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我省栽培已近千年历史,近几十年来,工厂、车辆废气排放以及植被的破坏,导致了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高,产生温室效应,结果使地球气候逐渐变暖、降酸雨等,使龙眼所处的环境,生态条件也相应改变,造成了龙眼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也大幅度下降,使果农遭受严重的损失。1、龙眼结果母校健壮生长是龙眼开花结果的基础,结果母枝粗壮,叶片粗厚,叶色浓绿,结果母枝的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积累多,为龙眼生殖生长提供了营养基础。其结果母枝主要来自夏梢、秋梢,其夏、秋梢数量和质量严重影响来年龙眼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抓好发展龙眼生产成功的基本功郑銮坚(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漳州363001)龙眼亦称桂园,是我国南部的特优名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我省龙眼种植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它在经济作物中颇占有重要的地位.龙眼不仅具有对丘陵山地红壤的适应性强,耐脊、耐酸...  相似文献   

3.
龙眼,也称桂园,是我国南方名贵特产,也是国内外市场受欢迎的珍贵果品.据日本奥村氏的化验分析,龙眼鲜果合果糖6.135%,粗纤维0.088%,粗蛋白1.469%,游离酸0.317%.每百克含维生素C75.86毫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龙眼,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各种制成品,用途广,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但在目前条件下,龙眼鲜果的贮运仍存在一定困难,常温下贮藏只能保存3-5天,时间长易变褐变质,制约了龙眼的发展.为此在加强龙眼保鲜及加工的研究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耐贮藏龙眼品种.笔者通过生产实践,认为石硖、东壁…  相似文献   

4.
我镇现有龙眼面积3096亩,是果农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龙眼“冲梢”较为严重,有的连续几年不结果或结果少,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地影响果农积极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龙眼“冲梢”,已成为我镇发展龙眼生产的当务之急。所谓龙眼”冲梢”,就是在花穗.上长小叶(花穗带叶).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小叶生长而不利于花蕊生长发育时,小叶继续生长,而花蕊却因缺乏营养而枯落,使花穗变成春梢.一、“冲梢”原因1、生理原因龙眼花芽是由花芽和叶芽组成的混合芽.在抽花花期间,花蕊和小红叶同时生长,若3月上、中旬日平均温度高…  相似文献   

5.
浅谈同安县山区发展龙眼生产的几点意见赵永明等人(厦门市农业局363003)(一)厦门市同安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是我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一.全县龙眼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5万亩,占全省龙眼总面积的15%左右,是全市果树总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6.
龙眼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名贵果树.但现在龙眼栽培的品种成熟期过分集中.早、晚熟品种极少.为了调整现有龙眼品种结构趋于更合理,需选育、培育成熟期配套的品种供龙眼生产上推广应用.八十年代我所在开展龙眼优良新品种选育工作中,筛选出成熟期早、果大质优、丰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7.
龙眼是泉州市主要果树之一,其种植面积已达29613公顷,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近几年来,部分龙眼产区出现已投产龙眼不结果的情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龙眼不结果的主要原因,并相应提出了以杜绝或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果园管理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法,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龙眼是我市的名贵特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1978年晋江被确定为全国五大龙眼基地之首.发展龙眼生产确实是我市农村奔小康、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一条路子。搞好我市龙眼生产,促进龙眼丰产有几条关键的技术措施:一、搞好规划与布局园地选择后,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特别是适应今后水果商品基地的发展更属重要.大面积的果园需进行测量、制图.合理地开垦等高梯田,配置道路、简易房屋、水利系统、防护林带、优良品种等.防护林的配置营造,可增强龙眼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尤其是防止台风袭击.水土保持工程直接关系到龙…  相似文献   

9.
幼年龙眼园套种西瓜以短养长丁子呈(晋江市农业局经作站362200)龙眼是我市的拳头特产,市价稳中看涨.发展龙眼生产的确是我市农村奔小康确实可行之路.种植龙眼较其他水果收益较慢,管理好的,也需4-5年投产.为了提高幼年龙眼园的经济效益,有的果农套种杂果...  相似文献   

