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人们一直用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疫苗的方法来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 ,然而却出现越来越多的免疫失败现象。由于工作的关系 ,我们走访了河北省 2 0多个鸡场 ,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 ,结合当前该病流行特点和剖检病变 ,分析其免疫失败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 ,现归纳如下。1 导致免疫失败的因素1.1 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次不齐 ,首免时间不当因雏鸡来源于不同的种鸡场、不同日龄的种鸡群 ,大多数的种鸡场在 2 ,5 ,18,4 0周龄各免疫 1次 ,以保证种鸡后代的高母源抗体。依据这种免疫程序 ,雏鸡初免应在 15日龄左右进行。而部分种鸡场不完…  相似文献   

2.
法氏囊病一般发生在3~6周龄的雏鸡。近年来法氏囊病发生有提前的趋势,有的地区雏鸡在20日龄以内就发病,严重者在12日就有发病。1原因分析1.1种鸡不注苗、管理差一些种鸡场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不给种鸡注射法氏囊油苗,导致雏鸡母源抗体低下,造成提前感染,发病提前;有些种鸡场产蛋期管理差,发病多,导致疫苗免疫期限缩短,产蛋期所产蛋的抗体离散度大,母源抗体参差不齐,导致法氏囊发病提前。1.2免疫程序传统的免疫程序一般为首免12~15日龄,二免为28~32日龄,这种免疫程序对于母源抗体较高,均匀度比较好的雏鸡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但对于母…  相似文献   

3.
1、由于母源抗体的影响。有些地区和鸡场没有检测母源抗体的设备、不了解母源抗体情况,首免的最佳日龄难以确定,免疫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无检测条件的地区和鸡场,可以根据供雏鸡场的种鸡是否接种过法氏囊灭活疫苗为依据,种鸡接种过灭活疫苗,有母源抗体的,可在14日龄首免;种鸡未接种过灭活疫苗,无母源抗体的,首免应在1日龄进行。因中等毒力疫苗对7日龄以前雏鸡反应较大,故7日龄前应接种弱毒疫苗。加强免疫宜在首免后1至2周进行,肉仔鸡加强免疫1次,商品蛋鸡加强免疫2次。种鸡在开产前需注射一次灭活疫苗。 2、鸡舍不卫生,环境污染严重、消毒不彻底、野毒浓度过高,使疫苗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因此预防法氏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猖獗,已成为当前威胁养鸡事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目前多采用 IBD 疫苗接种防治。实践证明,单靠疫苗接种,防疫效果不甚理想。甘肃农业大学实验鸡场在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的基础上,用 IBD 高免卵黄对雏鸡早期预防,然后适时接种 IBD 弱毒疫苗,提高了免疫效果。介绍如下:一、IBD 弱毒苗免疫效果1991年5—8月,该鸡场分两批从甘肃省种鸡场购伊莎褐商品代雏鸡1200只,网上育雏。第一批鸡分别于19和47日龄用 IBD 弱毒疫苗(南京生药厂制)首免和二免。65日龄突然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经对症治疗,死亡率为26%。第二批雏鸡19日龄用 IBD 弱毒菌首免,未及二免,便于26日龄感染发病,死亡率为37%。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野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DF1细胞上增殖的高滴度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黄羽肉鸡种鸡和雏鸡,以探讨IBD灭活疫苗(HQ株)对黄羽肉鸡的免疫效果。种鸡免疫试验结果显示:种母鸡体内产生高水平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血清中和抗体,免疫30 d后血清中和抗体均值可达18.5 log2,免疫150 d后血清中和抗体均值仍维持在16.0 log2;高水平的种鸡抗体能使子代获得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使子代在出生后3周内能有效抵御IBDV强毒攻击。雏鸡免疫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高母源抗体雏鸡或低母源抗体雏鸡均可在免后3周产生12.0 log2的中和抗体并持续上升,可在2个月内抵抗IBDV强毒的攻击。提示IBD灭活疫苗(HQ株)可用于出壳雏鸡的主动免疫。  相似文献   

