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青岛太平角(36°02′N,120°21′E)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进行了为期1年(2010年5月-2011年4月)逐月的定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采集到大型海藻3门36种,其中红藻门16属19种,占52.8%;褐藻门7属10种,占27.8%;绿藻门5属7种,占19.4%。2.青岛太平角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中红藻种类最多,褐藻其次,绿藻最少。3.青岛太平角潮间带群落中大型海藻的种类组成和藻总量(株)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海藻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大,秋冬季节其次,夏季海藻种类和数量最少。4.孔石莼、鼠尾藻和珊瑚藻为青岛太平角岩相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最常见种。5.青岛夏季绿潮藻种浒苔是由其他海域漂流而来,且较其他藻种更适应夏季较高水温,使其短时间内迅速生长。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8月~2005年4月对青岛岩相潮间带的2个断面(二浴东和小青岛)逐月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调查,共采集到了9门74种大型底栖动物。初步分析结果显示,2个断面的生物量接近,分别为3498.80和3512.00g·m^-2(湿重),但栖息密度有明显差别,分别为2620.44和1552ind·m^-2中潮带的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远大于低潮带;贻贝(Mytilus edulis)作为绝对优势种主导着2个断面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分布特征。此次调查的2个断面的多样性指数均不高,小青岛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高于二浴东。  相似文献   

3.
为发展浙江岛礁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系统(IMTA),对浙江嵊泗枸杞岛贻贝(Mytilus edulis)人工养殖筏架区大型海藻分布群落结构与下三横山岛潮间带自然岩礁区大型海藻分布群落应用物种多样性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显示:1)枸杞岛人工养殖筏架区共有大型海藻42种分布生长,其中红藻门28种,绿藻门8种,褐藻门6种;下三横山岛自然岩礁区共有大型海藻15种分布生长,其中红藻门9种,绿藻门4种,褐藻门2种,表明两处大型海藻群落构成均以红藻为主,绿藻次之,褐藻种类最少。2)下三横山岛和枸杞岛人工养殖筏架区大型海藻群落香农-威纳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E)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09、0.46、0.65和2.04、1.45、0.63。3)枸杞岛为贝类人工养殖筏架,且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其大型海藻种数更多,表明贝类人工养殖筏架可以作为大型海藻人工养殖固着基质。冗余分析(RDA)发现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螺旋硬毛藻(Chaetomorpha spiralis Okamura)、密毛沙菜(Hypnea boergesenii Tanaka)、麻...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潮间带主要经济海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4′—27°20′之间。海岸线北起福鼎县沙埕的虎头鼻,南至诏安县洋林的铁炉岗,全长3051公里。岛屿星罗棋布,面积在500米~2以上的有1404个,海岛岸线全长2119.8公里。本省属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15—21℃,近岸水温年平均19.4—21.2℃。沿岸水域盐度年平均值为26.91‰,河口  相似文献   

5.
大型海藻碳汇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海藻光合作用是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来源之一,是海洋碳循环中关键的一环。大型海藻可通过光合作用有效地吸收海水中溶解的无机碳以及大气中的CO2,将其转化为有机碳并释放O2,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支持生态系统外,还以有机物的形式埋藏在沉积物中,进而形成碳的汇。大型海藻的养殖和增殖对CO2的减排、减缓海洋酸化、扩增海洋碳汇效应以及缓解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大型海藻碳汇机理、潜力以及大型海藻碳汇能力的扩增途径进行了综述,为大型海藻碳汇效应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调查了青岛近海潮间带生物体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研究表明,青岛近海潮间带调查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生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具有偏好性,长牡蛎中Cu及Zn的含量最高,锈凹螺中Pb、As、Hg及Cr含量最高,史氏背尖贝中Cd的含量最高;单因子污染指数发现青岛近海潮间带生物体中Cu、Pb、Zn、Cd及Cr处于正常背景水平,而Hg及As在个别站位采集的生物出现轻污染、污染或者重污染情况,尤其是As;同其他海区同物种或者近缘物种比较发现,砷的含量要高于其他海区,其他重金属含量偏低或者相近。  相似文献   

