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与产量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冬至1979年春,我们在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的永春县农场进行此项研究。 当年病情相当严重。从试验区里选择发病中等的晋系麦84081品种,病情指数为49.96,随机取样305穗进行详细剖析。先把它按严重度分级标准分成各个严重度的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黑龙江省西北部小麦主产区赤霉病流行情况和气象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制定了适用于该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的小麦赤霉病流行趋势预测初始数学模型:Y=-52648+0495x1+0278x2+0101x3±09711,方程的历史回拟率为875%。通过田间接种试验,获得不同抗性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病穗率、病情指数和小麦产量的相关数据。经回归分析,得到了小麦赤霉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中感型品种(龙麦19):YMS=0024+0781x±6124,中抗型品种(龙87-7953):YMR=-0033+0679x±7502。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1和09847。历史拟合率为889%和857%。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是广大小麦种植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此病在长江流域流行频繁,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威胁。由于长期来缺乏统一的病情分级标准,因而对产量损失率测定的方法和结果也不尽一致,不能正确估计病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情况;此外,在病害病情消长调查时,按全国植保总站暂定的严重度分级标准逐叶统计很不方便。本文根据1981年以来的研究结果提出以株为单位的严重度分级标准,探讨了其危害对产量损失的关系和损失原因,同时列病害防治指标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赤霉病产量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在田间造成小麦赤霉病流行强度不同的小区。作者系统研究了小麦赤霉病所致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及病穗率与病粒率和病情指数问的关系。得到了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的数学关系式。感病品种垦大一号的关系式为:L=I/(0.49 0.018I),抗病品种克旱九号的关系式为:L=I/(0.55 0.018I)(L——产量损失率,I——病情指数)。经济损失方程为:UEL=UY·L·P(UEL——经济损失,UY——667m~2产量,P——小麦单价)。同时得到病穗率与病粒率的经验公式为:G=0.1935E 0.97(G——病粒率,E——病穗率)。病穗率与病情指数的经验公式:克旱九号为I=E/(2.82—0.014E),垦大一号为I=E/(3.31—0.02E)。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损失率测定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在测定由小麦赤霉病造成的产量损失时,因各地所用方法不同,导致同一病情测出的产量损失相差较大,使各地产量损失难以比较。针对这一情况,在江苏江宁做了如下试验: 试验设计 田间调查取样 选用当地推广品种扬麦3号和宁麦3号,在赤霉病病情稳定且症状明显时,大面积调查病穗率,病情指数;另外,各品种在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与病粒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病情普查、不同严重度病穗病粒率测定、田间病粒率调查测算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与病粒率的关系,并建立了由田间病情直接换算病粒率的数学模型,经拟合检验平均误差为0.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比较黄淮麦区15个主栽小麦品种感染赤霉病后产量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趋势,发现赤霉病对小麦产量结构具有一定的负效应。感染赤霉病后,各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及单穗产量均显著下降,受影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单穗产量>千粒重>穗粒数。赤霉病对西农529、航麦302和轮选158单穗产量的影响较大,对偃高168和连麦10号单穗产量的影响较小。各品种染病穗的籽粒加工品质下降明显。筛选出对赤霉病敏感度相对较低、发生赤霉病后籽粒减产及品质下降相对较少的5个品种:偃高168、山农12、保麦2号、航麦302、连麦10号。  相似文献   

8.
9.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与抽穗扬花期气象条件和病粒率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赤霉病在温暖、高湿环境下发病严重。在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中,利用小麦抽穗扬花期气象因子,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即4月上、中旬雨量(x1)、4月中旬雨日数(x2)与当年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Y1)组建回归预测式:Y1=0.913 1+0.093 5x1+2.460 3x2±2.490 9,及时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指数(Y1)、病穗率(x3)与病粒率(Y2)的关系,建立回归预测式:Y2=0.248 2+0.946 9Y1-0.154 1x3±0.344 3,为脱毒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严重度分级方法下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小麦赤霉病为对象,进一步探讨在不同计算方法下7种分级标准所得病情指数的差异及误差。论证了现行病情指数计算方法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病情指数与实际值的误差主要不在于分级方法,是传统的计算方法造成了这种误差。传统计算方法用不同分级标准所得病情指数之间及其与实际病情指数之间有极显著误差。而用改进算法时,不同分级方法所得病情相近,也与实际值相符。  相似文献   