6.
一、免疫失败的原因1.首免时间不合适由于种鸡场对种鸡实施鸡新城疫(ND)免疫接种,因此雏鸡体内都含有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鸡免受强毒侵袭,也能中和疫苗使免疫失败。如果首免时间过早,则疫苗被中和,而首免过晚则母源抗体太低,不能保护雏鸡。2.免疫方法不当新城疫的免疫接种常用点眼滴鼻法、注射法、饮水法。饮水法虽然方便,但新城疫疫苗在水中容易失活而导致接种量不足,免疫不整齐。3.首免、二免间隔时间太长一般说来,初次免疫产生的免疫力较低,维持时间较短。另外,有的群体母源抗体不整齐,首免后抗体水平差别较…  相似文献   

7.
据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制订了污染鸡场IBD免疫程序。种鸡在雏鸡时用弱毒苗免疫两次,19和40周龄时用灭活苗再各免疫一次,其后代母源抗体在17日龄(伊莎褐)、18日龄(京白)阳性率降到50%,21~22日龄后基本消失,据此,制订了17~18日龄首次饮水免疫,26~27日龄再次免疫的免疫程序。通过对10万余只雏鸡试用,保护率达97.1%,较该场常规免疫程序(7~11日龄首免,17~21日龄再免)提高8.8%.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以来,人们始终用接种新城疫疫苗来预防鸡新城疫病,可是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免疫失败现象。作者带着疑问走访了多个鸡场,结合当前该病流行特点,查阅相关资料,提出有效措施,具体分析如下。1免疫失败的原因1.1新进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不尽相同,首次免疫时间不及时。由于雏鸡是来自不同的种鸡场,各场的种鸡免疫程序不同,大多数种鸡场在5日龄、15日龄、22日龄、45日龄、60日龄、105日龄、120日龄各免疫1次,开产后每2个月新支活苗饮水1次(2羽份)。保证种鸡后代的高母源抗体,依据这  相似文献   

9.
对某海兰种鸡场免疫禽流感疫苗60日龄和180日龄后的种蛋所生产的供应给周边的10个蛋鸡养殖户的雏鸡,采用4个不同日龄免疫禽流感H5N1Re-4-5疫苗及不免疫5种方式。随即选择同批的9个不同日龄的雏鸡各20只,进行采血,利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H5Re-4-5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种鸡免疫60d后出孵的5家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高,雏鸡首免在7~14日龄时免疫效果好;种鸡免疫180d后出孵的5家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低,雏鸡首免在7日龄前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一 有关雏鸡母源抗体高低的观点 雏鸡母源抗体的高低是保护雏鸡的关键参考数,也是新城疫首免的关键值,其首免公式为;雏鸡最佳免疫日龄=4.5(HI-4) 5,其HI为母源抗体Log2的对数值。按照此论,免疫过早,抗体中和疫苗,疫苗无效果;免疫过晚,可能感染新城疫。此论一直为一些行家、养殖厂技术员津津乐道,从不怀疑。然而肉鸡、三黄鸡等速长鸡根本不适应此论,其抗体半衰期比蛋鸡快两倍,根本不是4.5。而蛋雏鸡的免疫也不能按此论进行。首先,任何一个种鸡场,即使种鸡日龄、种蛋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增免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增免散以低(0.5%)、中(1%)、高(1.5%)剂量拌料饲喂6日龄雏鸡,连喂7 d,13日龄用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分别于21、28、35、42日龄测定雏鸡的脾脏和法氏囊指数;于20、27、34日龄ELISA测定外周血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抗体,同时测定外周血中IL-2、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增免散能促进脾脏和法氏囊成长发育;可显著提高外周血中IBDV抗体滴度、IL-2和TNF-α的含量。说明增免散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烨  赵先铭 《中国家禽》2006,28(7):37-38
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成功防制有赖于对蛋种鸡和商品蛋鸡综合合理的免疫。1正确的免疫自种鸡开始母源抗体提供对蛋雏鸡一定时间的保护,优质法氏囊油佐剂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相当程度上可保护雏鸡至4~5周;活疫苗的免疫刺激产生的母源抗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雏  相似文献   

