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水产养殖》2012,(11):42-42
2012年9月14日,从福建泉州检验检疫局获悉,由台湾水产种苗协会提供的1kg、约120万颗龙胆石斑鱼受精卵12日从福建泉州石井口岸登陆,这也是大陆首次引进台湾龙胆石斑鱼受精卵。此次,大陆和台湾还首次采用室内水泥池育苗繁殖技术并孵化成功,两岸水产繁殖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由于天然种苗不足,人工育苗技术日显关键和重要。文章根据国内外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石斑鱼的繁殖生物学、人工繁殖、早期发育、人工育苗技术及种苗生产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5.饵料投喂策略初孵仔鱼→3天仔鱼(投放益生菌1毫克/升、投喂小球藻30万个/毫升、S型轮虫2个/毫升)→8天仔鱼营养强化(投喂S型或L型轮虫3个/毫升)→18天仔鱼(投喂卤虫或桡足类无节幼体0.5个/毫升)→28天稚鱼(停喂藻类和轮虫、投喂小卤虫或桡足类1个/毫升)→38天稚鱼(投喂卤虫或桡足类成体2个/毫升)→40天幼鱼(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为幼鱼体重的5%~8%)。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2012,(11):53-54
野生贝类法螺人工育苗有望变成现实。由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承担、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发中心、三亚纨美海洋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三亚海钰珍珠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的法螺人工繁育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平均体重为1.8kg的5-6龄育石斑鱼亲鱼,经强化培育,雄性亲鱼的促熟培育,性腺促熟,人工催产等措施,获受精卵320万粒,受精卵的卵化时间为26h,卵化率为80.7%,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为:牡蛎受精卵或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经41d培育,育出平均全长为3.79cm的幼鱼19万尾,培育成活率为7.3%,通过试验取得了一套可行的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石斑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斑鱼(Epinephalus)属鲈形目能科,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水性鱼类,在中国近海有31种,其中,南海有30种,东海8~9种,黄渤海仅1种。目前我国大陆沿海养殖的种类主要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等。  相似文献   

7.
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具有经济价值高、生长速度快和低温耐受性强等特点,是东北亚温带海域理想的网箱养殖品种之一,已成为中、日、韩三国海水鱼类繁育研究的热点。由于存在雄鱼性成熟年龄高、人工驯养条件下难以实现自然产卵和初孵仔鱼弱小等难题,其稳定和高效的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本文综述了七带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现状,重点总结日本近20年在亲鱼繁殖、仔稚鱼培育和苗种中间培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旨为中国七带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纹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使用外源激素诱导法所得的云纹石斑(Epinephelus moara)雄鱼和雌鱼作为试验用鱼。亲鱼经营养强化后,进行人工催产和采卵授精,受精率达68.5%~83.2%。研究结果表明:该鱼受精卵在水温20~22℃、盐度28~31‰、pH 7.9~8.0的外界水环境下,44 h后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76%~91%;初孵仔鱼经56d培育,完全变态成为幼鱼。在试验中收集到人工授精上浮好卵(受精24 h后)9.6 kg,共获体长>3 cm的云纹石斑鱼苗23万尾,成活率为1.5%。研究结果将为云纹石斑鱼在我国大规模人工繁育提供数据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代渔业信息》2010,(9):29-30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邀请有关专家,对该所和青岛通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石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0.
市场关注度日益提升近年来,在石金钱、鳄鱼龟等大众龟类价格起伏不定的时候,一直默默无闻其貌不扬的平胸龟市场价格却稳中有升,让行业人士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关注度日益提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平胸龟,以本地野生平胸龟、非法走私入境的外国种平胸龟为主,主要流向各大花鸟市场、农贸集市,贩卖给龟爱好者玩赏,部分流向高档酒店、餐馆作佳肴珍品供消费者享用。由于平胸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日常交易多为暗地操作,加上外国种平胸龟的体征明显不如本地平胸龟,玩赏价值较低,食用价值也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 kaara)隶属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俗称红斑、鲙鱼,是一种名贵的岛礁性经济鱼类,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以及印度、日本和朝鲜沿岸。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2.
青石斑鱼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属鲈形目,鲈(鱼旨)科,石斑鱼属,俗称青斑、青鳍、泥斑、石斑鱼.为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青石斑鱼营养价值极高,据研究分析,它的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类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滋味氨基酸,因而味道特别鲜美,为上等海产名贵鱼类之一,其活鱼畅销于港、澳等地.近几年,人工养殖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3.
青石斑鱼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属鲈形目,(鱼旨)科,石斑鱼属,俗称青斑、青鳍、泥斑、石斑鱼。为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其中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青石斑鱼营养价值极高,据研究分析,它的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类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滋味氨基酸,因而味道特别鲜美,为上等海产名贵鱼类之一,其活鱼畅  相似文献   

