角4种蔬菜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稳定剂均能有效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减少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处理后土壤中的Cd、Pb、Cu、Ni、Zn的弱酸提取态含量均显著降低,最大减少率分别为40.95%、83.87%、67.22%、65.32%和71.61%,Cd稳定化效果最好的处理是LP(石灰+钙镁磷肥),而综合所有元素稳定化效果最优的处理是MP(钙镁磷肥)。处理组蔬菜可食部分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相关限值,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减少率分别为85.69%(Cd)、100.00%(Pb)、77.91%(Cu)、64.97%(Ni)、70.93%(Zn),空心菜重金属含量减少最大的处理是LP(石灰+钙镁磷肥),3种处理之间对减少苦瓜、柿子椒和长豆角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不显著。空心菜对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大于苦瓜、柿子椒和长豆角。总体来讲,稳定剂可以有效修复底泥利用带来的土壤重金属轻度污染,确保种植蔬菜的食品安全性。重金属轻微污染或稳定化处理后的农田可以根据重金属种类、含量和有效性,种植不同富集能力的蔬菜,以保证其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