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硫辛酸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血浆抗氧化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11匹, 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3匹)、试验Ⅰ组(4匹)、试验Ⅱ组(4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5、25 g/(d·匹)的硫辛酸.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试验组马匹血液.结果表明,无论是赛后0 min还是赛后20 min,试验Ⅰ、Ⅱ组测得的心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试验Ⅰ组焉耆马血浆中GSH-Px活力比对照组高44.30%(P <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SOD活力、T-AOC大小分别比对照组高42.33%(P <0.01)、44.72%(P <0.01)和77.41%(P >0.05)、68.62%(P >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MDA浓度比对照组低41.09%(P <0.05)、23.48%(P >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NEF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 >0.05).在饲料中添加硫辛酸,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指标的快速恢复,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焉耆马在运动期间的疲劳症状,相比而言,添加12.5 g/(d·匹)硫辛酸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11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匹)、试验Ⅰ组(4匹)、试验Ⅱ组(4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试验马匹血液.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0 min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赛后20 min心率、赛后5 min呼吸频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GSH-Px、T-SOD活力及GLU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34.41%(P>0.05)、37.02%(P<0.01)、37.41%(P<0.01)和32.06%(P>0.05)、35.46%(P<0.01)、26.98%(P<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MDA、L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38.46%(P<0.05)、17.56%(P<0.05)和38.26%(P<0.05)、13.04%(P>0.05).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机能的快速恢复;可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焉耆马在运动期间的疲劳症状,相比而言,添加0.25%赖氨酸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油脂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9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豆油。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组马匹血液。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0 min心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焉耆马赛后5 min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GSH-Px、T-SOD活力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87.60%(P<0.05)、15.87%(P>0.05)和98.38%(P<0.05)、38.25%(P<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MDA、L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53.44%(P<0.05)、24.08%(P<0.05)和51.42%(P<0.05)、25.08%(P<0.05)。饲料中添加油脂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机能的快速恢复,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相比较而言,添加5%油脂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讨焉耆马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甜菜粕对焉耆马运动性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选取12匹运动成绩、体质量、年龄和体尺相近的焉耆马,随机分为3组,每组4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添加0、0.6和1.2 kg/d甜菜粕。结果表明:在竞赛时间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提前5.16%(P0.05)和22.28%(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赛后即刻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19.92%(P0.01)和升高22.83%(P0.01);对于赛后20 min心率而言,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36.82%(P0.01)和16.13%(P0.05)。在赛后,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血中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分别下降13.99%(P0.05)和13.95%(P0.05),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血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总量(TCO2)、碳酸氢盐(HCO3-)和剩余碱(BE)的含量分别降低14.18%(P0.05)、16.67%(P0.01)、17.30%(P0.05)和100%(P0.05),阴离子间隙(Anion Gap)的水平升高40%(P0.05)。在赛前和赛后,各试验组间血p H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2 kg/d的甜菜粕,可提高焉耆马的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补饲甜菜粕对焉耆马水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甜菜粕对焉耆马水代谢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349.33±20.47)kg]、年龄和体尺相近的焉耆马12匹,随机分至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4匹。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和粗饲料(燕麦秸)的条件下分别补饲0、0.6、1.2 kg/d甜菜粕。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马匹的饮水量分别提高了8.74%(P0.05)和20.80%(P0.05),而其排尿量、粪含水量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试验Ⅱ组马匹的水保留量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分别增加了27.23%(P0.05)和33.83%(P0.05)。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马匹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65%(P0.05)和45.93%(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02%(P0.01)和24.06%(P0.01)。3)补饲甜菜粕不影响马匹血浆中醛固酮、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水平及血液中钾离子(K+)、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浓度(P0.05)。由此可知,补饲1.2 kg/d甜菜粕可显著提高焉耆马体内水分的保留量和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水平,极显著提高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对机体的水代谢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甜菜粕对焉耆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年龄和体尺相近的焉耆马12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4匹。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在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和粗饲料(燕麦秸)的条件下分别补饲0、0.6和1.2 kg/d甜菜粕。