14.
玛拉巴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俗称青斑、黑点青斑、过鱼,隶属于鲈形目、石斑鱼属,是我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养殖最多的一种石斑鱼。玛拉巴石斑鱼体型颜色与点带石斑鱼十分接近,两者最容易混淆。与点带石斑鱼不同的是,玛拉巴石斑鱼前鳃盖的下角无膨大的棘齿,头及身体的  相似文献   

15.
(2)轮虫、蒙古裸腹蚤的培养:培养池为常用水泥池,24小时连续充气,充气量以轮虫、蒙古裸腹蚤不因缺氧而浮于水面为宜。每天投喂适量酵母和小球藻液,轮虫培养每天投喂酵母量为0.005克/万个,分4~6次投喂;蒙古裸腹蚤投喂酵母量为1~2毫克/升,分3次投喂;每天换水20%,换水后添加小球  相似文献   

16.
黄鳝属水产名优养殖品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开始养殖黄鳝,但目前黄鳝的人工繁育技术仍不成熟,无法大量提供适于开展养殖的苗种。为此,济宁市任城区水产局开展了黄鳝工厂化人工繁育试验,取得明显的成效,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石斑鱼(Epinephelidae)是名贵的海产鱼类,主要栖息于热带亚热带近岸岩滩和珊瑚礁水域,是岩礁生态系生物群落的重要类群。本文对国内外石斑鱼类生物学、生态学、渔业资源及人工繁育养殖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报道石斑鱼类的形态比较特征,栖息、摄食和繁殖习性,系统演化与分类,种类地理分布,人工繁育等研究进展以及养殖发展概况;报道全球石斑鱼自然资源明显衰退的现状评估以及对石斑鱼资源保护的共识和相关的渔业管理措施。此外,根据作者多年开展的鱼类遗传生物学研究,指出强化我国海域野生石斑鱼资源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杂交石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加强石斑鱼杂交选育行业管理,是我国石斑鱼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具有耐受性强、生长速度快、质量优、价格高等特点,是温带海域养殖的理想品种。本文简要概括了云纹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几年的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在亲鱼选择与强化培育、催产与受精卵孵化以及仔稚鱼培育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云纹石斑鱼的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攻克了黄条鰤野生鱼驯化、亲鱼"海陆接力培育"、人工综合调控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等技术难关……终于,国内首次获得黄条鰤人工繁育的成功。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也称黄尾鰤,为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是食用"生鱼片"、"鱼排"的上佳  相似文献   

20.
石斑鱼是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而大部分石斑鱼种类均为暖水性鱼类,养殖水温要求在15℃以上,限制了石斑鱼在北方的发展。七带石斑鱼是唯一一种可以在较低温下生活,被人们称为“冷水石斑”,适合在北方养殖,如今已成为中、日、韩三国海水鱼类繁育研究的热点。由于七带石斑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过程中有许多制约条件,其人工繁育仍未达到稳定大批量生产的规模。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①雄性亲鱼难获得,数量较少,限制了苗种的大量繁育;②初孵仔鱼的个体弱小、口径小,对开口饵料要求严格,适口饵料极少;③稚鱼期鱼苗互相残杀极其严重,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此外,还有卵质不良,仔稚幼鱼疾病等难题。本文简要概述了国内外七带石斑鱼繁殖生物学与人工繁育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为今后开展七带石斑鱼规模化人工养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