11.
棒头草对小麦产量的损失和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洪进 《杂草科学》1993,(4):15-16,20
棒头草是我县稻茬麦田的恶性杂草之一,低洼麦田及连年稻作麦田受棒头草危害尤为严重。多年来,由于没有科学的防除指标,生产上防除的盲目性较大,不仅花费人工、农药,增加了农本,而且对农田生态环境不利。笔者于1990~1991年进行了麦田棒头草对小麦产量损失率测定试验,初步探讨了棒头草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防除指标。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金沙镇马北村11组,小麦品种为扬麦5号,1990年11月3日播种,等幅人工条播,幅宽与幅距均为0.33米,播种量为8千克/亩。  相似文献   

12.
小麦雪霉叶枯病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引起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0.8%~32.9%,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9.8%,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6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粒重减少11.7%~51.5%,千粒重下降12.1%~18.3%。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在抽穗到扬花期,如果遇到连续阴雨或大雾天气,小麦赤霉病就会大发生。防治小麦赤霉病,要抓住最佳时机。一般来说,最佳防治时机就在抽穗至扬花初期。1观察发病症状小麦各生育期都可被赤霉病菌感染,引起苗腐、秆腐和穗腐等症状,最常见的是穗腐,常表现为整穗或半穗或小穗腐。穗腐症状主要是病菌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浸入,从灌浆至乳熟期显现虫症状。初期表现为小穗颖壳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散到整个小穗,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  相似文献   

14.
日本看麦娘对小麦产量的损失和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长期使用绿麦隆等除草剂,致使杂草的耐药性和抗药性增强,田间杂草种群亦发生了变化。在我省一些地区原来属于次等地位的日本看麦娘上升为主要优势种杂草,危害日趋严重。为了科学地管理和控制杂草,克服防除工作上的盲目性,提高防除技术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我们于1990~1991年在江宁县进行了田间日本看麦娘对小麦产量损失率测定试验,初步探讨了当地日本看麦娘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防除阈值模型。  相似文献   

15.
野燕麦在内蒙古察右中旗年发生面积达2.67万hm2左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野燕麦不同发生密度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制定防除指标及防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野燕麦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1试验设计及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在察右中旗三道沟乡口子村和广昌隆乡东油房村进行。试验田土地平整、肥力均匀,历年野燕麦发生严重,密度高达500株/m2以上。1.2试验设计于野燕麦苗期(小麦三叶至拔节前)人为控制野燕麦密度,拔除多余的野燕密度50株/m2,③100株/m2,④150株…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其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会影响人畜健康.目前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为寻找最适杀菌剂,给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使用戊唑醇(98%)、爱可(含戊唑醇10%、烯肟菌胺10%)、甲基硫菌灵(97.5%)、喜多金(含吡唑醚菌酯23.7%、氟环唑14.3%)、多菌灵(98.5%)、盈彩(25%吡唑醚菌酯)等6种杀菌剂来防治小麦赤霉病;同时,调查了6种杀菌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农药.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喜多金增产效果极显著,增产12.1%;多菌灵对小麦有极显著减产作用,减产14.7%.  相似文献   

17.
小麦赤霉病是合川市一种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的小麦病害。据调查 ,在中度流行年份 ,病穗率30%~50% ,减产5%~20% ;大流行年份 ,病穗率可达50% ,减产20%~40%。赤霉病不仅使小麦减产 ,而且有毒性 ,会严重降低小麦品质。人食病麦后 ,四肢无力、头昏、腹胀、腹泻、呕吐。牲畜吃了 ,食欲减退、腹泻 ,严重的会中毒死亡。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全生育期病害 ,能引起种、苗、秆、穗的腐败。穗腐危害性最大 ,其次是秆腐 ,苗腐只在个别情况下发生。病穗呈枯黄色 ,在病部出现一层粉红色胶状物 ,叶片、叶鞘呈灰白色。病穗子粒干秕、皱缩、丧失…  相似文献   

18.
小麦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对现有的小麦白粉病田间病情调查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在小麦成株期采用以茎为单位记载发病严重度,用病茎率和茎指代表病情的方法为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小麦赤霉病病情资料标准化处理,避免伪相关预报因子影响预报效果,充分利用病穗率资料信息,限制其误差对预报方程造成过大偏离。提高了原预报方程的稳健性。做到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逐步修正。并使赤霉病预报、小麦齐穗期预报和天气预报相结合,综合分析,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d(Sch w.)Petch)是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常发性病害,我区属零星发生,病穗率一般0.4%左右。近年来由于小麦栽培水平提高,种植密度增大,水肥充足,尤其在小麦抽穗、灌浆期多雨,1985年小麦赤霉病大暴发,大田病穗率7.6%,部分地块高达54%,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为指导赤霉病病穗的田间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