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推广杂交粳稻和单季大穗密穗形品种,特别两系杂交稻,近年来稻曲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有关稻曲病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的报道很多,说法不一。为进一步探讨稻曲病的防治策略,笔者对稻曲病防治适期、防治药剂分别进行了筛选试验,摸索出较适合当地的防治适期和药剂。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是修水县中稻穗期主要病害。通过选用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等药剂开展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减少病害损失,实现水稻低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稻曲病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爱苗、富力库和井冈霉素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63.60%、52.66%、60.52%、43.46%;增产幅度分别为13.99%、10.62%、12.38%、4.99%;增收幅度分别为8.45%、5.95%、8.44%和2.90%;增产收益分别为121.9元、82.8元、117.5元和40.4元。通过试验得出:药剂防效与增产量、增收效益呈正相关,防效越好,增产幅度和增收幅度越大。采用以上药剂适时防治稻曲病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用3种药剂对稻曲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环唑乳油和乙蒜素乳油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68%和87.72%,咪鲜胺乳油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为69.14%。  相似文献   

4.
《植物医生》2014,(2):49-49
近日.从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传出喜讯。植保专家成功研制出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生防杀菌剂PSB-10。据了解.这是一种高效防控水稻稻曲病的生物制剂.成为“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尤其对稻曲病孢子萌发抑制率达100%。试验表明.该药剂对稻曲病的平均防效达76.32%,不仅比对照增产5.12%.而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来,阳新县稻曲病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已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约1.1万hm^2,造成较重的粮食损失,并降低了稻谷品质,为探索稻曲病的有效防治技术,于2009年开展了两种药剂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防治稻曲病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稻曲病和稻瘟病有流行加剧趋势,长期使用稻瘟灵、三环唑等常规药剂防治药效有所下降。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研制的15%苯乙锡·井可湿性粉剂(瘟曲必克)经试验能有效地控制穗期稻曲病和稻瘟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10%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防治稻曲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0%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10%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667m2 150 mL分别于破口前7d和破口期施2次药防治稻曲病、纹枯病效果最好,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显著;与对照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667m2 15 mL比较,稻曲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曲病是贵阳省习水县水稻生长后期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为有效筛选适宜防治稻曲病的理 想药剂,2001年习水县植保植检站从北京十方技术有限公司引进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  相似文献   

9.
应用20%瘟曲克星防治水稻稻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瘟曲克星可湿性粉剂 ,又名 2 0 %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 ,通用名 :fentinacetate,是一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新农药。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剂量 ,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我们在单季中稻上做了大田期应用试验。1 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 :2 0 %瘟  相似文献   

10.
应用10%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稻曲病、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10%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667m^2 150mL分别于破口前7d和破口期施2次药防治稻曲病、纹枯病效果最好,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显著;与对照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667m^2 15mL比较,稻曲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在中稻进入幼穗分化始期至齐穗期,江陵县因7~8月降雨日多、气温偏低、湿度偏高和光照少等气候因素,非常适合稻曲病的发生,加之机插、直播面积的扩大以及品种的抗性差.导致部分田块水稻损失严重。根据稻曲病的发生特点,提出以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平衡施肥、药剂预防等综合防治对策,以减轻稻曲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防治稻曲病效果好、性价比高的农药品种,研究出适用于鄂东南防治稻曲病的药剂,通过田间试验,对常见的七种防治稻曲病药剂进行防效对比研究。试验表明,50%HB201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好,其它防效从强到弱的药剂依次为30%爱苗乳油、30%艾米乳油、43%好力克悬浮剂、20.67%万兴乳油、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3.
单季晚稻稻曲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试验表明 ,单季晚稻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以及水稻破口期的天气等因素有关。防治措施主要是推广抗耐病品种、降低氮肥用量、控制穗肥以及改进药剂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稻曲病又叫青粉病,是由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随着红莲优6号、粤优938等高感稻曲病品种的推广,稻曲病已成为大冶市中、晚稻主要病害,严重田块病穗率可达30%以上。2005~2006年我们分别在陈贵镇堰畈村乔良六家中稻田和殷祖镇巴庄村周平安家中稻田进行了防治稻曲病药剂筛选试验,2006年在刘仁八镇刘仁八村刘克俭家中稻田进行不同品种对稻曲病抗性测定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是水稻穗期重要病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水稻品种和杂交组合的变化,该病危害面积逐步扩大,遍及全国稻区,特别是近年来呈加重趋势,病穗一般有病粒1-5粒,严重的达20粒以上,既影响产量,又污染稻谷。为寻求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2000年我们在吉安市农科所二晚试验田进行了几种杀菌剂防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曲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杂交稻及制种技术的推广,稻曲病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水稻穗期的一种重要病害。防治稻曲病除坚持健身栽培、选用抗病良种、种子药剂处理等措施外,药剂防治应掌握时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水稻破口前10天(即花粉  相似文献   

17.
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几种药剂防治稻曲病,与对照相比,每667 m~2增加稻谷48.5 kg。烯唑醇防治稻曲病的适期为水稻孕穗末期,用药一次,防治效果达83.8%。  相似文献   

18.
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农药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试验、示范表明,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水稻品种、施肥、栽培方式及水稻破口期的天气等因子有关。控害的主要措施是大力推广抗(耐)病水稻品种、降低氮肥用量、控制穗肥以及改进药剂防治技术,选择高效、安全、低成本、低残留的化学药剂20%瘟曲净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稻曲病由次要病害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为筛选防治稻曲病的高效药剂,2006年我们对7种稻曲病防治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67%万兴乳油(美国杜邦公司生产);30%爱苗乳油(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43%好力克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50%hb201粉剂(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生产);10%井冈霉素粉剂(浙江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5%纹曲宁乳油(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5%三唑酮粉剂(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生产)。1.2供试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