试验期2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焉耆马对有机物、NDF、ADF的消化量和对日粮NDF、ADF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对粗蛋白质、钙的消化量和对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焉耆马对NDF和ADF的消化量分别增加了8.19%、9.43%,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对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的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焉耆马对有机物、NDF和ADF的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与试验Ⅰ组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P<0.01),但对粗蛋白质和钙的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焉耆马的消化能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分别提高14.92%(P<0.01)和11.23%(P<0.01),而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代谢能而言,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分别提高11.73%(P>0.05)和14.83%(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1.2 kg/d的甜菜粕,可显著提高焉耆马对日粮有机物和粗蛋白质的消化量,极显著提高NDF和ADF的表观消化量(率)及消化能,可明显改善焉耆马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肌酸对焉耆马运动性能及血液代谢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7~9岁、体况及运动成绩相近的焉耆马16匹,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干牧草和精料,试验1、2、3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在精料中添加1.0%、2.0%、3.0%的肌酸,饲喂30 d后进行模拟比赛(20 km)。结果显示:试验组竞赛时间、赛后心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 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1、2、3组焉耆马竞赛时间分别缩短3.8%、6.3%、4.2%(P0.05),赛后0 min心率分别下降5.5%、10.1%、9.3%(P 0.05),赛后20 min心率分别下降7.4%、8.8%、8.5%(P0.05)。相比于对照组,试验1、2、3组焉耆马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升高12.4%、14.2%、10.5%(P 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升高8.7%、12.9%、10.8%(P 0.05),丙二醛(MDA)浓度分别降低8.8%、12.4%、12.1%(P0.05),氨态氮浓度分别降低7.7%、15.4%、11.5%(P 0.05),除此之外,试验1、2组血浆中肌酐浓度分别增加9.6%、12.3%(P 0.05),试验2、3组血浆中五羟色胺浓度分别降低8.4%、7.7%(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肌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焉耆马20 km竞赛成绩,显著提高竞赛30 min后血浆抗氧化能力以及缓解疲劳的能力,添加量为2.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赵宇飞 《中国饲料》2019,(15):55-58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丹参复合中草药制剂对纯血马运动性能及血浆中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用运动成绩、体重及年龄相近的纯血马45匹,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匹,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3.0%丹参复合中草药制剂,试验期21d。试验结束进行20km模拟比赛,并测定其运动性能和血浆中代谢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B、C组的平均速度均高于A组(P>0.05);试验B、C组在赛后0min的体温均低于A组(P>0.05);试验B、C组赛后5min呼吸频率较A组分别降低17.43%、23.09%(P<0.05);试验B、C组赛后0、20min的心率较A组分别降低11.47%、16.55%、32.50%、36.22%(P<0.05);(2)试验B、C组血浆中氨态氮(NH3-N)、五羟色胺(5-HT)、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均低于A组(P>0.05);试验B、C组血浆中乳酸(LA)的含量与A组相比分别降低19.12%、25.91%(P<0.05);试验B、C组血浆中葡萄糖(GLU)的含量与A组相比分别提高6.47%、8.39%(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3.0%丹参复合中草药制剂可提高纯血马运动性能及运动后生理指标的快速恢复,降低血浆中NH3-N、5-HT、NEFA、LA含量,提高血浆中GLU的含量,缓解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花苜蓿草粉对蒙古马运动性能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年龄、体尺、运动成绩相近的蒙古马27匹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匹,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紫花苜蓿草粉,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逐个进行20 km模拟比赛,在赛后0、20 min测定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等运动性能,采集粪便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试验2、3组平均速度高于1组(P> 0.05);试验2、3组赛后0 min体温低于1组(P> 0.05);试验3组赛后5 min呼吸频率较1组相比降低22.3%(P <0.05);试验3组赛后0、20 min的心率较1组相比分别降低15.3%,33.1%(P <0.05)。(2)试验2、3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 0.05);试验3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组相比分别提高10.0%、13.4%、15.5%(P <0.05)。综上,在饲料中添加5.0%紫花苜蓿草粉可提高蒙古马运动性能,有利于运动后生理指标的快速恢复,同时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2岁焉耆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焉耆马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选取年龄为2岁、平均体重为(254±14)kg的焉耆马公马12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6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试验方法,试验分2期:第1期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第2期为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饲喂纤维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73.52%、6.99%,68.82%、7.55%,67.32%、8.04%,64.21%、8.57%的饲粮,进行21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营养物质消化率随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试验Ⅳ组干物质、有机物、钙、磷的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能量代谢方面,增加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2岁焉耆马的代谢能、消化能,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就钙、磷代谢而言,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的钙、磷摄入量、沉积量、沉积率以及粪磷、尿磷排出量均高于试验Ⅰ组,其中试验Ⅳ组钙、磷沉积率分别比试验Ⅰ组高出44.34%(P0.05)和47.80%(P0.05);但提高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对2岁焉耆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谷氨酰胺含量及体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提高2岁焉耆马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沉积量,且以饲粮中纤维水平为64.21%、蛋白质水平为8.57%时最佳,但对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和有机硒对攸县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咸蛋蛋黄品质的影响。选用200只健康的处于产蛋高峰期的攸县麻鸭,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IU/kg维生素E、0.2 mg/kg硒、0.2 mg/kg硒+50 IU/kg维生素E。试验期为63 d。结果表明:1)Ⅱ、Ⅲ和Ⅳ组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Ⅳ组的料蛋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Ⅲ和Ⅳ组的蛋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和Ⅳ组的蛋黄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Ⅱ、Ⅲ和Ⅳ组的咸蛋蛋黄硬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组硬心率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5)。4)Ⅱ、Ⅲ和Ⅳ组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和Ⅳ组的血清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维生...  相似文献   

12.
