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们积极推广纤维素复合酶添加剂处理秸秆技术,并在辽宁省彰武县前福兴乡西二老屯进行纤维素复合酶添加剂半干贮秸秆与氨化玉米秸饲喂西杂一代牛增重与饲料效应试验。选西杂一代18~24日龄牛60头,随机分3组。试验1组喂纤维素复合酶添加剂半干贮玉米秸;试验2组喂氨化玉米秸;对照组喂只切短未处理的玉米秸。试验前用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驱虫,驱虫后空腹称重、试验期90天。试验期间粗饲料不限量,精饲料定量。词喂方式完全相同。试验结果是:试验1组与对照组日平均增重统计分析差异显著;试验1组与试验2组的饲料效应每增重1…  相似文献   

2.
1注重饲料日喂量目前在养猪生产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只注重饲料的营养水平,而不重视日粮的日饲喂量虽然严格按照猪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水平的需要配制日粮,但日粮饲喂量仍不能满足或超过其生理需要因此,在科学配制日粮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饲料的适宜喂量,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猪的日投喂量可控制在其体重的4.0%左右。瘦肉型猪体重在60kg以上的,可按体重的3.5%进行饲喂。对于育肥猪,可根据预期日增重与预期饲料利用率(饲料/增重)确定。  相似文献   

3.
<正>1)喂料数量要适宜。在科学配制日粮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饲料的适宜喂量,以充分发挥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猪的日投喂饲料量可按其体重的4%进行饲喂。瘦肉型猪体重在60 kg以上的,可按体重的3.5%进行饲喂。对于育肥猪,可根据预期日增重与预期饲料利用率(饲料/增重)确定。2)注重科学搭配青饲料。青饲料是多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的保健食品,它们来源广,物美价廉,一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三种投喂方式对小池塘鲤草鲫混养效果的影响,以肠道健康膨化饲料(蛋白水平30%、脂肪水平4%)为试验饲料,采用三种投喂方式:自动投喂(AF)、人工投喂(MF)和自助摄食(SF),在室外小池塘(10 m×10 m×1 m)条件下,研究不同投喂方式对鲤草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每种投喂方式设置3个重复,每个小池塘放养300尾鲤鱼、100尾草鱼、200尾鲫鱼,鲤鱼初始体重为(93.03±0.20)g、草鱼初始体重为(176.61±6.79)g、鲫鱼初始体重为(75.83±0.08)g,每天按照相同的投喂量(体重的2%~3%)投喂4次,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显示:在鲤草鲫混养条件下,自动投喂组、人工投喂组和自助摄食组的鱼类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自助摄食组的鲤鱼和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人工投喂组和自动投喂组(P0.05),而草鱼的情况刚好相反(P0.05)。池塘鲤草鲫混养条件下,鲤鱼由93 g生长到318 g,草鱼由177 g生长到526 g,鲫鱼由76 g生长到155 g,肠道健康膨化饲料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37。试验表明:池塘中鲤草鲫混养时,三种投喂方式不影响鱼类的存活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自助摄食方式利于鲤鱼和鲫鱼的摄食。根据本试验,建议在混养池塘中采用不需要电力又省力的自助摄食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在养猪生产中,较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饲料的日投量。虽然养殖户严格按照猪群需要的营养水平配制饲料,但会因日投料量不能满足或超过猪群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导致饲养期延长、饲料利用率降低或消化不良、饲料浪费等问题的出现。在生产中做到"五适",既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可以有效防止饲料浪费。适量投料。在科学配料的同时,一定要重视饲料的科学投喂,以充分发挥其增重潜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一般生长育肥猪的精料投喂量按猪体重的4%左右投料,瘦肉型猪在60 kg以后可按其体重的3.5%投料;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添加皂角甙对鲤鱼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试验鱼平均体重 19g ,分别投喂皂角甙15 0mg/kg和 30 0mg/kg的饲料 8周。测出投喂皂角甙 15 0mg/kg饲料的鱼增重 (372 % )显著高于对照组鱼 (32 7% )和投喂皂角甙 30 0mg/kg饲料的鱼(32 5 % )。投喂皂角甙 30 0mg/kg饲料的鱼增重与对照组饲料的鱼近似。投饵试验第 4周时 ,投喂皂角甙 15 0mg/kg饲料的鱼之饲料转换率和代谢生长率值高于对照组的鱼 ,此后差异变小。投喂皂角甙15 0mg/kg的鱼对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高 ,能量利用率亦高于对照组鱼。试验结果证实 ,皂角甙…  相似文献   