13.
使用SPF和百免疫雏鸡分别对连续3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罐培疫进行了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在21d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特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平均囊脂数为0.76以上。1/5剂量免疫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14d后中和抗体达371.5(GMT)以上,21d时中和抗体为977.2以上,攻击标准I型强毒GJ801F15代囊毒的保护率为90%以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也说明Vero细胞罐培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的传染病.该病毒属双RNA病毒科,禽双股RNA病毒属,该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即VPI-VP5,近几年,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比例增大,多数养殖户虽然用高免卵黄抗体,但是效果不佳,笔者采用干扰素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养鸡业中,新城疫是危害巨大的疫病之一,其免疫的好坏决定着养鸡的成功与否。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新诚疫的免疫不全,非典性新城疫等情况,经济损失较大,需引起广大养鸡场、户的重视,下面就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措施叙述如下,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1免疫失败的原因1.1首免时间不合适由于种鸡场对种鸡实施鸡新城疫(ND)免疫接种,因此雏鸡体内都含有母源抗体。母源抗体能保护雏鸡免受强毒侵袭,也能中和疫苗导致免疫失败。如果首免时间过早,则疫苗被中和,而首免过晚则母源抗体太低,不能保护雏鸡。1.2免疫方法不当新城疫的免疫接种常用点眼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17.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失败原因探讨5月中旬,绍兴县某养鸡户从外地引进红宝雏鸡1000余只,10日龄时,采用传染性法氏囊炎活毒疫苗(杭州药厂产)进行饮水免疫。21日龄时,有30余只雏鸡出现羽毛蓬松、减食、不愿走动、啄肛、排白色稀薄鸡粪等症状,有8只很快...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70 年代末新发现的又一禽的免疫抑制病,该病除引起雏鸡一定数量死亡之外,临床经过雏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降低,并对其它病原(如 M D V、 I B D V、腺病毒等)的易感性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某些禽病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项研究对1 日龄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C I A V)雏鸡接种新城疫( N D)疫苗和新城疫强毒(v N D V)攻击后免疫器官组织的 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免疫保护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 1 日龄感染 C I A V 雏鸡 N D 疫苗免疫后,其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外周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细胞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 Ig G、 Ig M 、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其中,感染雏鸡 Ig G 抗体生成细胞于免疫后7~28 d,在法氏囊和胸腺髓质及脾脏红髓和白髓区明显低于未感染 C I A V 的免疫对照雏鸡, Ig M 生成细胞分别于免疫后7~28 d、7 d 或14 d 明显降低;而 Ig A生成细胞于免疫后28 d,仅在法氏囊髓质 区明显减少,表明 C I A V 感染雏鸡免疫器官对 N D 免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5):7-11
为探讨鸡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二联灭活疫苗在蛋雏鸡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本试验。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二联灭活疫苗及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以不同免疫程序免疫7~14日龄蛋雏鸡,定期监测NDV、IBDV抗体水平,并在雏鸡60日龄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各二联苗免疫组NDV抗体水平在免疫后14 d即达到NDV血清学最低有效保护价标准,并维持至雏鸡60日龄。免疫后28 d,灭活苗一次性免疫各组IBDV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活苗两次免疫组,琼扩抗体水平与活苗两次免疫组无明显差异。雏鸡60日龄时攻毒,各免疫组均100%保护,对照组无保护。以上结果说明该二联灭活疫苗可替代IBDV活毒疫苗用于7~14日龄商品雏鸡免疫,免疫期至少为60d。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夏季以来,因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野毒毒力增强,鸡舍消毒不严,环境卫生控制差,疫苗选取和使用不当,种鸡免疫程序不合理使雏鸡母源抗体低下等诸多因素导致育雏鸡发病,而且在全国较大范围内雏鸡和肉仔鸡发病呈蔓延和上升趋势。在治疗时滥用高免卵黄抗体或使用劣质高免卵黄抗体无治疗效果,更有多次因卵黄抗体污染导致鸡只死亡的病例出现。笔者将多年来对本病的预防和控制经验做一总结,并介绍一下高免卵黄抗体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