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研究抚育措施对侧柏人工幼龄林生长的影响,对北京郊区山地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侧柏人工幼林进行了不同强度抚育试验。结果表明:抚育1年后对侧柏幼林生长影响不显著,5年后影响显著,其中,在阳坡薄土条件下,中度抚育措施侧柏树高、胸径、单株蓄积生长量最大;在阳坡厚土条件下,强度抚育措施侧柏树高、胸径、单株蓄积生长量最大;在阴坡厚土条件下,随着抚育强度逐渐增加,侧柏各指标生长量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对试验地4个小区12个区组滇柏、中山柏、侧柏共252株固定观测株进行了株高、地径、胸径、冠幅的观测调查,以2007年获取的数据,用方差分析F检验得出了4年生幼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同一树种林木生长良好,林相整齐的结论。用变异系数对比评定了3个树种地径、胸径、株高变异状况:中山柏个体间已开始林木分化,滇柏、侧柏相对稳定;各观测指标的总体平均数以侧柏、中山柏、滇柏顺序递增,即滇柏、中山柏林木长势优于乡土树种侧柏,滇柏稍胜中山柏,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和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侧柏是我国华北,西北以及华东,华中部分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我省稷山县参加了自1982年以来,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主持的“全国侧柏种源试验和分布区区划的研究”专题。根据稷山县第一次侧柏种源试验的数据,对7年生幼林的高径生长及保存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地径,保存率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地理变异趋势是侧柏高径生长量由北至南,由西到东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沙质海岸人工混交林种群竞争及其生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胶南市环海林场人工混交林种群竞争强度和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树木受到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树高和冠幅呈负相关.2黑松刺槐混交幼林竞争强度较小,成林竞争强度较大.3多树种混交林种间竞争强度的大小顺序为侧柏〉火炬松〉刺槐、黑松〉白蜡.4多树种混交林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值大小顺序为火炬松〉白蜡〉黑松〉刺槐〉侧柏.生态位重叠较大,其中刺槐与黑松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729,火炬松与侧柏的生态位重叠最小,为0.155.  相似文献   

6.
人工幼林蒸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等新造人工幼林生长期蒸腾的研究表明:蒸强日间均值12~14时最大,0~2时最小,凌晨5~6时渐升。昼间均值顺序是:紫穗槐>刺槐>河北杨>白榆>侧柏。回归建立的五种树种蒸强与环境因子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77,差异极显著。五个方程偏相关系数顺序是:光照强度>气温>风速>相对湿度。蒸腾耗水量月均值顺序是:刺槐>紫穗槐>河北杨>白榆>侧柏。  相似文献   

7.
侧柏是柏科侧柏属乔木树种,在我国分布很广,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侧柏属温带树种,对大陆性气候适应性强,在干旱地区能顺利生长,既喜温暖湿润,又耐干燥寒冷。侧柏是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所以陕西特别是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地区把侧柏列为首选造林树种。针对侧柏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周至县苗农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培育出大批侧柏营养钵苗,应用于造林工程中,极大地提高了侧柏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人工幼林鼠害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一种生长旺盛,长势良好,耐寒冷、耐瘠薄,适应性强,是北方营造用材林很有发展前途的树种。黄泥河林业局自1966年引进,现有樟子松人工幼林7,500亩。自1974年以来,普遍发生鼠害,轻者影响生长,严重导致死亡。如上马厂林场40林班樟子松人工幼林被害死亡率达80%以上,不得不把死亡株砍掉重新造林。危害樟子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侧柏纯林林隙和林中空地自然更新的调查,阐述自然更新演替的阶段性,影响自然更新演替的主要因素,提出侧柏纯林更新演替方向,认为侧柏纯林自然更新演替是人工促进侧柏纯林演替的一个部份,自然更新演替具有随机性和局限性,母岩种类不同,更新树种不一,改善光照林间条件,保障幼苗生长,封山育林,提高土壤肥力,保护鸟类、保护母树,可促进侧柏纯林自然更新演替。  相似文献   

10.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北京山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其人工林面积约占全市森林总面积的25.96%,但是目前该地区侧柏人工林普遍存在密度过大、树木生长分化严重、树木生长过慢等一系列问题。为使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经营技术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将之前建立的模型应用于美国FVS软件,对侧柏典型林分自然生长和采取经营措施后(主要为疏伐)的生长动态进行了可视化预测和模拟,得到了合理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33年生3 200株/hm2的侧柏人工林适合采用30%~45%的中弱度机械疏伐。  相似文献   

