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金辉 《河南农业》2008,(17):17-17
一、玉米螟 (一)发生规律 玉米螟即钻心虫。在黄准海平原每年发生2~3代,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棉柴等寄主作物中越冬。越冬幼虫5月份变成蛹,6月份羽化出越冬成虫,交尾、产卵,变成幼虫,开始为害玉米。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玉米茎腐病初侵染菌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种子带菌检验、病原菌在病株残体、病土上越冬形态观察及存活检测、越冬病菌的苗期致病测定等一系列试验,明确了辽宁省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土及病残体内越冬,瓜果腐霉菌(Pgthiumuphanidermatum)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病土中越冬,带菌的土壤及根茬等病残体是玉米茎腐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3.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初侵染菌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种子带菌检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形态观察及存活检测、越冬病菌的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玉米种子不携带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其分生孢子能在玉米秸秆垛中越冬,病残体内的菌丝体能在多种场所越冬,越冬病菌接种幼苗显示了该病典型的病斑。说明玉米秸秆垛、田间和堆肥中的病残体是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4.
试验证明,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使玉米螟和玉米黑粉病的为害减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为害加重。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黑粉病和玉米螟的防治策略是尽可能地减少覆盖秸秆中病穗的残存和越冬基数;地下害虫防治应推行种子包衣技术和在为害期撒播毒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秋季移栽春包菜越冬,春包菜让茬后播玉米,同时在玉米大行间撒播香菜,玉米让茬后移栽秋花椰菜,实现一年四熟,每hm^2可产包菜37500kg、玉米8250kg、香菜3000kg、花菜30000kg,产值52500元左右,纯收益30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可为害玉米、高粱、棉花、大麻、辣椒、豇豆等40科131属200多种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等寄主作物的秸秆、穗轴及根茬中越冬;秸秆中的虫量通常占到75%左右。根据其越冬规律,在冬季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螟危害特点7~8月是二、三代玉米螟的危害盛期,主要危害夏玉米和晚播春玉米。幼虫取食玉米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致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农业防治在玉米收获时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可以有效减少玉米螟越冬基数。在越冬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处理完毕,可消灭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北方玉米生产活动中,首要的关键工作之一就是做好种子的选用和种子的越冬管理。玉米是高产农作物,作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因而需做好玉米的安全越冬管理。选取适宜的种子品种,做好种子管理工作,才能达到玉米的高产、稳产。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北方玉米品种选用与种子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一、冬翻冬灌 制种玉米收获后,及时粉碎秸秆,深翻24-26厘米,灌水,破坏红蜘蛛栖息环境,最大限度地消灭田间越冬基数。  相似文献   

10.
高粱条螟在春玉米上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粱条螟以春玉米秸秆作为其主要越冬场所。1999年平均百株有虫47头,占越冬钻心虫类害虫的59.9%;室内观察越冬幼虫的化蛹高峰期在4月21日~25日,羽化高峰期在5月10~13日;田间系统调查表明,高粱条螟在春玉米上一年发生2代,春玉米抽雄和扬花期(6月中旬)是1代幼虫的危害盛期,春玉米将要收获时,在玉米上发生第2代幼虫,并在春玉米秸秆上越夏和越冬,成为第2年的虫源。提出了以处理春玉米秸秆为主,同时结合性诱剂诱杀、点施颗粒剂及采用微生物制剂封垛等进行处理的高梁条螟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外来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品种的更换以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玉米叶螨发生从轻到重,已成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危害损失跃居玉米病虫害首位。现在伊犁地区各地已普遍发生玉米叶螨危害,制种玉米叶螨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越冬基数、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防治时首先要考虑降低越冬基数,重点是适时化防。1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12.
棉花大群体小个体抗逆栽培示范区棉田内棉铃虫越冬蛹量比邻近棉花常规栽培区减少60.1%,玉米、大豆、绿豆及辣椒田内越冬蛹量也分别减少38.1%,53.0%,16.4%和80.0%。北方半干旱棉区连年大面积推广棉花大群体小个体抗逆栽培,可能会逐年降低生态区内棉铃虫越冬基数和发生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鲁南地区的暖冬气候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为一些病虫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灰飞虱携带玉米粗缩病毒,其越冬基数增大,从而使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升高。玉米粗缩病盛发期与夏玉米的易感期(2~3叶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1.贮备越冬饲草。一般每只成年羊需要贮备400千克越冬饲料和适量的精饲料。在越冬前根据饲养的羊只数量,收割优质的牧草、红薯茎叶、豆秸、豆叶、优质的树叶、菜叶、粉碎的玉米秸等饲料,可以采取晒干、粉碎、青贮及氨化等方法进行贮藏。同时,贮备适量的地瓜、红苕等块茎饲料。贮备适量的玉米、小麦、高粱、米糠等精饲料,补充青粗饲料中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北方地区葡萄的几种防寒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人人都喜爱的大众水果,然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在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寒越冬方法才能够安全越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葡萄采用了直接培土防寒法、塑料农膜覆盖后培土防寒法及少量培土后再覆盖玉米秸秆防寒法,经过多年的防寒越冬实践证明,少量培土后再覆盖玉米秸秆的防寒越冬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车市蔬菜科技示范同探索出越冬菜、洋葱.春、秋鲜食玉米一年四熟高教种植模式.每亩可收获越冬菜500kg、洋葱2000kg、玉米3000kg,年平均效益7000元,  相似文献   

17.
1.农业防治。(1)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消灭越冬虫源;(2)种植诱杀田;(3)选育抗虫品种。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地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推广的一些玉米品种对该病的抗性较差,加之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等原因,使得该病害呈上升趋势,发病较重,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达到70~80%,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玉米丝黑穗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系统侵染性病害,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枣园栽培饲草的越冬率,在枣园分别采用薄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增施钾肥的措施,对多变小冠花、百脉根和白三叶的越冬率和冬前根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能够极显著提高3种饲草的越冬率(P0.01),薄膜覆盖的效应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覆盖(P0.01),施用钾肥对饲草的越冬没有显著的效应。多变小冠花、百脉根和白三叶3种饲草根部可溶性总糖含量与饲草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二点委夜蛾是危害玉米的新害虫,在河北省辛集市一年发生四代,第二代幼虫是为害玉米的主害代。清除玉米苗周围的麦糠、麦秸等覆盖物,就可有效控制危害。也可用毒饵诱杀法进行防治。一代成虫蛾量很大时可用药剂防治成虫。第三、四代幼虫对玉米正常生长不产生影响,以四代老熟幼虫越冬,主要越冬场所是田间覆盖物多并不再耕翻的地块,如北瓜地、果园落叶下、轮沟道边杂草等。破坏越冬场所、恶化越冬环境,有利于长期控制二点委夜蛾的发生为害。田间幼虫发生数量与降水量有关,降水量过大不利于幼虫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