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在小型巴马猪时,在麻醉状态下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和重要脏器组织学变化,为基因编辑巴马猪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生理数据.使用诱导麻醉配合呼吸麻醉对20头野生型巴马猪和24头Cas9基因编辑型巴马猪进行麻醉,监测麻醉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比较麻醉后野生型巴马猪和基因...  相似文献   

2.
为动物实验教学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研究选用健康,体重25~30 kg实验用巴马小型猪52头,用监护仪、血气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物血液分析仪系统地测定巴马小型猪术前心率、动脉血压、动脉血气、血清生化、血液生理学等多项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巴马小型猪麻醉状态常规生理生化指标大多数呈正态分布,仅有SABP、DABP、MAP、Pa O2、Na+、PLT、TP和TBIL呈偏态分布。进一步比较发现,巴马小型猪在手术前的部分生理指标与人类正常参考值相似,表明巴马小型猪和人类生理、生化特性有一定的相似性,对实验动物的手术教学与比较医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使用氯胺酮麻醉对食蟹猴血压的影响状况。方法:10只食蟹猴先在清醒状态下测量血压,再使用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0 mg/kg肌肉注射全身麻醉后,测量其麻醉后血压,比较两种状态下血压之间的差异。结果:食蟹猴在使用氯胺酮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升高。结论:食蟹猴使用氯胺酮进行全身麻醉后,对血压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建立食蟹猴遥测动物模型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回顾我院大动物实验中心28例食蟹猴在手术建立遥测动物模型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常见的切口感染、自助拆线、手术切口线头排异反应等临床异常产生的原因。结果:处理了食蟹猴遥测动物模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结论:成功建立了食蟹猴遥测动物模型,可使动物在清醒无刺激的环境下得到更加真实的一些生理数据,特别是需要在心血管指标,心电图指标的食蟹猴动物实验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猪精子、水牛精子及食蟹猴精子分别注入到猪卵母细胞后原核形成及早期胚胎发育情况,利用屠宰场收集的猪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44~48h后,进行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操作。试验1:体外培养18~19h,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查原核形成情况。试验2:进行体外培养,ICSI后2d检查分裂率,7d记录囊胚率。试验1结果显示:在原核形成率上,猪同种显微受精,原核形成率(50.10%)显著高于注入水牛精子(37.06%)及食蟹猴精子(37.48%),且差异显著(P0.05),注入水牛精子和食蟹猴精子间差异不显著。试验2结果显示:猪同种显微受精所得的分裂率(86.58%)和囊胚率(29.93%)与水牛精子注入(70.98%,18.48%)、食蟹猴精子注入(78.69%,16.92%)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水牛精子、食蟹猴精子分别注入到猪卵母细胞后,观察到雌雄原核和精子解聚;水牛精子注入猪卵母细胞与食蟹猴精子注入猪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发育到囊胚。  相似文献   

6.
食蟹猴的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人灵长类 (NonhumanPrimate)在解剖、生理和生化代谢等特点与人相似 ,在神经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及计划生育学等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中 ,常把猴作为实验动物来应用。以前使用最多的是弥猴属中的恒河猴 ,但近年来食蟹猴作为实验动物应用的数量日益增多 ,这是因为食蟹猴体形小 ,性情温顺 ,便于实验操作 ,更重要的是已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各项生理、病理指标及各种实验模型等 ) ,具备了作为实验动物的必要条件[1] 。食蟹猴与其它非人灵长类一样会感染各种病 ,有些疾病是人猴共患的 ,为保证实验用猴的质量和接触猴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食蟹猴耳部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利用电融合法构建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研究其核重编机制并寻找适宜的培养基,初步建立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体系。结果显示:(1)重构胚胎激活后3 h,供体核的大小基本不发生变化,但在激活后6 h大部分形成膨大的类原核。(2)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融合率为74.2%,有70.5%的重构胚胎发生卵裂,29%的卵裂胚胎发育到桑椹胚阶段。