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浙江农业大学在1987~1996年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获资助项目按20种原因分别统计和原因出现的频率,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识别出申报项目落选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探讨了主要落选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浙江农业大学在1987~1996年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获资助的项目按20种原因分别统计各原因出现的频率,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识别出申报项目落选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探讨了主要落选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农业信息研究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与获得资助的现状,从3个方面指出了申报项目的资助率低的原因,并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提出了项目申报动员、前期研究准备、专业培训和辅导、逐份修改项目申报书、形式审查和内容审查相结合等方法和途径,以提高申报项目的资助率。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反映了某一学科基础研究的现状。茶学是一个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为了解茶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向,以利于茶学科研工作者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文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SIS对2011~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茶学项目进行检索,并从资助项目数、依托单位、申请代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类型以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主,生命科学类项目占总项目数的75.9%,尤以茶树培育为主要领域,项目依托单位涉及全部产茶省份,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获得项目数最多。  相似文献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科研单位和科研团队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文章简要回顾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获科学基金资助总体情况,分析了其保持增长态势的客观因素,总结了加强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指出作为一家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江苏农业科学院之所以能够保持获科学基金资助的良好势头,主要得益于科学基金的品牌效应和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以及江苏农业科学院院所领导重视、优秀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配套考核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优先流机理研究 =StudyonPreferentialFlowofDarkConiferousForestEcosystemintheUpperReachAreaofYangtzeRiver 牛健植 ;导师 余新晓(国家重大基础规划项目子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重要的资助渠道之一,长期以来,在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2011~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近3年来国家自然基金对面上项目、青年项目、杰出青年项目和重点项目等4个项目的立项资助情况、资金资助情况、立项项目的人员比例、单位结构、项目成员职称和学历组成等情况。结果显示,组建比例合适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以及拥有中高级职称的科研团队,合理预算项目实施所需要的科研经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文章在加强项目储备、注重人才培养、增加学术认知度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日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科金生函(2001)017号”和“国科金地函(2001)032号”文件通知 ,沈阳农业大学5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今年沈阳农业大学共向基金委4个学部申报课题24项 ,经评审 ,批准5项 ,获资助率21 %。其中 ,申报生命科学部17项 ,批准4项 ,资助率达24 % ,显著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1999年平均资助率13 %和2000年平均资助率14% ,创沈阳农业大学近年来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最多、中标率最高水平。冯辉教授获得的农业倾斜项目填补了沈阳农业大学该类项…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亚麻学科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亚麻学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整理并分析了历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21个亚麻学科项目,结合当前亚麻市场形势探讨了中国亚麻学科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亚麻学科的国家资助力度正逐年加大,迄今为止,12项面上基金和9项青年基金得到资助,分为4大研究方向,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项目为18项,医学、工程和化学研究领域各有一项。本文综合国家基金资助及市场形势对亚麻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是国家支持农业领域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9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NSFC资助的概况、项目类型、学科、机构、学者等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近10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NSFC资助情况,以期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决策及项目申报提供数据参考.研究发现:近10年全国农业科研院所资助数量和资助金额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是获得资助的主要项目类型;在生命科学部资助的数量和资助金额均最高,在农学基础与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等学科获得的支持力度最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多类型多学科的资助中表现突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资助数量和资助金额在省级农业科学院系统中最高;高资助数量学者呈现出职称高、机构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浅析修缮购置专项预算执行进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购专项是国家"十一五"新设立财政专项,主要用于改善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科研基础条件,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自2006年修购专项投入以来,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基础条件,对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主要结合该单位对修购专项预算执行控制采取的措施进行讨论,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杉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8  
根据作者长期研究及大量的有关文献,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杉木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指出近期以来,杉木研究特点是基础学科的理论及其基础性研究均有所加强并取得一批成果,研究方法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造林、营林技术开始配套形成系列和标准化,今后研究宜着重于提高现有中、幼林的单产,选育适应于不同立地、不同培育目标的高产品系,抗性育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林地的持续利用及建立新的栽培体系等。同时建议加强研究协作,成立全国的杉木研究中心或研究协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亿武  丘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03-9505
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和测算结果3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现有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文献数量较少,相关概念混乱不清,测算结果不尽相同,资金筹集和农民工收入约束问题有待破解等。  相似文献   

14.
师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96-9998
采用科学计量研究方法,以CNKI平台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例,对国内农业知识产权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论文作者、基金资助及研究主题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农业知识产权研究现状,揭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政府科研基金的综合信贷模式是针对我国现有的政府科研基金管理的不足而提出的。它将政府科研基金划分为无偿划拨科研基金和有偿信贷科研基金两部分,这种模式可以使政府科研基金的管理机构有权、有责、有利,同时也可以强化利益的制约,必将对激发、调动我国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方民  徐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87-15688,15691
对农业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议农业院校要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经费监督评价,提高科研经费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7.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是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的关键。通过"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在农业科研院所的开展,及时发现财政支农资金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科研院所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修购专项资金、改善农业科研基础条件过程中,践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对进一步推进修购专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74-6275
以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2~2011年收录的以刺梨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进行分类整理,从年度发表的论文量、论文研究领域、基金资助论文、作者地区分布、核心作者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刺梨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重要来源,作者从科研管理的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了高校争取基金项目的意义,总结了申报基金项目的管理经验,探讨了提高申报数量与质量的途径,对高校申报基金项目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