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春季节补饲工作,注意防寒。定期对羊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羊,并进行隔离治疗,无治疗价值的应及时淘汰。羊舍和饲养用具定期用碱性溶液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羊痘多发地区,每年定期实施预防接种,对发病的羊群进行隔离饲养治疗,未发病羊可用羊痘鸡胚化弱毒  相似文献   

2.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感染后其主要特征是羊的局部或全身的皮肤和黏膜发生痘疹、水疱、脓疱,最后结痂,羊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羊群一旦有感染病例需要立即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3.
羊痘俗称"羊天花",属病毒感染疾病,其传播速度较快,传染面积较广,严重威胁到羊群和民众的安全.此病发病突然、接触性强、伴高热症状.常于病羊的无毛或少毛部,见大小不等的疱疹和丘疹.一旦有感染病例,应及早隔离诊治,控制疾病传播感染程度.同时,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日常应做好综合防治措施.注意采购健康羊群、改善羊舍环境卫生、定期注射疫苗等,这些都是较好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圈养绵羊应加强饲养,防止传染病爆发,除了常规免疫注射以外,还应该注意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对于新购和补进的外地羊进行圈养时,首先要隔离观察,严格检疫。新引进的羊群决不能和原有羊群混养,需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详细观察无病后方可混合一起饲养。对现有的羊群每天都要仔细观察羊的个体情况,有病羊出现时,可以视为疑似传染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症治疗,并将羊群的圈舍及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5.
绵羊痘病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通常冬末春初发病率最高,传播快、死亡率20%~50%,主要侵害羔羊,幼年羊和老龄羊,随着畜产品流通加快,交易频繁等因素,不时发生绵羊痘病.一旦羊群发生羊痘,应采取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将病羊隔离治疗,封锁疫区,严格消毒.对尚未发病羊群,用羊痘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等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羊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畜的热性接触性疾病,断乳前后的羔羊还有青年羊都比较容易感染该疾病,一旦患病,病羊的皮肤上会出现特异的痘疹,比较明显且容易确诊,该疾病多呈流行性,旦感染,会对羊群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要引起养殖人员的注意,对羊痘病进行精确的诊断,并且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本文对怎样精准诊断和治疗羊痘病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其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发生丘疹和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同群放牧的羊感染率高,在同一群内从第2只羊发病起一般不超过2周即可全群感染,但在同一牧地放牧的羊群如注意健群与病群分开放牧、隔离饲养,也可避免感染。目前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8.
羊痘病又称为羊天花,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这种病的发病根源是痘病毒,其主要表现在羊黏膜或者是皮肤上出现疱疹,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会使病羊出现肺炎或者是肠胃炎等病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病羊死亡,如果病原体传染到刚出生的小羊身上,更容易导致小羊死亡。在草原羊群中出现这种病,极易导致羊群失明,对羊群的危害较大。本文主要就草原地区羊痘病的出现原因以及流行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防治羊痘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感染羊痘病毒后引起的接触性病变就叫羊痘病,此病具有传染性,对羊群养殖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隐患,也会影响到羊群的健康成长,羊群患上此病后的皮肤和黏膜都会相继发生感染,可以随着唾液接触引起传播。羊痘病严重威胁羊群健康,人接触到还会造成皮肤感染,处理不好,既损害了羊养殖产业的发展,也损害人类身体健康,所以要采取措施防治此病。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养羊场(户)也逐渐放松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而在一些地方,春季(特别是早春)气温仍然较低,加上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且相对湿度较高,如养羊场(户)忽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则极易导致羊痘病在羊群中流行。因此,春季养羊一定要防羊病流行。1抓春膘——渡春难注意搞好放牧,增强羊的抵抗能力。春季草嫩,羊放牧时易贪青,放牧和喂给的草料应巧安排。刚开始放牧时应给羊喂五成饱的干草,过15~20d,等羊的胃肠功能适应了青草后再转入  相似文献   