(3)在NCSU-23+10%FCS和TCM199+10%FCS培养基中,重构胚突破4-细胞阻滞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3.5%和17.0%,在NCSU-23培养基中的为19.9%,但是只有在NCSU23+10%FCS和TCM199+10%FCS培养基中重构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1.4%vs1.1%),尽管差异不显著。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克隆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藏小型猪心电图分析,寻求西藏小型猪心电图变化的规律,并与人类和贵州小型猪心电图进行比较,以期为西藏小型猪实验动物化提供心电图基本资料。用ECG-9020K心电图仪,描记完全清醒状态的西藏小型猪45头,选择Ⅰ、Ⅱ、Ⅲ标准导联和aVR、aVL、aVF单极加压肢体导联的心电图。结果显示:①心电图均为窦性心率;②P波在Ⅰ、Ⅱ、aVF导联均为直立,在Ⅲ、aVL导联大部分直立,在aVR导联均倒置;③QRS综合波形在Ⅰ导联以qR为主,Ⅱ导联以qRs、Rs为主,Ⅲ导联以Rs、qRs为主,aVL导联以qRr、sr’和qr为主,aVR导联以rsr’、Qr和Q为主,aVF导联以Rs和qRs为主;④T波在Ⅰ、Ⅱ、Ⅲ、aVF导联中多为直立,在aVL、aVR导联中多为倒置;⑤各波间期时间(ms):P波(68.18±23.54),P-R间期(92.69±20.64),QRS间期(47.76±13.50),Q-T间期(225.93±45.03),Q-Tc间期(225.47±31.23)。西藏小型猪心电图特征与人心电图基本相似,但心率较快,P-R间期、QRS间期、S-T间期和Q-T间期较短及T波方向变化大;西藏小型猪心电图特征与贵州小型猪心电图很相似,但Q-T间期较贵州小型猪短。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食蟹猴自发性动脉硬化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建立适用于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实验动物背景性资料,为实验性食蟹猴的养殖提供参考.采用常规方法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和切片后进行H.E染色,然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主要组织脏器内动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结果 显示:食蟹猴心脏、肝脏、小肠、脾脏、肾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部位、含量及细胞形态。结果: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食蟹猴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中段以及胰腺中,而在口腔黏膜、食管、空肠后端至直肠、肝脏中均无表达。结论:食蟹猴内ghrelin阳性细胞的分布与人和其他动物的分布基本相似,ghrelin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物种间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工饲养环境条件下恒河猴、食蟹猴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值,为保障恒河猴、食蟹猴的饲养品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采集24只(雌雄各半)成年的恒河猴、食蟹猴被毛,测定其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毛发中丙氨酸(ALA)和铜的含量,食蟹猴组显著高于猕猴组(P0.05);异亮氨酸(ILE)的含量,恒河猴组极显著高于食蟹猴组(P0.01);亮氨酸(LEU)的含量,恒河猴组显著高于食蟹猴组(P0.05);其余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恒河猴、食蟹猴19种氨基酸和5种微量元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食蟹猴肝门静脉置管并体外留置模型。方法:将6只食蟹猴行气管插管吸入麻醉,取右腹直肌切口,定位肠系膜上静脉及肝门静脉主干,游离、切断肠系膜上静脉左侧属支,将中心静脉导管(PICC)插入并置于肝门静脉主干内,结扎固定。导管末端经右侧腹壁皮下引至背部穿出固定并穿特制猴衣保护。结果:实验组6只食蟹猴麻醉效果良好,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约1h,术后7d手术切口愈合。结论:食蟹猴肝门静脉置管并体外留置模型成功建立,为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食蟹猴囊性病变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以建立适用于GLP的实验动物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24只2~3岁龄实验对照组食蟹猴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光学显微镜下描述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统计囊性病变的病变发生率。结果:囊性病变可见胸腺、甲状旁腺及垂体,囊壁主要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囊腔内可见黏液状物;囊性病发生率为33.3%,其中雌性为20.8%,雄性为12.5%。结论: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应该加强囊性病变的病理监测,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动物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4.
