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中脂肪酸的测定与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藿香籽资源,利用索氏提取器从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中提取粗脂肪,对粗脂肪皂化和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其脂肪酸进行了初步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秦巴山区野生藿香籽脂肪酸中分离出14种组分,确定出12种脂肪酸,含量较...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用 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分离出36个化合物的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5.89%,其主要成分是棕榈酸(32.75%),9,12,15-十八碳三烯醛(10.42%),亚油酸(6.48%),肉豆蔻酸(4.05%),橄香醇(2.71%),反式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2.23%)等.脉花党参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份为首次报道,为脉花党参地上部分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北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藿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从中确定了15种化合物,鉴定组成占挥发油总量的986%,其主要组成是百里香醌(>70%)。东北藿香挥发油含量高(051%鲜重),香气持久独特、稳定性好,是很好的食用和日用香精。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入侵杂草藿香蓟叶挥发油的成分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蒸气冷凝法提取华南地区入侵杂草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离、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藿香蓟新鲜叶片提取8h的挥发油得率为0.545%。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02个峰,共鉴定出102种化合物,其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藿香蓟叶挥发油的化合物种类丰富,包括烯、醇、萘、烷、酯及醛类等,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石竹烯(23.40%)、早熟素Ⅰ(17.66%)、(Z)-乙酸-3-己烯-1-醇酯(12.14%)、早熟素Ⅱ(9.51%)、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乙缩醛甲基)环己烷(4.53%)、倍半水芹烯(4.24%)、(z)-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86%)、莰烯(3.10%)、反式-2-己烯醛(2.11%)、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1.93%)、1-己醇(1.32%)、3,7,7-三甲基双环-[4.1.0]-二庚烯(1.01%)等,这些成分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7.91%,其中含量最高的石竹烯是一类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被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密蒙花(Buddleia offiinalis Maxim)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密蒙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密蒙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其中2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2.41%。[结论]密蒙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4.07%)、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2.92%)、二十一烷(6.15%)、二十七烷(3.28%)。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花君子兰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花君子兰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了其中1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6.43%。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陕北延安产连翘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的检索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陕北产连翘花中鉴定出52种化合物,占连翘花挥发油总量的70.29%,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类、烷类、醇类、醛酮、酸酯多种化合物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陕北产连翘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GC-MS法分析鹤壁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冬凌草中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发现:共鉴定了49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甲酯(13.768%)、棕榈酸乙酯(9.042%)、亚油酸乙酯(6.453%)、异戊酸香叶酯(4.845%)等.这揭示了冬凌草的药理作用,可为综合开发利用冬凌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更好地利用卢氏连翘。[方法]以豫产连翘为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豫产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经GC-MS分析,所得质谱与标准图谱对照,确认了35个成分,占总量的72.965%,主要化学成分为β-蒎烯、香叶醇、1-松油醇-4、肉豆蔻酸、顺-亚油酸、环氧异香橙烯、角鲨烯、二十八烷、乙酸羽扇烯酸酯,其中乙酸羽扇烯酸酯尚未见文献报道。连翘挥发油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占所鉴定成分含量的40.050%,烷类占15.100%,醇类占7.135%,酸类占10.785%,酯类占24.327%。[结论]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大的成分为乙酸羽扇烯酸酯(17.068%),而非β-蒎烯,提示了豫产连翘挥发油的药用效果可能与其他产地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钰  吴娟  颜仁龙  彭括  阿萍  周先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73-13674,13679
[目的]对藏产鳞腺杜鹃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鳞腺杜鹃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4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6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70%。其中,主要成分有α-蒎烯(18.30%)、柠檬烯(14.85%)、萘(11.78%)、β-蒎烯(8.81%)、γ-松油烯(5.54%)、反式丁香烯(4.57%)、橙花叔醇(3.19%)、间伞花烃(2.99%)、氧化石竹烯(2.37%)和β-月桂烯(2.03%)等。[结论]鳞腺杜鹃地上部分的挥发油化学成份为首次报道,为鳞腺杜鹃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藿香叶表皮毛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药用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叶片表皮毛被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藿香的叶表皮有3种形态显著不同的毛,包括非腺毛、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腺毛和非腺毛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分布。腺毛的发育在叶片发育早期就已经完成,其密度随着叶片的发育而减小。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都具1个基细胞、1~2个柄细胞和头部。成熟的盾状腺毛的头部由12个分泌细胞组成;头状腺毛头部由1或2个分泌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2.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孙志锋  赵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74-18776,18942
[目的]对秦巴山区野生藿香枝叶中萜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和分离,并对其萜类物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方法]用浓度95%的乙醇对藿香枝叶粉末进行浸提,并将所得浸膏分散在水相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将所得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法分离其中的萜类物质;运用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现代光谱技术对所得的萜类物质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单晶X-衍射技术确定其晶体分子的构型和构象。[结果]从藿香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该二萜类物质是Longikaurin D,其晶体属于orthorhombic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45 1(4)nm,b=1.061 5(5)nm,c=2.237 1(10)nm,α=β=γ=90.00°,Mr=404.43,V=2.007(16)nm3,Dc=1.352 mg/m3,Z=4,F(000)=872,μ=0.103/mm,R1=0.076 7,ωR2=0.146 8。[结论]首次从在藿香中分离出二萜类物质Longikaurin D,为开发和利用藿香中的萜类物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食用菊花花朵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类、酯类、醇类,还有少量酸、杂环类和烷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α-蒎烯、β-月桂烯、α-松油烯、β-蒎烯、γ-松油烯等,相对含量分别为74.04%、5.24%、3.96%、3.44%、2.01%,共占总相对含量的88.69%。  相似文献   

