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统豆制品加工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大豆加工尤其是油脂产业对大豆进口的依存度较高。2012年进口大豆达到5838万吨,而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280万吨左右;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用于油脂加工业,这是因为美国、巴西等国生产的大豆基本都是油料豆,其含油量平均约比国内大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改革与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遥 《大豆科学》2018,(1):126-130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陷入种植面积连年减少、产量大幅下降,产业逐渐萎缩的困境。大豆产业安全与否,事关中国农业物种、农业耕地及国民食品三大安全问题。《黑龙江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扩大水稻、大豆种植,减少玉米种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针",这是贯彻中央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版。搞好黑龙江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非转基因大豆民族产业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安全。自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后,黑龙江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缩减玉米种植,扩大大豆、水稻种植面积,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趋势得到遏制,2016年大豆播种面积为312.5万hm~2,比2015年增加72.4万hm~2,增长30.2%,但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为此,建议应采取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确保我省大豆产量、质量和种植面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豆农种豆积极性;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提升我省大豆产业整体效益;调整贸易政策,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发展空间等措施,以此确保我省大豆产业安全、振兴。  相似文献   

3.
基于贸易视角的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大豆出口贸易量极低,而进口贸易量在较高水平的基础上仍不断攀升,且进口贸易被跨国公司控制,这样的贸易现状对大豆产业安全造成了影响。通过设置大豆产业安全状态的警限范围,计算大豆产业安全指标值到安全状态的映射值,最终得出大豆产业安全度综合指数的方法对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大豆产业安全一直处于"危机"状态,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大豆生产量与消费量、出口量与进口量相差悬殊,并且其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4.
崔宁波  刘望 《大豆科学》2019,38(4):629-634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时隔17年再次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并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大豆是中国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中美贸易摩擦给国内外大豆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世界大豆贸易流向出现显著变化,对中国的大豆进口多元化布局、大豆生产布局和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带来较大冲击。因此,如何应对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变化对我国大豆产业所造成的风险尤为重要。首先,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其次,认清我国大豆产业链发展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支持大豆主产区转型升级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最后,提高饲用豆粕有效利用率,大力增强饲料技术创新,通过进口杂粕、菜粕等代替豆粕,降低大豆进口依赖。  相似文献   

5.
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严重挑战.为了给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每年能准确地进行大豆产量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豆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综合聚类指标选择气象相似年型,再根据相似年的产量变化确定预报年的产量气象影响指数,建立全国大豆单产动态预报模型.通过对1995-2004年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5月31日、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和9月30日大豆产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7.0%、93.8%、94.9%、93.7%、95.1%,实现了大豆产量的连续、动态、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世界大豆发展史,我们曾有过非常辉煌的一页,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是世界上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大豆产业为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迅猛  相似文献   

7.
江雁 《大豆科技》2007,(3):50-50
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筹备和协调之后,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的组建终于尘埃落定。2007年1月6日,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筹备成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2010年度大豆产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伟 《大豆科技》2010,(1):44-46
12009年大豆产业的特点与问题1.1面积和产量减少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之后,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受挫。据估计,2009年播种面积约为1.3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 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振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居第四位。然而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大豆总产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世界第一位,滑坡到现在的世界第四,同时也由大豆第一出口国变成第一进口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依赖进口的危机。本文在整理1961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数据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危机及如何在危机中发展大豆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豆产业加入WTO后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简称 )问题双边协议的签订 ,中国加入WTO在即。加入WTO后 ,从短期看 ,会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冲击影响。这种影响是 ,国外大豆大量涌入 ,因其质高价低 ,其中尤为价格下调空间较大。我们大豆目前在质量上还不能与之抗衡 ,加上尽管近年来我省大豆保护价已连续几次下调 ,但目前国内市场大豆价格仍高于进口大豆价格 ,造成我们大豆在国内外大豆激烈竞争 ,这将直接影响我们大豆生产、出口、和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加入WTO后 ,也改变了现有大豆在国内流通格局 ,以“南进北出”为特征的大豆流通格…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江连洲教授主持完成的"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喜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党和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科技》2009,(4):30-30
2009年7月18日,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发起,来自国内大豆产业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十九家单位参加的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哈尔滨华旗饭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振兴黑龙江大豆产业,维护产业安全,需要建立非转基因保护机制;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构建产业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吴海英  张明荣 《杂粮作物》2009,29(5):358-360
1四川大豆需求现状 中国大豆缺口量很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主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呈逐年剧增趋势,至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已达到3413万t。据美国农业部在2006年2月份的长期趋势展望报告中预测,十年之后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增加到5720万t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大豆资源发展我国的大豆加工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原产我国 ,近两个世纪才远播全球 ,它富有的营养为举世瞩目。不仅如此 ,近几十年来科学地证明了大豆还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大豆含蛋白质 3 5 %~ 3 8% ,是农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作物。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对 160 2 8份我国大豆品种的分析 ,蛋白质含量在40 %~ 45 %的占所检品种总数的 49 3 % ,含量在 45 %~ 48%的占 3 2 7% ,二者合计共占 82 % ( 12 15 0份 )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 5 5 15 %。可见 ,把大豆作为大众的蛋白质营养源的潜力很大 ,其平均蛋白质含量比一般谷物高 2~ 4倍或更多。牛奶蛋白质含量为 3 % …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启动了公益性大豆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两个专项集中了国内从事大豆产业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配合“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的实施,《大豆通报》特设立“技术体系专栏”,以便及时刊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技术指导意见和行业科技专项的最新成果,为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的深入和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服务。 希望参与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行业科技和科技入户工程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及时反映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交流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入户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实现“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进村入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借鉴大豆主产国经验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已有五千多年种植史.改革开放前,我国大豆产量和出口量雄居世界首位,但从1996年开始,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且进口量连年递增,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简述了我国大豆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转变的原因,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中华民族健康的战略高度思考,深入分析,指出了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危害,并对大豆主产国在发展大豆产业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创新栽培和田间管理方法,调整大豆产业布局使大豆产供销精深加工集中区域化,扩大花生菜籽及其它油料作物种植替代进口大豆,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促进大豆产业快速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五一"假期很多农村学生往往回乡探亲度假,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每年组织招募回乡探亲度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各自的村庄对大豆农户进行当年的大豆种植意愿调查。今年我们又组织招募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学生于4月28日至5月2日回村期间进行了2013年大豆农户大豆种植意愿调查。与往年一样,在调查前对参加调查的学生进行了培训,其中部分学生参加过去年的大豆调查。本次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3份,调查范围基本上散布在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区。来自一线的农户调查结果反映了黑龙江大豆农户从事今年大豆生产的心态和可能行为,提供给有关部门掌握基层动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