11.
2022年2月云南省元江县某农户饲养的山羊出现疑似羊痘病情,袭击率为16.91%(46/272),病死率为45.65%(21/46)。为确定病因,防止病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病羊临床症状以及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本起疫情为输入性羊痘疫情。通过采取病羊与健康羊群隔开饲养、紧急免疫、对症治疗、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干预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分析认为,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调入携带病原羊只混群饲养等是引发病情的主要原因。本次病情警示,养殖场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做好未出售羊群返场的隔离检疫,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以预防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州省山羊流产与山羊痘的相关性,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法对本省10个市(县)流产羊群的血清和病料样本进行山羊痘抗原抗体及病原核酸检测,同时血清进行布氏杆菌抗体检测,流产胎儿病料进行羊流产亲衣原体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山羊痘羊群流产率达37.1%(4329/11660),山羊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2%(34/89),抗原阳性率为72.7%(32/44),流产胎儿山羊痘病毒核酸检出率为83.3%(10/12),发病羊群未检出布氏杆菌和羊流产亲衣原体感染。结果表明,山羊流产与山羊痘感染有一定关系,提示在山羊养殖中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山羊痘感染引起孕羊流产。  相似文献   

13.
对一起以传播速度快、病羊高热、痘疹及流产等为特征的羊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确定该起疫情为羊痘疫情.针对病羊表现口蹄病理变化及流产等,进行了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起疫情的发生与羊群引入外源羊有关.对羊群实施以紧急免疫接种羊痘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案,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减少了...  相似文献   

14.
1羊痘羊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羊病。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个别羊发病后很快蔓延全群。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由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节流行,饲养管理不好可促使发病。1.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保暖。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对发病羊进行隔离,对未发病羊紧急注射疫苗,病死羊尸体深埋,防止扩散病毒。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寒冷的冬季过去,春季的到来,由于气温逐渐增高,养羊场户也逐渐放松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而在一些地方,春季(特别是早春)气温仍然较低,加上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如养羊场户忽视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则极易导致羊痘病在羊群中流行。因此,春季养羊务必谨防羊病流行。一、抓春膘,渡春难注意搞好放牧,增强羊的抵抗能。春季草嫩,羊放牧时易贪青,放牧和喂给的草料应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随羊只交易频繁,羊痘逐渐扩散开来,严重威胁到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羊痘是因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疾病。自然感染情况下,两种病症不会交叉传播感染。此病传染源为病羊和带毒羊,病羊一旦痊愈,将获得终身保护能力。羊痘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生疫情,应及时隔离封锁,接种防疫为有效防控此病的关键,可尝试用致弱苗、灭活苗、基因缺失苗等。临床施治,西药特效药不多,注意对症施治,同时,注意防控继发病的发生,能起到不错的防病效  相似文献   

17.
羊痘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病,它是由于感染羊痘病毒而引发的一种十分常见的传染病。病羊会出现较多的水疱皮疹,并且经常在皮肤无毛处发病。一旦未能针对病羊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导致一系列继发性疾病的发生。另外,由于此病的传播速度较快,较易导致大范围患病,因此,对羊群的正常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羊痘发病原因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多年从事基层防疫工作。2009年5月,角奎镇阿都村养殖户求诊,主诉家中山羊发生羊痘,死亡了10多只。经实地调查,全群羊95只,一个星期之内发现病羊45只,发病率达47%,造成严重感染继发肺炎和其他病死亡12只,经初步诊断为山羊痘病,继而采集病料送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诊。1病因经询问畜主,他们的羊群放牧到大关县地面,据说那边曾有山羊痘病发生过,羊痘病是羊痘病毒所致羊的一种急性、热性、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20.
羊痘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痘病毒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能在羊群形成暴发性传播,羔羊感染后具有很高的死亡率。随着病程发展,本病在病症初期、症状明显期、症状严重期和恢复期各有不同表现。治疗本病先需隔离消毒,用碘伏或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患处,溃烂处用凡士林拌抗菌素涂抹。预防此病要及时免疫接种、早发现早隔离、做好消毒工作和禁止从发病区域调运羊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