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羊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蚴虫-多头蚴寄生于羊脑和脊髓而引起的致死性很强的寄生虫病。2014年4月,在北京房山某羊场的舍饲暴发脑包虫疑似病例,病死绵羊达150多只。通过现场调查和剖检诊断,确诊为羊脑包虫病,报告如下。1病例情况1.1羊场基本情况该羊场位于北京市永定河河畔,为个体养殖户。自2011年2月开始养羊,到2014  相似文献   

3.
羊脑包虫病是由脑多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脑部和脊髓,引起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出一系列的神经症状。笔者主要结合1起实际发病病例,分析了舍饲绵羊暴发脑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是在羊舍饲养的时候,经常会暴发脑包虫病。该病主要是多头绦虫的蚴虫-多头蚴,在脊髓和羊脑中寄生,进而导致羊的死亡,属于一种寄生虫病。为了对该病进行分析,了解具体的情况,以青海省海南州在2015年发生的病例为例,最终有150多只绵羊病死,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5月中旬以来,我站陆续收治多例绵羊脑包虫病。绵羊脑包虫又称绦虫多头蚴病,或晕倒病,是由脑包虫寄生在羊的脑子里,从而引起患病动物运动障碍的一种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6.
绵羊脑包虫病笔者于1982年应用吡喹酮治疗试验,治疗效果较好,及时应用治愈率约在70%左右。近年来东北地区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达15%以上,病羊寄生的囊泡也在增多。笔者在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吡喹酮进行大群预防性驱虫,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正>绵羊脑包虫病是多头带绦虫的幼虫期脑多头蚴所引起。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狼、狗、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绵羊的脑内,有时亦能在延脑和脊髓中发现。主要侵害两周岁以内羊,三岁及其以上只有个别发生。发病率高的同龄幼年羊群可达7%以上,发生病地域广泛,对绵羊危害极大,直接影响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1发病情况我站由于多年来对包虫病未彻底地根治,至今脑包虫病依然是造成我站绵羊死亡的病种之一。每  相似文献   

9.
羊脑包虫病(即多头蚴)是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或脊髓中的一种寄生虫病,该寄生虫病不但会给养羊户带来经济损失,同时还存在感染家人及周边邻居的危险,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人畜共患病。该病几乎遍布全世界,脑包虫病出现临床症状较晚,一经确诊,病程多处于中晚期,结果大半以死亡告终。有效地控制犬等终末宿主与羊群混养、不在同一牧场放牧、避免羊群吞食含有虫卵的食物、定期驱虫、科学饲养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绵羊脑包虫(即多头蚴)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寄生虫病。1临床症状羊只感染发病后表现为无目的的转圈运动,转圈的方向多和虫体寄生部位一致,一般羊转小圈,虫体寄生于脑的浅部,转大圈,虫体寄生于脑的深部,低头,虫体寄生于脑前,仰头,虫体寄生于脑后,平头顶墙  相似文献   

12.
1手术过程1.1术前虫体寄生部位的确定可根据临床表现,确定虫体寄生部位。1.2有效手术区域及中心区定位在两眶上孔后1.5cm处作连线(间距为5cm)作为脑室的前壁起点,向后8cm与顶间骨后缘凹陷处(作为大脑室的后壁)形成8×5cm的长方形有效手术区域。有效区域中心部位,骨厚度最薄为3.5~4.5mm,但无角羊与有角羊有所区别。1.2.1无角绵羊定位:有效手术区域前后壁骨厚均为7~8mm,中心区(5×5cm)厚度为3.5~4.5mm,选择中心区为手术通路最理想。1.2.2有角绵羊定位:由于有角羊常顶架头骨易变形,…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22日,某养殖户带了两只病羊来笔者处就诊。通过视诊、问诊及多年经验,可以初步断定绵羊是患了脑包虫病。现将详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两只患病羊均表现转圈运动,同时可见病羊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行走不稳等全身症状。其中一只病羊突然卧地,全身痉挛,四肢呈游泳状划动,视神经萎缩,视力减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绵羊脑包虫病日渐增多。为了减少这种疾病对绵羊的危害,我们先后对62例绵羊脑包虫病,施用简易开颅刀摘囊手术,治愈56例,死亡6例,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一临床症状与虫体定位诊断该病表现为神经兴奋或沉郁。机能反射呈寄生部位对侧性障碍,视力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5.
正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大脑内而引起的疾病,人偶尔也能感染,危害严重。1临床症状绵羊感染本病后,在一定时期出现无目地的转圈运动,转圈其方向与寄生部位多数是一致的。一般转小圈寄生在浅层,转大圈在深层,低头在前,仰头在后,平头寄生在中部。但也有的病  相似文献   

16.
在祁连山高寒牧区,有一种羊转圈的病,诊断为羊脑包虫病。它是羊感染了多头带绦虫蚴虫的一种疾病,主要在羊的脊髓以及脑部寄生,是一种寄生虫病。此病不仅会减少养羊户的经济效益,也会对附近居民造成不良影响,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人畜共患病。此病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分布,其临床症状早期不明显,只要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大部分羊都只能面临死亡。因此,农牧民在养殖绵羊时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和保障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要加强绵羊脑包虫病的科学防治,这是尤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以绵羊脑包病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病原介绍、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病因、预防以及治疗措施七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绵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属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绵羊的脑、脊髓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此多头蚴可感染犊牛、山羊、猪、马,人偶尔也可感染。近年来,随着羊肉消费数量的不断提高、羊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养羊业发展形势较好,但由于饲养模式落后、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滞后,导致羊寄生虫病较为多发。2013—2014年,笔者诊治了4起绵羊脑包虫病,发现脑包虫病在个别羊场有由零星发病向群发发展的趋势,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在  相似文献   

18.
我场种羊脑包虫病,历有发生。近年来,由于养狗增多,脑包虫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严重危害。过去行手术摘出虫体,治愈率仅占50%左右。因此,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进行了试验性治疗。材料与方法1.病羊:经临床确诊为脑包虫病羊。2.药物:国产吡喹酮、丙硫咪唑。3.剂量与方法:吡喹酮按:50、70、100、150mg/kg 四个剂量,50~70mg/kg 剂量组按1、2、3次,100mg/kg 剂量组按1、2次,150mg/kg 剂量组按1次给药,一律采用肌肉注射。丙硫咪唑按30、40、50mg/kg 三个剂量,每个剂量组又分为口服和肌注两种方法。隔日一次口服,隔两日一次肌注。  相似文献   

19.
<正> 绵羊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幼虫寄生在颅腔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呈孢囊状,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壁内膜生有很多小点头节,囊孢大小如鸡蛋。安徽省滁县地区大柳种羊场以往对此类患羊,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大,后来取颅腔手术摘除囊孢,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往治疗脑包虫病均采用手术或穿刺的方法。颅骨有局部变软的容易找到虫体寄生部位,否则很难。因此手术或穿刺治疗脑包虫病容易失败,甚至造成死亡。采用内服吡喹酮治疗绵羊脑包虫病则安全可靠。 南京制药厂生产的松柏牌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