7.
大型海藻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不与粮争地,对其他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没有影响,已成为新的生物质能源而广为研究。与传统的生物质能量原料相比,利用大型海藻生物质能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世界各国利用大型海藻发酵制取沼气、乙醇等生物燃料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大型海藻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利用鼠尾藻发酵制取乙醇,目前最高产率可达干重的3%。目前,将组成复杂的生物质高效地降解以及发酵参数的控制,是大型海藻发酵生产生物乙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我国大型海藻的栽培和养殖技术在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发展大型海藻生物质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文磊  徐燕  纪德华  谢潮添 《水产学报》2023,47(11):119104-119104
大型海藻栽培业是全球最活跃的渔业产业之一,近二十年增幅是整体渔业增幅的两倍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中,中国大型海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9%,海带、紫菜、裙带菜、龙须菜以及羊栖菜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业的“芯片”和整个产业链的源头,大型海藻产量99%来自人工栽培,这更体现了新品种对产业的贡献度和重要性。但目前经过审定的大型海藻新品种仅有24个,约占海水养殖新品种的18%,与其产量占比并不匹配。为此,本文介绍了大型海藻产业的特点、近60年育种技术进展和育种成果,并针对大型海藻育种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大型海藻育种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9年3月的大潮期间对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0种,其中腔肠动物3种,多毛类11种,软体动物45种,甲壳类19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5307.06g/m2,总平均丰度为2323.20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及丰度居首位。渔山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Man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1.421~2.417、0.497~0.624、1.396~3.223和0.484~0.648,平均值为2.052、0.577、2.477和0.590。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无干扰或轻度干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日本对大型海藻发酵生产乙醇的技术研究概况。发酵过程为首先使用纤维素分解酶分解大型藻类,使之成为游离单细胞状态,作为发酵的糖原,然后加入3.5%的NaCl,发酵菌种为乳酸菌和酵母菌。东京水产振兴会计划到2013年,利用养殖的马尾藻属藻类,年生产乙醇400万t。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6月,选择胶州湾口近海作为研究海区,在栈桥、湛山湾和石老人3个站位每月取样两次,每次退潮后,在潮间带固定地点采集底质样品,分别测定样品中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同步观测海水温度、海水密度和pH值。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春季海水水温上升较快,海水密度和pH比较稳定。栈桥取样点底质中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8、0·47、0·34和0·16μg/g。湛山湾取样点底质中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波动较小,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2、0·56、0·36和0·45μg/g。石老人海水浴场底质中的叶绿素含量最低,波动较大,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8、0·20和0·29μg/g。  相似文献   

12.
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讨论了大亚湾主要经济类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甲壳类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最高、头足类的含量次之、鱼类的含量最低.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锌(Zn)>铜(Cu)>铅(Pb)≈砷(As)>镉(Cd)>汞(Hg).大亚湾海域经济类海洋生物对Cu和Zn的富集能力最高,对As的富集能力最低.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值.潜在危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Cd、Pb和Hg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Cu的潜在危害性很低.  相似文献   

13.
于2012年3月至8月对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海水中的Cd、Pb、Cu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神堂贝类养殖区5个站位海水中的Cd含量变化范围在0.104~1.525μg/L之间,Pb含量变化范围在0.120~4.905μg/L之间,Cu含量在0.764~8.429μg/L之间,3种重金属含量符合海水Ⅰ类水质和Ⅱ类水质标准。从重金属污染指数来看,所有调查站位在2012年春季和夏季Pi平均值均小于1,范围在0.209~0.499之间,夏季比春季稍高,说明大神堂贝类养殖区水质状况良好,适合养殖底栖贝类。2012年春季重金属污染指数平均值排序为:Cd>Cu>Pb,夏季为:Cu>Cd>Pb。  相似文献   

14.
华南沿海牡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风险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的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的监测数据,对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Cd、Cu、Pb、As、Hg和Zn的膳食暴露量,对牡蛎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牡蛎样品中Cu、Zn、Cd的含量较高,其值分别为92.0、268、1.32 mg/kg(湿重,下同);Hg、As、Pb的含量低,其值分别为9.21、0.11、0.26 mg/kg。不同海域、不同养殖季节的牡蛎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调查海域牡蛎产品中Cu、Zn、Pb、Hg、As的含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Cd的含量超过产品限量标准值。由于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牡蛎产品Zn的含量高、Cd的含量低,Zn的可利用性阻止对Cd的吸收,牡蛎产品中的Cd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每周食用适量的牡蛎,重金属的膳食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处于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江苏南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了解江苏近岸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2014年5月、8月、10月和2015年3月在江苏南部潮间带5个断面15个站位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布设高潮区、中潮区和低潮区研究了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及时空变化。共采集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64种,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根据摄食功能将大型底栖动物分为肉食者、杂食者、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和植食者5个功能群。各功能群物种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肉食者、杂食者、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和植食者。各功能群生物密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和植食者。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在季节间和断面间的差异不显著(P> 0. 05),在潮区间的差异显著(P <0. 01)。浮游生物食者平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其它功能摄食类群,为55. 23 g·m-2,占总生物量的83. 41%;其次是杂食者,平均生物量为4. 34 g·m-2;碎屑食者最低,平均生物量为0. 20 g·m-2。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在季节间和断面间的差异不显著(P> 0. 05),在潮区间的差异显著(P <0. 01)。肉食者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其次是浮游生物食者。潮区分布上,3种多样性指数均是中潮区最高,高、低潮区较低。以上结果表明:浮游生物食者和肉食者是组成江苏近岸海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功能群,各功能群中浮游生物食者的生物量占比远高于其它几个功能群,其中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平均生物量超过总生物量10%,分别为17%和55%。  相似文献   

