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的优化(稀植、结构施肥)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长沙进行,以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并以汕优6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法,两个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同,其中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单产为8.20~10.37t/hm2,比传统栽培增产显著。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多,而结实率、千粒重、穗实粒等产量因子差异不明显。汕优63采用优化栽培单产比传统栽培减产0.37%~8.8%。两种栽培方法间的茎蘖发生动态和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著差异,两组合单株分蘖数优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分别多110.36%和110.64%,但由于移栽密度不同,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单位面积分蘖数没有明显差异。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的在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比传统栽培的高。  相似文献   

2.
熊昌明 《耕作与栽培》2009,(3):30-31,43
试验以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材料,设不同施氮量处理(135、180、225kg/hm^2),研究了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稻穗、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为1:1.5:3~3.5,干物质积累主要在茎秆;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重迅速增加,是稻草干物质重的1倍以上。准两优527前期叶面积指数和后期干物质积累均高于两优293;不同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两优293的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3种施肥水平处理间连续两年产量差异不大,说明施氮量在135~225kg/hm^2范围内,能满足超级杂交稻生长对氮素养分的需要;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植株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差异不大,但品种间略有差异,准两优527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65.8~188.7kg/hm^2,抽穗期达到总吸收量的72.4%~80.3%,两优293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54.3~170.8kg/hm^2,抽穗期达到82.0%~89.0%,说明准两优527后期仍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磷素和钾素的测定结果与氮素相似。  相似文献   

3.
试验设不同株行距配比处理(A:22.4cm×22.4cm,B:25cm×20cm,C:[20+30]cm×20cm,D:30cm×20cm,E:[20+40]cm×20cm,F:24.5cm×24.5cm),以两优293和Y优1号为材料,分别比较研究了插植方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效应,主要结果:(1)不同插植方式处理间和品种间的最高苗数均不同,但最高苗数发生的时间各处理间基本一致。插植密度小的处理比密度大的处理成穗率高,2个品种表现一致.说明稀植有利于提高成穗率。(2)Y优1号收割产量以处理B最高,其它处理依次为A、F、E、C、D,其中处理B显著高于处理E、C、D。两优293的收割产量以处理A最高,其余处理依次为B、C、D、E、F,其中处理A显著高于处理D、E、F,说明密植有利于两优293的高产栽培,但插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其产量构成因子中: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存在处理间差异,其中以密植处理的有效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较少;结实率及千粒重处理间差异小。  相似文献   

4.
辽宁地区玉米作物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玉米作物系数是计算玉米耗水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准确客观地估算玉米群体的蒸散量,本文利用1980~2002年20个代表站点的日常农业气象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确定了辽宁5个农业气候区的玉米作物系数,分析作物系数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并分区建立了玉米作物系数与时间(旬)关系6次多项式函数。结果表明,辽宁各农业气候区的玉米作物系数值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2,(1):36-36
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等提出的一种新的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因地定产、依产定苗、测苗定氮“三定栽培”技术,经多点试验证明,这项新技术能使传统栽培的早稻和晚稻分别增产11.68%、7.41%。  相似文献   

6.
不同AM真菌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AM)真菌在草莓生长和生理中的作用,试验采用盆栽方法,共设6种接种处理,以生长在自然状态下植株的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AM真菌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 种AM真菌侵染草莓根系后,各生长指标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系活力也明显增大;处理早期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有一定程度下降,随后开始明显高于对照;接种可以明显提高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对叶绿素总量影响不大。综合比较认为,Glomus mosseae对草莓促生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研究Ⅰ 概念与理论依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相似文献   

