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论述了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提出了农作物秸秆未来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粮食人均占有不足300kg,用于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饲料粮很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合理开发利用不与人争粮的饲草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西走廊:既是我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畜牧业生产发展基地,为了稳定,优质、高速度地发展河西地区畜牧业,除了要有保护、建设、合理利用草原等措施外,还必须大力开发河西地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采取各种办法提高秸秆的饲用价值,扩大饲料来源.近年来,河西地区推广饲草青贮、麦秸氨化技术效益显著.青贮饲料技术自1986年推广以来,四年的青贮量分年度分别达到:101.53、1879.41、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尿素、氨和纤维素酶等处理干秸秆,测定了处理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相比较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纤维素(CEL)、半纤维素(HC)、灰分(ADAS)、呈显著下降,细胞内容物(NDS)、粗蛋白质(CP)、粗脂肪(Fat)呈显著上升,矿物元素除硅(Si)外其它元素都因“浓缩效应”而呈上升。提高了其营养价值,使秸秆变成色、香、味、嗅、质均属上乘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4.
5.
<正>秸秆作为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与之转化为牲畜可利用的饲料。秸杆微贮技术就是在农作物秸杆中加入微生物发酵剂,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杆变成带有酸、香味,家畜喜欢食用的粗饲料。微生物处理法具有提高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绿色无污染、能耗低等优点,是当前最具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秸秆饲料生产技术。1 秸秆微贮的意义秸秆饲料主要是指以甜高粱、玉米、芦苇、棉花等秸秆粉碎加工而成的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秸秆饲料化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及利用率。合理开发秸秆饲料资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目前秸秆加工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步。因此,文章综述了秸秆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处理技术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可开发利用的农作物秸秆高效生化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农村养猪,饲料以粮食为主,成本高。秸秆高效生化蛋白饲料的问世,不但是节粮养殖的重大突破,而且为秸秆过腹还田,实现猪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目标开辟了新途径。 一、秸秆高效生化蛋白饲料的优点 1.原料来源广。稻草、麦秆、玉米秆、高粱秆、豆秆、地瓜秧、野草等均可用于制作高效生化蛋白饲料。 2.饲料成本低。秸秆生化蛋白饲料可代替部分粮食养猪,比传统养猪法降低饲养成本50%~60%,  相似文献   

8.
秸秆是一种农作物副产品,在工、农等产业中都充当着相当的生产资源用途,可作为家禽家畜饲料、农田地肥料、生活燃料,或者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黄冈市是一座典型的农业大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状况不错,而农作物秸秆资源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加大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利用。本文就此方向进行探究,为广大养殖户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秸秆酶储背景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重要副产品,来源广泛,资源丰富,千家万户随处可见,但是,目前我们由于缺乏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的科学技术,从而使这些资源白白地被浪费.如:大量的玉米秸秆、麦秸秆收割后按传统的方法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麦场,经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水份及营养大量损失,秸秆木质化,家畜不肯吃,食后只有饱感而无营养价值.尤其麦秸秆,它主要由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紧紧包围着,如果不进行加工调制,家畜食后吸收利用率极低,因此,为了解决我县的饲草短缺问题,采用酶储技术成为我们调制饲草料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添加剂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技术措施、特点和农作物饲料开发利用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作了介绍,同时提出了解决秸秆生产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1.1干奶期母牛的喂养特点奶牛产犊前两个月应使其停止泌乳。此时叫做干奶期。适当的停止泌乳,有利于延长奶牛的泌乳寿命。实践证明,一般奶牛的泌乳寿命为10个泌乳期,如果每一个泌乳期都坚持60天的干奶期.延长一个泌乳期寿命,既可使牛奶产量增加一倍,又等于多繁殖一头犊牛。干奶期的牛,其日粮的粗饲料和青料的总干物质每天喂给量,一般要相当于其体重的1.5%~2.0%。例如,干奶牛体重600千克,则全天总干物质进食量为9~12千克。在干奶期的不同时间.日粮粗料与精料比不同。以干物质为基础计,干奶期粗精料比为8:2或7:3;临产前2周为6:4或5:5;而泌乳旺期则应为4.5:5.5或4:6。干奶期的母牛,应喂以较好的牧草、干草或者半干青贮牧草。如果以喂玉米秸青贮为主,则每头每天应供20千克以上的玉米秸青贮,同时补喂0.5千克豆饼。如果加有尿素的玉米秸青贮,则不需要另外补充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秸秆加工利用方法以及民和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特点,并针对民和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庄河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背山面海.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北部为山区,中南部为丘岭,沿海地区夹有平原土壤为沙壤土,沿海地区多属盐碱土.年均气温为8℃,最低气温-26.6℃,最高气温35℃,无霜期17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801.8mm,多集中在7,8,9月.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其次是大豆、花生、地瓜等,也有各种小杂粮.山区和丘岭地带,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黄牛生产的条件.但从1970年到1980年,因黄牛改良没有得到普及,不少地区是搞杂交乱配,结果越配牛体格越小,农民称作"一担挑”.在饲养方式上,大多数都是自然放牧,多数不额外补给草料.低劣的品种、粗放的饲养,导致养牛业走向低谷.到了1990年前后黄牛改良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加之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原来的"一担挑”小牛逐渐变大了,变值钱了,养牛业又走向高潮,庄河的黄牛饲养量也从1981年的6万头左右,发展到1998年的12.6万头.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在草食家畜养殖中作为饲料利用。但秸秆存在粗蛋白含量少、适口性差、木质素含量高等缺点,需要采取饲料化技术处理,才能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主要介绍秸秆氨化技术及注意事项,为秸秆变废为宝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所需设备、工具、原料 1.普通粉碎机,可选WF系列,时产1~10吨等多种型号,动力3~55千瓦。2.造粒机,可选用KJ—200型,动力5.5千瓦。时产200公斤;或选202A型,动力5.5千瓦,时产250公斤。3.铡刀。4.大水缸或水池作发酵容器。5.黄酒曲、酱曲、醋曲或其它发酵剂。6.温度计。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其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由于秸秆的化学组成复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结合力,使得秸秆结构稳定,生物降解效果较差,利用率较低。但将秸秆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能够破坏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互之间的结合力,从而降低秸秆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的加工利用技术,旨在加大畜牧生产中秸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靖边作为农业大县,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支持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理可能。经饲喂实际证实,单纯饲喂农作物秸秆效果并不好,但经加工处理后适口性将得到大幅提升,是反刍动物冬季补饲的重要来源。文章就可供加工参考的技术类型: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等技术要点一一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据统计,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2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除了用作燃料、饲料、工副业生产原料和直接还田外,还有约2.2亿吨的剩余结秆没有得到合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无公害氨化技术即在密封条件下,用氨水或尿素溶液,按一定比例处理秸秆,在常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以提高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一系列制做流程。经过氨化的秸杆叫做氨化秸秆或氨化饲料。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的限制因素,归纳了当前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着重阐述丁秸秆生物转化即微生物发酵农作物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现状及应用前景,指出了微生物处理农作物秸扦研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