10.
天牛在龙眼荔枝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沈育才(诏安县农业局363500)天牛是龙眼、荔枝的重要害虫,主要有龟背天牛和星天牛等,均属于鞘翅目,天牛科.近年来,在龙眼、荔枝发生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笔者对其不同虫态发生为害情况进行观察并提出防治方法.1、害虫来源为...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数据库、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发明专利的产出情况,从量化角度直观地分析我国龙眼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得出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逐年提高,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的结论,但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此研究结果对于掌握我国龙眼产业技术创新方向,明确龙眼产业技术创新目的,减少龙眼产业技术开发风险,发挥龙眼产业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眼果实潜伏性病原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快速、简便的果肉分离法,从健康龙眼果实中分离潜伏侵染的真菌。经形态和致病性鉴定,2个分离频率较高的潜伏侵染真菌为龙眼拟茎点霉[Phomopsis longanae Chi]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 Maubl.];不同发育阶段的龙眼果实分离结果表明,龙眼拟茎点霉在花期RH可侵染,而可可毛色二孢主要在龙眼果实膨大期侵染。研究结果为制定龙眼果实采后病害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除德化、永春马跳、内安溪以外均处于南亚热气候带,山地资源丰富,发展龙眼生产前景广阔。至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3.1万hm2,年产量2.6万吨,产值 1.43亿元,龙眼业成为龙眼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龙服生产结构潜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龙眼产量的增加与市场供应相对过剩、加工业滞后、产品流通不畅的矛盾;市场对果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与粗放型、单一化栽培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卖难”和农民收入减少等问题的产生。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龙眼生产结构,优化品种结构,促进龙眼生产…  相似文献   

14.
龙眼大小年农业气象条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龙眼是亚热带地区的名贵水果,果肉鲜嫩.除鲜食外,又可制成桂元干、龙眼罐、龙眼膏、龙眼酱、龙眼酒和龙眼醋等.我国是龙眼的原产地,也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产区分布在福建、广东、台湾、四川、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其中闽、粤两省为主要产区.但是,龙眼产量很不稳定,大小年现象十分严重,这是多年来龙眼生产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5.
描述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基腐病的症状,遵循柯赫法则获得致病菌株,通过对致病菌株的形态学测定,将引起龙眼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鉴定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rtorum(Cebert&Cohn)Schroter]。龙眼作为恶疫霉的寄主,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帚梗柱孢霉(Cylimdrocladium sp.)的致病力较弱,是龙眼基腐病的次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李发林 《福建热作科技》2005,30(2):i001-i001
为期五天的第三届全国荔枝龙眼暨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于26日在福建厦门落下帷幕,来自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专家学者呼吁,将共建荔枝龙眼优势产业区域。同时,四省(区)农业厅共同制定了《2005—2010年我国荔枝、龙眼优势区域发展规划》,联合签订抵制毒荔枝龙眼协定,并联合向农业部申请实施荔枝、龙眼产业技术升级等项目。本届会议还确定了明年四省(区)荔枝龙眼交易会由广东主办。  相似文献   

17.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白栋梁(安溪县经作局362400)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sinicaYangetLi),又名龙眼木虱,是龙眼的一种新害虫.主要分布于福建和广东,福建省的龙眼产区,已知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等地区均有...  相似文献   

18.
张经贤 《福建热作科技》1998,23(4):24-25,23
前言泉州市地处福建省沿海经济开放区,素有“山多海阔”之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土等条件都很适宜龙眼等南亚热作的生长.此外,社会、经济条件相当优越,有众多的“三胞”可提供信息、技术和资金;有充裕劳动力资源;有综合改革试验城市的优惠政策,以及发展对外贸易等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发展龙眼生产,截止1997年底,全市龙眼种植面积已达3.5万hm2,占水果总面积的35.2%,年产量2.7万吨,目前龙眼生产正朝着“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推进龙眼产业化的进程。1、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1)生…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突出产业优势扩大龙眼晚熟区域近几年来,龙眼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作为全国龙眼主产区之一,龙眼价格高低,对福建果农的影响不小。未来几个月内,福建省龙眼将陆续进入采摘季节。如何摆脱万年果贱伤农的困扰,成为果农们最大的心愿。龙眼价格年年走低,是否意味着龙眼产业已发展到了极限?笔者从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办了解到,虽然这几年所有龙眼产区种植面积都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我国种植的龙眼,主要集中在闽粤桂琼四省区,即使挂果率正常,总产量也不过在100万吨左右,其中我省产量在20万吨左右。这样的产量,并没有超过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一)龙眼果品产量多,质量好,价格高是栽培者的最终目的,但从近年来对生产和市场的调查发现:生产上重种轻管,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是一大通病,龙眼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年年增加,可是果品质量下降,果实偏小,风味变淡,病虫害增多。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高产而不高值的现象,普遍存在.就本省市场状况而言,7月上旬最早上市的龙眼是由泰国调运进来的“依多”早熟种,独占福州市场,每kg售价60—70元,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省的“八一早”和广东、广西早熟种上市,每kg售价30—40元,9月上旬至9月中旬,我省龙眼大量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