8.
蒋鹏  黄敏  Md.Ibrahim  曾燕  夏冰  邹应斌 《作物学报》2011,37(5):855-867
为探讨南方双季稻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于2008—2010年在湖南长沙和浏阳以超级早稻陆两优996、陵两优268和超级晚稻天优华占、丰源优299为材料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比较了“三定”栽培、免耕摆栽和传统栽培下双季超级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和生理特性。与传统栽培相比,“三定”栽培齐穗期的颖花伤流量、根系氧化力、根冠比、叶面积指数及籽粒结实期剑叶的光合速率较高,齐穗后剑叶SPAD值下降缓慢、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多,早季平均产量为7.18 t hm-2,增产11.68%,晚季平均产量为8.39 t hm-2,增产7.41%;免耕摆栽干物质积累量大、有效穗数多,但其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居劣势,使其单季增产效果不显著。由此可见,南方双季超级稻在“三定”栽培下后期生理优势明显,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肥施肥量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产量的形成是通过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即生产有机质的过程.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主要来源于棉叶的光合作用,衡量光合作用能力的大小通常用单位绿叶面积的光合速率表达,光合速率的大小与产量构成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素同化是关键.棉花的氮源主要是无机氮化物,包括铵盐和硝酸盐,棉花在吸收硝酸盐时,必须经过代谢还原才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10.
稻田套播双低油菜苏油1号不同施肥量对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按比例增施氮、磷、钾肥明显地促进油菜生长,增加一次分枝数,增加各生育时期单株绿叶数、叶片开展度、叶面积指数;(2)增施肥料明显提高子粒产量,其主要原因是增加了一次分枝上的有效角果数;(3)本试验条件下,施用N 315kg/hm2、P2O5 120kg/hm2、K2O 180kg/hm2能获得较高产量和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解析不同施肥量处理下秧苗素质及其养分吸收特性,明确机插秧苗期氮、磷、钾养分需求,为培育壮秧及水稻高产提供依据。以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推荐育秧产品育苗伴侣进行养分梯度调节,研究机插秧秧苗在不施肥(NF)、少量施肥(LF)、适量施肥(MF)、略微过量施肥(SOF)、过量施肥(OF)五个处理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施肥直接导致土壤养分增加,适量的肥料施用量(MF处理)有利于水稻壮苗的形成,同时能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2、秧苗对氮磷养分需求高于钾,过量施肥导致秧苗养分含量积累过多,反而不利于壮苗的形成;3、移栽期LF处理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比OF处理高出25.59%、19.31%、44.44%、27.13%,综合来看,MF处理能形成适宜的盘根力度,更有利于机插秧移栽时的机器作业;4、秧苗地上部GS、GOGAT、GOT、GPT活性高于根系,地上部GS、GOGAT、GOT活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根系GS、GOGAT、GPT活性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处理LF和处理MF中。机插秧苗期适宜的施肥量有利于秧苗氨转化和氮代谢,形成适宜机插的壮苗,进而在移栽大田后形成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3.
周伟 《中国种业》2016,(9):55-56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玉米单株叶面积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4.
赵玉花 《种子科技》2017,(4):119-12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非常广。玉米的产量会受到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以山东德州地区为例,通过试验的形式,分析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可发现两者对夏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影响都十分显著,并确定出在玉米种植效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氮肥的施加量以及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996~199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N27°29′)进行了双季稻“旺壮重”栽培的定位试验(6.67hm2)和与传统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早稻V402单产7981.5~8494.5kg/hm2,晚稻V198为8481.5~8980.5kg/hm2,分别比传统栽培增产11.7%和13.3%;(2)高产水稻群体成穗率高(71.3%~76.8%),群体内透光好,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地区新引进玉米杂交种“中单八号”密度、施肥量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形成高产群体的最佳密度和最适施肥量范围、为本地区推广该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18.
旨在为‘张杂谷’的节水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4 年在张家口农科院宣化试验站(115°3′N,40°63′E)进行,以‘张杂谷3 号’为材料,设置4 个灌水处理:①杂交谷子全生育期不灌水(T0);②于拔节期灌水(T1);③分别于拔节、抽穗期灌水(T2);④分别于拔节、抽穗、灌浆期灌水(T3),探讨了不同灌溉条件下‘张杂谷’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灌溉使灌浆期叶片水势提高0.04~0.31 Mpa,株高及生物量分别提高21.1~34.05 cm、2675.07~4103.88 kg/hm2。(2)与T0相比,灌溉下T1、T2、T3产量分别增加了1256.36 kg/hm2、2155.62 kg/hm2、2105.93 kg/hm2。(3)T1、T2、T3处理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y)分别比T0提高9.33%、19.2%、14.88%,且WUEy 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干旱年型,对‘张杂谷3 号’而言,于拨节、抽穗期进行2 次灌溉是获得高产与高WUEy 的有效措施。(2)灌溉下产量与WUEy 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提升群体生物量与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bm)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苗期施肥量对水稻机插秧秧苗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析不同施肥量处理下秧苗素质及其养分吸收特性,明确机插秧苗期氮、磷、钾养分需求,为培育壮秧及水稻高产提供依据。以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推荐育秧产品育苗伴侣进行养分梯度调节,研究机插秧秧苗在不施肥(NF)、少量施肥(LF)、适量施肥(MF)、略微过量施肥(SOF)、过量施肥(OF)5个处理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施肥直接导致土壤养分增加,MF处理有利于水稻壮苗的形成,同时能减少养分的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2)秧苗对氮磷养分需求高于钾,OF导致秧苗养分含量积累过多,反而不利于壮苗的形成;(3)移栽期LF处理的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分别比OF处理高出25.59%、19.31%、44.44%、27.13%,综合来看,MF处理能形成适宜的盘根力度,更有利于机插秧移栽时的机器作业;(4)秧苗地上部GS、GOGAT、GOT、GPT活性高于根系,地上部GS、GOGAT、GOT活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根系GS、GOGAT、GPT活性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处理LF和处理MF中。机插秧苗期适宜的施肥量有利于秧苗氨转化和氮代谢,形成适宜机插的壮苗,进而在移栽大田后形成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底墒差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育期间极度干旱的条件下,以冬小麦生育期间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各40mm),夏玉米生育期间灌两水(共计100mm)的处理夏玉米产量最高,达7466.58 kg/hm2。而且该处理的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高于其余各处理,气孔阻力和叶温等生理指标则低于其余各处理,以上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是由于前茬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溉而造成的。本试验同时表明,研究作物的水分问题应与特定的种植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