14.
田光辉  刘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47-5049
[目的]研究秦巴山区野生的糙苏叶和嫩枝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这一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糙苏叶和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已知的化合物,分别为oleanolic acid(Ⅰ),ursolic acid(Ⅱ),β-sitosterol(Ⅲ),maslinic acid(Ⅳ),trichoranin(Ⅴ),rabdosianin B(Ⅵ),hinokiol(Ⅶ),5,7-dimethoxy-4′-hydroxyflavone(Ⅷ)。[结论]化合物Ⅳ~Ⅷ首次从糙苏叶和嫩枝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5.
对生长在不同郁闭度林下藿香全株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32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薄荷酮、草蒿脑、D-柠檬烯、异薄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主成分薄荷酮相对含量分别占高、中、低各郁闭度总峰的38.31%、54.75%和33.15%。高、低郁闭度林下种植的藿香主要成分为薄荷酮、草蒿脑和异薄荷酮,中郁闭度林下的为薄荷酮、异薄荷酮和胡薄荷酮。根据精油成分和产量,藿香适宜种植在北京山区高郁闭度、中郁闭度林下。  相似文献   

16.
藿香栽培与采摘食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香〔(Agastacherugosa (Fisch .etC .A .Meyer.)O .Kuntze)〕又名野苏子、猫巴蒿、山猫巴、拉拉香 ,为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 ,为常用中草药 ,有祛暑化湿、和胃止呕等功能。还是芳香油原料。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广东、四川等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藿香作为一种新生保健型蔬菜逐渐被人们接受 ,但由于该植物资源分散 ,不易采收 ,故应提倡人工栽培以满足市场需要。1 生长习性藿香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山坡、山脚湿地、田边…  相似文献   

17.
以乙醚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经KOH-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松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松子油中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其中以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相对含量的55.17%.结论:松子油中的脂肪酸种类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相似文献   

18.
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野生藿香根、茎、叶、花和籽中钾、钙、铁、锌、镁、锰、铜、镍的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藿香不同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钾、钙、锌、铁、锰在根、茎、叶、花和籽中的含量均较高,镁、铜、镍的含量较少,表明藿香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为探讨藿香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