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至关重要,是构成机体内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人们发现中性粒细胞除了经典的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原微生物、释放嗜天青颗粒及产生并分泌抑菌杀菌物质外,还具有抵抗微生物入侵的新机制--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该机制主要通过活性氧和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等影响因子刺激中性粒细胞形成以DNA为骨架的网状结构,内含有多种蛋白酶,能非特异性捕获杀伤病原体,还能在机体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作者就NETs的形成、影响因素及与病原、疾病的相互关系作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几年前才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先天免疫防御机制,目前NETs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当缺乏有效抗衡调节时,它又能损伤组织、引发自身免疫等疾病。本试验为了研究作为酮病奶牛高酮血症的主要成分之一的乙酰乙酸(ACAC)对NETs表达量的影响,体外添加不同浓度ACAC处理中性粒细胞,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定性评价NETs的生成;采用PicoGreen~dsDNA染料定量检测细胞上清游离DNA和Western blot反映NETs生成量。结果显示,高ACAC组产生NETs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0.05),表明高ACAC可以体外成功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NETs。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吞噬细胞,在免疫防御中起核心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Ts)的发现使中性粒细胞再次成为研究热点。NETs通过其内含的抗菌肽和诸多的酶系统进行捕获、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NETs参与炎症和多种自身免疫调节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就NETs的形成机制以及NETs的宿主防御作用展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旨在探究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的核酸酶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采用平板培养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琼脂扩散法观察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降解λDNA的活性,同时,分析不同温度、pH和金属离子对胞外产物核酸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胞外产物对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猪霍乱沙门菌胞外产物具有降解λDNA的DNA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固有免疫细胞在外源物质刺激后向细胞胞外环境释放由染色质DNA和多种胞内颗粒蛋白组成的纤维样网状物质,称为胞外诱捕网(extracellular traps,ETs).ETs是一种新型的宿主防御机制,能够捕获或杀灭病原菌,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扩散,从而使机体免受感染.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引发的疾病是全球广...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探究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核酸酶抑制剂ATA阻断DNase酶活性条件下)对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活性氧生成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物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减少活性氧生成,促进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的表达,降低IL-4的表达,对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能够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免疫逃避机制等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反应机制。为了探究孕酮是否与猪PMN NETs形成相关,本研究通过分离母猪外周血获得PMN,与不同质量浓度孕酮(10,20,40μg/L)共孵育2 h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ETs的形成;运用picoGreen~?试剂盒定量分析NETs的释放水平;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分析细胞外LDH活性。结果表明,孕酮可以显著诱导以DNA为骨架,装饰有PMN弹性蛋白(neutrophil elastase,NE)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等蛋白颗粒的NETs形成,NETs形成与孕酮诱导剂量以及孵育时间呈正相关,且孕酮诱导猪PMN释放NETs的过程中,细胞外LDH活性无改变。本研究为有关雌性生殖激素参与调节母猪免疫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和联合脂多糖(LPS)刺激对肺脏募集中性粒细胞(Neu)的影响, 以及猪肺微血管内皮细胞(MVEC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取约10日龄仔猪的肺脏组织, 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 分离培养原代MVECs,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Neu; 以PRRSV HN株或PRRSV-LPS刺激Neu和MVECs后, 将Neu加入培养MVECs的培养板, 孵育1 h, 4%多聚甲醛固定, 瑞氏染色, 观察并计数分析各组黏附的Neu数量;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VECs对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 采用虎红溶液染色法测定分析P-选择素和E-选择素抗体封闭MVECs时, PRRSV HN株或PRRSV-LPS刺激对Neu黏附于MVECs数量的影响。【结果】 分离培养的MVECs呈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 阳性率约为92%;PRRSV HN株刺激18 h, 黏附于MVECs的Neu数量显著增加(P<0.05);PRRSV-LPS联合刺激时, 黏附的Neu数量显著多于LPS单独刺激(P<0.05);PRRSV或PRRSV-LPS刺激Neu和MVECs二者时, 黏附Neu数量的增加比单独刺激MVECs或Neu更明显;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MVECs强阳性表达P-选择素和E-选择素; 用P-选择素和E-选择素抗体封闭MVECs时, PRRSV或PRRSV-LPS刺激诱导的Neu黏附增加呈不同程度下降, E-选择素封闭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RRSV感染能促进Neu与MVECs黏附, 亦能增加后继LPS刺激时黏附的Neu数量, MVECs表达的E-选择素是介导PRRSV致Neu黏附增加的重要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羊口疮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囊膜蛋白是Orf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其机理主要是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创造一系列条件,同时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强了病毒的毒力。