试验探讨维生素E对免疫抑制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调控效应,选取健康的尼克褐产蛋鸡270只,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8只。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Ⅴ组为免疫抑制组,对第Ⅱ~Ⅴ组鸡在试验第5、6、7 d进行腿部肌肉注射80 mg/kgBW环磷酰胺(CTX),第Ⅰ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Ⅰ、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维生素E含量44.59 mg/kg),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200 mg/kg维生素E。结果显示:①免疫抑制产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破蛋率显著升高(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维生素E显著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Ⅰ(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和破蛋率(P<0.05)。②免疫抑制产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降低(P<0.05),蛋形指数和蛋黄颜色无显著改变(P>0.05);50 mg/kg维生素E添加量显著提高免疫抑制产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P<0.05),与对照组Ⅰ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免疫抑制显著降低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基础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免疫抑制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以50 mg/kg添加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低饲粮阴阳离子差(DCAD)条件下添加维生素D对黔北麻羊妊娠母羊血浆钙及其调控因子浓度的影响。将18头健康妊娠母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分别饲喂DCAD为212.4(对照)、-145.5(Ⅰ)、-145.5 mmol/kg(Ⅱ)(干物质基础,实测值)的饲粮。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45g/d六水合氯化镁,Ⅱ组在Ⅰ组基础上添加2 000IU/d维生素D。预试期10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1)Ⅰ、Ⅱ组尿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山羊生长性能不受饲粮处理的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Ⅰ(P0.05)、Ⅱ组(P0.05)血浆钙浓度均升高;对照组、Ⅰ、Ⅱ组血浆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较Ⅰ组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血浆1,25二羟基维生素D3浓度(P0.05)。3)Ⅱ组血浆维生素D受体、钙结合蛋白D9k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在低DCAD条件下添加维生素D能更有助于维持动物血液钙恒稳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550kg左右,2~6胎次,预产期相近、体况评分3.5分的围产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各组饲喂基础日粮组成相同,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81IU/kgBW维生素E,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1.62IU/kgBW维生素E,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2.43IU/kgBW维生素E,试验期60d(从预产前30d到产后30d)。试验结果显示:在产前7d、分娩当天和产后7d试验Ⅲ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较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低,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30d试验Ⅱ、Ⅲ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奶牛血液中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在产后7d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Ⅲ组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粒细胞百分比试验Ⅲ组低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试验Ⅲ组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奶牛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3IU/kgBW维生素E的试验Ⅲ组对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12月龄焉耆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焉耆马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年龄为12月龄、平均体重为(191±20)kg的焉耆马公马12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6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设计方法,第1期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第2期为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各组饲喂不同纤维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各组饲粮中纤维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76.59%、6.81%,74.21%、7.88%,71.82%、8.94%,69.41%、10.01%),进行21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焉耆马对饲粮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磷摄入量随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呈下降趋势;焉耆马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的消化率以及消化能和代谢能随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钙的消化率比试验Ⅰ组分别提高10.78%(P0.05)、19.48%(P0.05)、7.46%(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代谢能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P0.05)。就氮、钙、磷代谢而言,焉耆马体内钙、磷的沉积率也呈增加趋势,但增加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对氮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谷氨酰胺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提高焉耆马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可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沉积量,且以饲粮中纤维水平为69.41%、蛋白质水平为10.01%时最佳,但对血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甾醇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液胆固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索植物甾醇在奶牛应用上的可行性。试验选择33头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1头。对照组饲喂奶牛场常规日粮(添加0mg/d植物甾醇),试验Ⅰ、Ⅱ组分别饲喂额外添加200mg/d、800mg/d植物甾醇的日粮。