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蓬莱公社新林茶场“龟山”10亩茶园种植的毛蟹,于一九七八年新开茶园,一九七九年春种植,同年的秋茶打顶,亩产干毛茶35斤,一九八○年亩产干毛茶120斤,一九八一年亩产干毛茶302斤,预计今年亩产干毛茶可达到600斤。新林茶场二足龄茶树亩产干毛茶能够达到302斤的速生高产科技成果经验,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县杨柳公社宋塝三大队茶场,位于大别山南麓的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一九七七年春季采用双行条列式和单行条列式造园7.31亩,一九七九年开采,亩产干茶206.2斤,一九八○年上升为308斤,一九八一年总产干茶3800.8斤,亩平产茶519.9斤,亩平产值1013.80元,获得了建园五年,亩产干茶过500斤,亩平收入过千元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高产作物,茶叶产量的上限随各茶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异。世界最高单产是日本高达268斤。我国亦有不少高产典型,如杭州茶试站4400亩投产茶园平均亩产336斤,其中734亩单产高达520斤;江苏芙蓉茶场110亩茶园平均单产713斤;广东红星茶场最高亩产达1410斤;我省普文农场、勐海茶科所均培育出单产500——800斤的高产茶园。我县城关区回贤一队七五年试种的一亩密植茶园,八三年单产就达335斤,85年到七月十三日止,已收鲜  相似文献   

4.
《作物学报》1965,4(1):35-46
我校小麦的丰产栽培试验已连续进行七年。1957—1958年在原我校芦沟桥农场进行,获得10亩地平均亩产778.6斤的高产。1957年迁校后成立试验站时,接受原东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415亩小麦,由于生产水平较差,当年只获得平均亩产73.5斤;建站以后1958年一跃而为平均亩产417.7斤(全站平均),1959年为平均亩产500.6斤。1960、1961年由于在党委直接领导下,组织了农学(包括栽培、选种、植物生理、植物等教研组)、气象、土化、植保等有关专业协作进行综合试验研究,贯彻了农民、干部、师生的三结合,并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平山县杨西冶乡地处太行山区,土地瘠薄,干旱少雨,历史上从未种过水稻,自1980年从中国农科院和辽宁农科院引进杂交粳稻后,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和重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试种0.3亩,平均亩产985.5斤;1981年示范5.5亩,平均亩产1,120斤,其中高产田块单产达1,300斤;1982年示范推广800亩,平均亩产850斤,比常规稻亩增产250斤;1983年全乡扩大到1,175亩,平均亩产940斤(其中674亩超千斤,240亩超1,200斤,22亩超1,300斤,5  相似文献   

6.
茶树红锈藻病是致使茶树未老先衰的一种枝干病害,能导致茶树大量落叶、枯枝,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成片桔死。据调查,全区发病茶园达23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74.2%,发病率一般在80%以上,据桃江县7个区调查,茶园面积5万多亩,发病率100%,该县大力港乡黄龙咀村古家湾茶场,茶园面积130亩,原来是该县的先进高产单位,1975年亩产干茶达200斤以上,1980年后,主要因采摘不合理,培管不善,病害加重,致使产量逐年下降,到1982年亩产干茶只有50斤,比1975年每亩减少150斤,而且树势衰老,叶片稀疏,  相似文献   

7.
我场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  相似文献   

8.
道县是湖南南部一个半山半丘陵地区。从一九六五年开始试种秋棉花,到一九七三年发展到1200多亩,单产不断提高,最高的达150余斤。大坪铺棉花试验站一九七二年试种0.5亩,折合早稻亩产984斤,秋棉亩产145斤,油菜籽亩产204斤。一九七三年该站在早稻收割后种上了秋棉18.6亩,平均早稻亩产594斤,秋棉花109.7斤,油菜籽120斤。其中有0.6亩,早稻亩产804斤,秋棉亩产130斤。据初步总结几个试验点的经验,要种好秋棉花,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措施:1.选好棉田。选择当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沙壤田,有利秋棉成活快,长势好,结桃早。  相似文献   

9.
天柱县集中连片制种已进行了五年,一九八一年亩产突破了百斤关,1982年全县又连片制种978亩,总产98349.6斤,平均亩产100.6斤。其中汕优二号447.4亩,总产45617.4斤,亩产102斤;汕优三号33.24亩,总产4264斤,亩产128.3斤;汕优三号255.84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梅家坞)以盛产龙井茶闻名国内外。在公社化的第一年就出现了茶满山、猪满栏、茶山季季香,产量季季增的跃进面貌。1959年全队投入生产的700多亩茶园,平均亩产达到32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236斤增加了35.12%,总产量230777斤。增加49.7%,还有26亩多的丰产茶园,平均亩产467斤,其中有9.165亩茶园亩产达507斤。另有黄阳山0.928亩试验田,亩产高达  相似文献   