当病毒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粒子,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但主要以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宿主对病毒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病毒也会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形成一种免疫逃避机制,通过该机制来躲避宿主免疫细胞对病毒粒子的捕获和清除,为病毒粒子在宿主体内的增殖、成熟及增强病毒毒力创造了各种条件。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羊口疮病毒与宿主互作的研究,阐述了OrfV囊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和OrfV的其他一些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以期为羊口疮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疫苗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一种全球分布的α冠状病毒,能引起仔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一旦暴发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病毒感染期间,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IFN-Ⅰ)是先天性抗病毒反应的关键介质。大多数冠状病毒通过限制IFN的产生和IFN应答的激活而产生一些策略以规避IFN应答。然而,PEDV颉颃IFN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猪感染PEDV后,机体的先天免疫不能有效抵抗PEDV的侵害,PEDV通过限制或阻断IFN的功能和隐藏自身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两种途径逃逸宿主先天免疫。在此过程中,PEDV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及一些蛋白酶起到了关键作用,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能抑制IFN-Ⅰ的产生,协助病毒逃避机体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木瓜样蛋白酶通过去泛素化酶活性阻断天然免疫信号通路,PEDV也可通过阻断双链核糖核酸(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导IFN-Ⅰ的产生,以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这些研究为深入了解IFN在PED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PEDV逃避IFN抗病毒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先天性免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PEDV的防治及PED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多形核白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与乳腺免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 leukocytes,PMN)在奶牛乳腺防御病原菌感染中充当首要防线,而PMN的凋亡在解除奶牛乳腺的炎性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作者综述了PMN凋亡的分子调控及其在奶牛乳腺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Avian鸡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弱毒免疫和强毒感染时发生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IBDV弱毒免疫能获得高滴度的血清IB-DV抗体。未免疫肉鸡感染IBDV强毒后会引起免疫功能抑制。IBDV攻毒后,肉鸡血浆皮质酮、cGMP升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白介素-2活性明显降低。IBDV弱毒免疫肉鸡遭受IBDV强毒感染后,血浆cAMP和cGMP同时升高并呈现高阈平衡。IBDV攻毒前后,肉鸡血浆ACTH、皮质酮和免疫功能指标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外来病原入侵后,肉鸡垂体-肾上腺轴可调节免疫功能,主要是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生物活性及主要蛋白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清学分型的基础上制备了23 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 株温和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分析这些菌株的溶血活性、蛋白酶解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上述3 种生物学活性与菌株血清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SDS PAGE分析显示,胞外产物的SDS PAGE图谱主要包括35 ku,45 ku,53 ku 3个主要蛋白质条带。有别于此前的多数报道,35 ku的蛋白质条带为多数菌株(22/24)所共有。根据凝胶上主要蛋白条带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可初步将其中的18 株细菌分为3 个胞外产物ECPs蛋白型,该ECPs蛋白型显示与血清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经蛋白酶K消化处理的ECPs,银染可见脂多糖(LPSs)的典型O 糖侧链结构,显示脂多糖是组成粗制ECPs的重要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鹿角盘(DHAB)水提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用药剂量,试验利用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d))联合黄体酮(5.0 mg/(kg·d))对SD大鼠进行肌内注射建立乳腺增生模型。试验共分7个组,每组10只大鼠,分别为空白组、乳腺增生症(HMG)模型组、阳性药三苯氧胺组(0.036 mg/(kg·d))、鹿角盘水提物4个剂量组(高剂量,2.625 g/(kg·d);中高剂量,1.575 g/(kg·d);中低剂量,1.05 g/(kg·d);低剂量,0.63g/(kg·d))。按组别连续灌胃45 d,每周固定时间测定大鼠乳头直径、高度及体重。试验结束后采血取样,称量大鼠胸腺、脾脏、子宫和卵巢质量,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学切片、HE染色,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及孕酮(P)的含量。结果表明,使用不同剂量鹿角盘水提物均能减小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高度,提高胸腺、脾脏指数,降低子宫指数,减轻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和分泌物,降低血清E2含量,升高血清P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1;P < 0.05))。综合试验结果,鹿角盘水提物对乳腺增生大鼠有治疗作用,效果显著,且以中高剂量组变化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血清中E2、P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NO)既是妊娠期母体和胎儿体内平衡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促进母体心血管变化、胎儿发育和生长以及适应宫内外生活的重要物质。精氨酸(Arg)与高精氨酸(h-Arg)是一对同源氨基酸,h-Arg是非必需的阳离子氨基酸,其可能由赖氨酸分解代谢或其前体Arg的氨基转移合成。它们均为NO的前体物质,对孕体具有相似的功能。在母猪妊娠期补饲Arg或h-Arg,能够增加孕体NO的含量。NO通过调控激素、血管的生成与增加养分供给等增加胚胎附植、减少胚胎死亡、增强胎儿发育,进而改善胎儿宫内发育受限(IUGR)与母猪繁殖性能。随着妊娠的进行,孕体氧化代谢增加,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Arg或h-Arg代谢产生的NO通过上调Nrf2通路刺激谷胱甘肽(GSH)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孕体抗氧化能力,保证孕体与胎儿的健康发育。作者针对母猪妊娠期补充Arg或h-Arg,通过其代谢产物NO改善母猪IUGR、提高繁殖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与可能存在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Arg与h-Arg在妊娠母猪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