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都可感染的传染病。国内人工驯养食蟹猴发生巴氏杆菌病鲜有报道。2012年3月,某灵长类实验动物食蟹猴养殖场,发现部分食蟹猴出现精神沉郁、活动异常、摄食减少等表现。发病急,个别来不及治疗迅速死亡。通过了解病史、分析临床表现、观察病理解剖变化、细菌分离与鉴定,诊断为巴氏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基因(TXNIP)序列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为生产转TXNIP基因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奠定基础,试验采用RT-PCR技术从广西巴马小型猪胰腺组织中扩增出TXNIP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至p MD18-T载体,测序鉴定后提取质粒,用SalⅠ和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回收的TXNIP片段连接至p EGFP-C1载体上,构建含TXNIP的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1-TXNIP;利用双酶切和测序对重组质粒p EGFP-C1-TXNIP进行鉴定,并将重组质粒转染β-TC6细胞24 h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广西巴马小型猪TXNIP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 176 bp,编码391个氨基酸,与Gen Bank已公布的猪TXNIP基因c DNA序列(序列号为DQ278874)对应区段同源性为99.7%;重组表达载体p EGFP-C1-TXNIP质粒转染β-TC6细胞能表现出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30只吉林地区新西兰兔为材料,测定在麻醉状态下血压、呼吸、心率三项生理指标。结果:新西兰兔在4%戊巴比妥麻醉状态下收缩压平均数μ的99%置信区间为124.57~131.91 mm Hg,舒张压平均数μ的99%置信区间为94.60~106.28 mm Hg;呼吸平均数μ的99%置信区间为37.82~42.06次/min;心率平均数μ的99%置信区间为241.63~271.17次/min。结论:所测定的试验数据更精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巴马小型猪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敏感性,本研究选择PRRSV抗体阴性的16头巴马小型猪和17头本地二元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低剂量接毒组、高剂量接毒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低剂量、高剂量接毒组肌肉注射接种PRRSV NVDC-JXA1强毒株,对照组1和接毒组混合饲养,对照组2分开饲养作为空白对照。接毒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精神、食欲、死亡等情况,死亡动物剖检病变,攻毒后每隔7d采血用RT-PCR法检测病原,连续观察21d。结果绝大部分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且有3个以上温次,所有接种及混养动物都死亡,巴马小型猪死亡时间在8d~17d,二元杂交猪在7d~13d,死亡动物出现肺充血、出血、实变,扁桃体、淋巴结、肝脏、肾脏、皮下有出血等症状,病原RTPCR检测为阳性,说明攻毒动物死于HP-PRRS,表明巴马小型猪对PRRSV NVDC-JXA1强毒株非常敏感,可用于PRRS活疫苗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RT-PCR扩增广西巴马小型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cDNA序列,并分析与其他物种间的聚类关系,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广西巴马小型猪、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猪MyoG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MyoG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肌肉组织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所得目的片段经纯化、克隆、鉴定和测序;从4个猪种的耳组织中分别提取3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出外显子3并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广西巴马小型猪MyoG基因编码区长675 bp,与四川野猪、人、奶牛、小鼠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7%、93.8%、91.7%、90.5%,且不同物种间保守性较强;与四川野猪相比,克隆得到的广西巴马小型猪MyoG cDNA序列在第233位点及第642位点上发生基因突变;广西巴马小型猪MyoG基因的基因型只有AA型,而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猪MyoG基因的基因型只有AB型,各群体内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9.
实验用小型猪吸入性全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验外科教学培训需要,对62头实验用小型猪采用氯胺酮(10 mg/kg)和速眠新Ⅱ(亦称846,0.1mL/kg)联合应用诱导麻醉的方法肌肉注射,待动物进入麻醉诱导状态后再行气管内插管,连接麻醉机,开启2%异氟醚吸入麻醉维持,同时接入血氧监护仪(Nellcor),对动物生理指标无创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吸入麻醉前后SpO2差异显著(P<0.05);吸入麻醉15 min后小型猪生理指标开始趋于稳定;吸入麻醉后2小时和3小时SpO2和心率分别维持在98%和78次/min.术中无疼痛反射,肌肉松弛度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食蟹猴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物种之一,在生理学、解剖学、免疫学以及神经学等方面有很高的相似度,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也是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利用其建立的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疾病,如在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生殖疾病、神经疾病及眼疾病等方面,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具有相当丰富的灵长类动物资源提供国内外应用~[1]。食蟹猴为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很快发现,对食蟹猴的合理保定和麻醉是进行科研项目首先要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