11.
我们植棉组是在一九七二年批林整风运动中由九个姑娘建立起来的。几年来,我们以敢于反潮流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改变自然面貌,夺得了棉花丰收。一九七二年,我们管理的二十三亩碱地棉花试验田,即夺得亩产皮棉一百六十五斤的好收成。一九七三年,种的一百三十亩棉花亩产皮棉一百四十二斤半,其中六十一亩三分重碱地亩产皮棉一百一十三斤,二十三亩七分间作棉花亩产皮棉一百六十六斤,三十九亩五分移栽棉花亩产皮棉一百六十斤,六亩四分示范田亩产皮棉二百二十三斤。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目的我所1979年和1980年春播栽培杂交玉米遵单3号(330×新23)亩产分别为1108斤和1266斤。本次试验主要是探索油菜收获后夏播栽培的生产潜力。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设置在我所栽培有甘兰型油菜的大土中,土质黄泥夹沙,肥力中等。5月中旬收获油菜,单产310斤。在油菜收获脱粒之后,在这块大土中划出1.2亩的长方形地块作为遵单3号夏播栽培试验地。  相似文献   

13.
日本长野县的专业农户大沼昌弘,以连年较大面积大豆高产的成绩,荣获一九八三年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奖赏。大沼一九八○年开始种植大豆,当年播种面积5.3亩,单产每亩509斤;一九八一年扩大到19.5亩,亩产616.5斤;一九八二年24亩,亩产571.2斤;一九八三年31亩,亩产620.5斤,单产为长野县平均单产的三倍。  相似文献   

14.
安徽金寨县苏口茶場共有茶园321亩,現有釆叶茶园61亩,去年春茶期,从4月16日至6月10日止共釆制各类干毛茶10,140斤,总产值10,818元,平均亩产166斤8兩,比1958年亩产64斤增产160%。同吋出现大面积丰产茶园12.5亩,平均亩产367斤;高额丰产茶园2亩,平均亩产达到488斤;不仅产量跃进,質量  相似文献   

15.
江西修水国营三都茶场,是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年,用种子直播的。由于土壤贫瘠,耕种粗放,缺乏科学管理,树势衰老快,亩产由一九六七年一百二十八斤六两,至一九七○年下降到八十一斤九两,尔后,狠抓了茶园改造,产量显著提高,一九八二年,平均亩产达三百三十斤,比七○年增长二点五倍。  相似文献   

16.
紹兴县越联社是个高山区。全社317户,有茶山(間作)948亩,仅有水田2.2亩。1957年共产干茶600担,平均亩产干茶63斤。 1957年秋該社在茶园里种了240亩草子(紫云英),平均每亩产鮮莖叶3,770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亩,产鮮茶叶12500斤,产量在11000斤以上的还有14亩,在2000斤以上的有15亩,在40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所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已连续进行五年。1961年1.53亩,单产911.7斤。1962年7.29亩(早、中茬)单产838.5斤,其中1.7亩春玉米茬亩产935.2斤(有1亩987.5斤);2.04亩夏玉米茬单产856斤(有1亩946.7斤,0.63亩亩产1004.8斤);2.1亩山芋茬单产714.3斤。1963与1964两年,为了降低投资,减少了基肥用量,加之苗数不足与气候条件不利,因而影响了产量,1963年2  相似文献   

18.
棉豆间种     
君山农场二分场二队,一九七三年在五亩试验田里获得棉花亩产180斤的高产之后,一九七四年,又在这五亩地里进行了棉花、黄豆间作试验,棉花亩产皮棉170.5斤,其中间作黄豆四亩共收494斤,平均亩产123.5斤。他们的作法是:这五亩地年前冬耕,四月十日整厢,厢宽9尺,棉花宽行2.1尺,窄行9寸,四月十一日播种。  相似文献   

19.
一、旱地三熟制的增产作用我县是地区部署的旱地三熟制攻关试点。1983年全县种植10.81万亩旱地套作三熟,共收粮食1.3069亿斤,平均每亩1208.9斤。其中麦、苞、苕套作三熟10.018万亩,总产1.23亿斤,平均亩产1231.7斤(其中小麦亩产240.3斤,苞谷726.5斤,红苕折粮264.9斤);麦、苞、豆套作三熟7920亩,平均亩产745斤。17个区中,平均亩产1500斤以上的有一个区,1300斤以上的  相似文献   

20.
我所附属试验场的水浇地,地处洋河灌区,土壤为草甸石灰性栗钙土,含有机质1.35%左右,全氮含量0-15厘米平均在0.084%,15—30厘米平均在0.080%。1964年种植玉米81亩(包括配种田10亩),共产83,623斤,平均亩产1,033斤,比1963年增产49.7%,比历史最高亩产量增产15.6%,比当地洋河灌区高产队增产35—40%。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