11.
在1965年引种自缅甸的元江县干热河谷柚木林分中设置4个调查样地,对在不同小地形、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上的样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于山坡的林分生长差,位于山凹的林分生长最好;在半阴坡上的样木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半阳坡,同坡向相比,水土条件好的地方树木生长优于水土条件差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在不同坡向具体的生长状况,以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其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华北落叶松胸径总生长量整体高于阳坡,其中在15~25 a最为明显,最大差值为0.8 cm.(2...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相对生长方程与碳/氮分析法,对比分析长白山天然白桦林在7个立地类型(阳坡上、中、下部与阴坡上、中、下部及谷地)上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植被与土壤)、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净固碳量,揭示立地类型对温带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长白山天然白桦林植被碳储量(45.61 87.22 t·hm-2)呈阴坡上、中部与谷地>阳坡上、中部与阴坡下部>阳坡下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50.8% 91.2%(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20.4% 44.4%(P>0.05);②土壤碳储量(66.71 158.51 t·hm-2)呈阳坡上部、阴坡中部与谷地>阳坡中、下部与阴坡下部>阴坡上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99.3% 137.6%(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40.7% 67.0%(P>0.05);③生态系统碳储量(139.44 231.12 t·hm-2),呈阴坡中部与谷地>阳坡上部与阴坡下部>阳坡中、下部与阴坡上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低立地型35.6% 65.7%(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5.8% 34.7%(P>0.05);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4.92 11.25 t·hm-2·a-1)和年净固碳量(2.32 5.32 t·hm-2·a-1)均呈阴坡上、中部>阳坡上、下部与阴坡下部及谷地>阳坡中部变化趋势,且高立地型显著高于中、低立地型42.5% 128.7%和45.2% 129.3%(P<0.05),中立地型高于低立地型10.6% 56.3%和14.2% 53.4%,但仅阴坡下部提高显著。因此,长白山白桦林生态系统碳库与固碳能力均受到立地类型的强烈影响,故对其碳汇功能评价应考虑其立地分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坡向13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阳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1~13年生均大于阴坡;阴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材积数量成熟期早于阳坡;而阳坡的树高数量成熟早于阴坡。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榆阳区退耕还林林地侧柏生长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同的土壤和不同的立地类型所选出的10个7年生侧柏样地进行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林地侧柏在阳坡的下坡生长最好,平均高达1.44 m,在阳坡的上坡和阴坡的中坡最差,而在其他立地则居中。另外在所有样地中树高在1~1.4 m之间达54%,在1.4~1.8 m达27%,而在1 m以下和1.8 m以上则不足20%。侧柏总体上生长较好,生长也迅速,能很好地在干旱瘠薄的黄土高原上生长。  相似文献   

16.
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高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太行山中南部主要乔灌木树种的分布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太行山中南部造林过程中不同海拔梯度阳坡、阴坡适宜的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灌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呈现出:耐阴、耐寒、喜湿的树种分布在阴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度值较高;耐旱、耐热、不耐涝的树种分布在阳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度值较高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1100 m,1 100 m~1 400 m,1 400 m~1 700 m,1 700 m 4个海拔梯度按阳坡、阴坡划分的8个立地类型适宜的乔灌木树种,为太行山中南部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and biomass in natural forest communities at two similar sites on Mt. Xiaolongshan, northwest China. At both sites, a wide range of tree layer biomass levels was available by local biomass estimation models. In order to identify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species richness-biomass relationship, we included different water resource levels and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each plot in our analysis. We sampled 15 and 20 plots (20 m ×20 m), respectively, at both two sites. These plots were sampled equally on the sunny slope and the shady slope. Species richness, number of individuals of each species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s a substitute of biomass of tree layer were recorded in each sample. At one si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and biomass was significant on the sunny slope, and this relationship disappeared on the shady slope due to mo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and number of individuals and between number of individuals and biomass paralleled the species richness-biomass relation on both slopes. The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individuals-biomass relationships on the sunny slope and the shady slope reveale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ve exclusion" even though the species richness-biomass relationships were not hump-shaped. At the other site, species richness was not related to biomass or to number of individual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succession of communit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cies diversity-productivity patterns.  相似文献   

19.
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6,该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阳坡和阴坡差异不明显;但随土层厚度的增加,两者差异逐渐增大,至60 cm土层达3.84%;在70 cm土层内,阳坡无水分调节层,而阴坡水分调节层厚度达30 cm.  相似文献   

20.
利用Sloboda多形指数曲线方程拟合了晋西方山县和吉县刺槐人工林的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在9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可用于试验区人工林收获预估和立地质量评价。将试验区坡向、坡位和部分地形按照优势木的高生长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阳坡下部、阳坡凹地、阴坡中部、阳坡中部、半阴坡上部、阳坡上部、半阳坡中部、阴坡上部、峁顶、阳沟坡、半阳坡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