16.
潮间带滩涂颗粒有机碎屑生物组成及其游离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福宁湾潮间带滩涂表层粉砂质粘土海泥中含有丰富的颗粒有机碎屑和粉砂颗粒。有机碎屑颗粒大小悬殊,其长径5.3~95.0μm,平均46.08±27.52μm。粉砂颗粒粒径4.0~37.0μm,平均17.18±9.63μm。具有生物群落的颗粒有机碎屑包含拟铃虫(细弱拟铃虫、圆钝拟铃虫、肿状拟铃虫、百乐拟铃虫和妥肯丁拟铃虫)、底栖硅藻(圆筛藻、斜纹藻、布纹藻、舟形藻、斑条藻、卵形藻、菱形藻和筒柱藻)和细菌(微球菌密度7.728×109个细胞/g~13.136×109个细胞/g),偶见许水蚤卵粒和海洋线虫。应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颗粒有机碎屑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其总量为385.3~569.7μmol/kg,平均473.24±62.40μmol/kg。15种游离氨基酸中以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其百分组成分别为16.41%、15.95%、13.32%、7.29%、6.96%和6.91%。研究结果表明,在潮间带滩涂形成了颗粒有机碎屑、细菌(微球菌)、微型硅藻、原生动物(拟铃虫)和大弹涂鱼的食物链营养关系。  相似文献   

17.
  1. Intertidal macroalgal communities are economically and ecologically important and, with a likely increase in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there is need to evaluate and monitor these diverse habitats. Efforts to conserve and sustainably manage these habitats must be underpinned by accurate,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The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compared with satellites and aircraft,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weight sensors, provides researchers with a valuable set of tools to research intertidal macroalgal communities.
  2. The ability of multispectral sensors, mounted on a satellite, an aircraft, and a UAV, to identify and accurately map the intertidal brown fucoid Ascophyllum nodosum (Fucales, Ochrophyta) at a site with a low species diversity of macroalgae were compared.
  3. Visual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satellite imagery was too coarse to map intertidal macroalgae as it could not capture the fin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macroalgal community. High‐resolution RGB (colour) imagery, taken during the aircraft and UAV surveys, was used to collect training and reference data through the visual identification and digital delineation of species. Classe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level of taxonomic detail that could be observ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taxonomic detail observed in the UAV imagery over the aircraft imagery. Data from both were used to train a maximum‐likelihood classifier (MLC).
  4. The UAV imagery was able to more accurately classify a distinct A. nodosum class, along with other macroalgal and substratum classes (overall accuracy, OA, 92%), than the aerial imagery, which could only identify a lower taxonomic resolution of mixed A. nodosum and fucoid class, achieving a lower OA (78.9%).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in a coastal site with low macroalgal species diversity, and despite the spectral similarity of macroalgal species, UAV‐mounted multispectral sensors proved the most accurate for focused assessments of individual canopy‐forming species.
  相似文献   

18.
浙江沿岸岛礁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成业  徐衡  邹莉  李良  水柏年 《水产学报》2015,39(8):1144-1154
为研究浙江岛礁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2009年春季 (4月)和秋季(10月)对浙江沿岸8个采样点的软体动物开展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27种,隶属3纲11目16科22属。软体动物群落以亚热带种为主,共13种,其次为广温广布种和温带种,分别有12种和2种。春季生物量和栖息密度(156.15 g/m2,83.47 个/ m2)均高于秋季(88.04 g/m2,63.05 个/m2)。春季优势种有疣荔枝螺、渔舟蜒螺、青蚶、齿纹蜒螺及隔贻贝等,而秋季有疣荔枝螺、单齿螺、青蚶、渔舟蜒螺、条纹隔贻贝及锈凹螺等,优势种春、秋季节变化明显。各采样点Shannon-Winner指数(H')值介于1.13~2.77,均值为1.85;Pielou均匀度指数(J')值介于0.33~0.77,均值为0.64;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介于0.80~2.02,均值为1.27。运用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分析,发现春、秋季软体动物群落在地域空间上均可分为3个组,采用SIMPER分析发现组内各采样点间的平均相似率均高于37%,组间的平均相异率均高于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