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产奶量相比对照组高了1.71kg/d,差异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试验Ⅰ组TC含量低于对照组(第10天,P<0.01;第30、50天,P<0.05),试验Ⅱ组仅在第10天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HDL-C含量在第30天时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的HDL-C含量第50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LDL-C含量在第10天(P<0.05)、30天(P<0.05)和50天(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只有在第10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NEFA含量在第10、50天时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E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第10天时,试验Ⅱ组GO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SOD含量在第10天(P<0.01)、30天(P<0.01)、第50天(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的GSH-Px在第30、50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的GSH-Px在第30天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组的LPL含量在第50天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的HL含量在第10天(P<0.01)和第50天(P<0.05)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200mg植物甾醇可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并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可维持奶牛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母猪日粮中添加低聚壳聚糖对哺乳仔猪生长、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24头胎次、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健康大白猪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组饲喂分别添加50和100g/t低聚壳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至分娩后第21天时结束。结果显示:(1)Ⅱ组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仔猪21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2)Ⅰ组仔猪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甘油三酯(TG)浓度,Ⅱ组α-淀粉酶(α-AMY)、LDH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Ⅱ组哺乳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皮质醇、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低聚壳聚糖组母猪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和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仔猪血清IgG和IgA含量、Ⅱ组仔猪血清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低聚壳聚糖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腹泻率,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B1、维生素B2不同摄入量对12月龄伊犁马血液、尿液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需要量。试验选取12月龄±5日龄、平均体重(245.28±18.36)kg的伊犁马公马3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7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马匹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并分别添加0、16、32、48和64 mg/(匹·d)的维生素B1和0、10、20、30和40 mg/(匹·d)的维生素B2,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分别为19.00、33.49、48.27、62.96、77.53 mg/(匹·d),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分别为21.95、31.68、41.77、51.53、61.26 mg/(匹·d)。结果表明: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1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TKA)、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逐渐升高,焦磷酸硫胺素(TPP)效应逐渐降低。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1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TKA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TPP效应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1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随着实际摄入维生素B2量的增加,伊犁马血浆维生素B2含量出现波动变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GRAC)逐渐降低,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逐渐增加。试验Ⅰ组血浆维生素B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E-GRAC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试验Ⅰ组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P0.01)。综合评价各指标,得到12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48.27 mg/(匹·d),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为31.68 mg/(匹·d)。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蛋比对赛马运动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6匹焉耆马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匹.A组(对照组)焉耆马饲喂能蛋比为86.79的基础日粮,B组、C组焉耆马饲喂能蛋比分别为90.79、94.79的日粮.试验期90 d.结果 显示:随着能蛋比的提高,B组和C组赛马50 km竞赛的速度显著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氨基酸对伊犁马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运动成绩相近的2岁伊犁马45匹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匹,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5%的氨基酸,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对各组马匹逐个进行20 km模拟比赛,测定其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2、3组平均速度较1组比分别提高7.23%(P 0.05)、15.0%(P 0.05);试验2、3组赛后0 min体温均低于1组(P 0.05);试验2、3组的赛后5min呼吸频率较1组分别降低15.1%、22.2%(P 0.05);试验2、3组赛后0 min心率低于1组(P 0.05);试验2、3组的赛后20 min心率较1组分别降低28.9%、32.7%(P 0.05);(2)试验2、3组血清中的CAT、GSH-Px含量均高于1组(P 0.05);试验2、3组血清中T-SOD、T-AOC含量较1组相比分别提高17.0%、23.4%、20.7%、39.2%(P0.05);试验2、3组血清中MDA的含量较1组相比分别降低24.6%(P 0.05)、27.8%(P 0.05)。综上,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可提高伊犁马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并且以0.5%添加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