7.
选择生长正常、体重13.08±0.56Kg的65日龄隆林黑山羊断奶羔羊21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本场加工的羔羊精饲料,试验Ⅰ、Ⅱ组精饲料分别为在对照组精饲料基础上添加0.5%和1.0%纤维素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5%纤维素酶能提高断奶羔羊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尤其对控制断奶羔羊腹泻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8.
银大麻哈鱼饲料中的精氨酸需要量对银大麻哈鱼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料中的精氨酸含量分别为3.5%和8.5%。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5%,试验鱼平均体重1.6克,养殖水温15C,8周试验发现各组鱼的增重、摄食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投喂试验饲料的鱼增重360...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点,草颗粒是反刍动物的最佳饲料形式.用农作物秸秆和鲁梅克斯K-1鲜草制成草颗粒喂育肥牛试验;试验表明:1.鲁梅克斯K-1颗粒化后,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单位体积重量是精饲料的2倍,是铡短玉米秸秆的20倍,高于其它类型的饲料.2.经30天的饲喂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牛均无发病,生长正常,饲喂颗粒饲料的牛在30天内比对照组多增重4.32千克,平均日增重高于134克,即提高增重9.52%.饲喂颗粒饲料牛的饲料转化比提高8.68%.3.经测定牛采食普通饲料的时间每次为60~90分钟,时常有剩下的秸秆或粗料,而采食颗粒饲料的时间每次为45~60分钟即可完成,采食时间缩短约30~50%.试验中还可发现,采食颗粒饲料牛食欲很好,进食速度较快,表现颗粒饲料对动物的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至2004年,通过4年研究和3年推广应用,配制出绿支援育肥牛专用饲料。该饲料集中草药、微量元素及蛋白精饲料于一体,不含激素及残留有毒有害成分,喂育肥牛(供港活牛)食欲好、易消化、育肥周期短、增重快、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粗饲料类型对科尔沁肉牛育肥增重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粗饲料配方。选取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体格、膘情基本一致、12~16月龄、体重350kg左右的科尔沁肉牛架子牛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四组粗饲料类型分别为Ⅰ组(50%青贮玉米+50%玉米秸秆)、Ⅱ组(35%青贮玉米+30%苜蓿干草+35%羊草干草)、Ⅲ组(25%青贮玉米+25%苜蓿干草+25%羊草干草+25%燕麦干草)与Ⅳ组(50%青贮玉米+25%羊草干草+25%玉米秸秆)。试验预饲期为10d,试验期为180d。试验结果表明:1)Ⅱ组育肥牛体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育肥牛的体重(P<0.05),Ⅰ组、Ⅲ组与Ⅳ组间的育肥牛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2)除前期平均日增重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外,Ⅱ组育肥牛的中期平均日增重、后期平均日增重与全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Ⅱ组的全期日增重可达到1.68kg/d。3)Ⅱ组的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最低,仅为单位增重饲料成本最高Ⅲ组的86.7%,分别低于Ⅰ组和Ⅳ组的5.8%和6.6%,经济效益为各组试验中最好。由此可得出,35%青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技术,是饲养8月龄的乳用品种去势牛作育肥牛,经育肥10~11个月体重可达650公斤左右。这种方法相当于肉用牛短期育肥的水平。试验中探讨了育肥期喂饲前中、后高能量精饲料,与全期给予高能量精饲料时总消化养分(TDN)利用率、体重增加量、饲料采食量、腱子肉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至2004年,通过4年研究和3年推广应用,配制出绿支援育肥牛专用饲料.该饲料集中草药、微量元素及蛋白精饲料于一体,不含激素及残留有毒有害成分,喂育肥牛(供港活牛)食欲好、易消化、育肥周期短、增重快、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至2004年,通过4年研究和3年推广应用,配制出绿支援育肥牛专用饲料。该饲料集中草药、微量元素及蛋白精饲料于一体,不含激素及残留有毒有害成分,喂育肥牛(供港活牛)食欲好、易消化、育肥周期短、增重快、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高产饲料油菜喂羊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高产饲料油菜"华协11号"这一饲料资源,评价该品种的饲养动物效果,2010年9月于宁夏平罗县肉羊繁育中心进行了肉羊饲喂试验。试验选取滩寒杂种羊21只,按年龄、体况、性别、体重相近相同标准随机分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试验期间各组参试羊只的每日基础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占日采食量60%。粗饲料各组喂量有异,占日采食总量40%,其中,试验Ⅰ组鲜油菜占40%;试验Ⅱ组鲜油菜占20%,玉米秸秆等粗饲料占20%;对照组玉米秸秆等粗饲料占40%,不喂饲料油菜。预饲过渡期为10d,正试期为30d,预饲10d后称初始体重,正试30d结束,于早晨空腹称末重,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30d平均日增重下降了128.03%;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30d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4.67%。说明利用鲜油菜喂羊,其饲喂量应控制在羊全日粮比例的20%左右为宜,不宜多喂,更不宜单独饲喂。  相似文献   

16.
全株玉米青贮料喂育肥牛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体重相近的鲁本和秦本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料(试验组)和干玉米秸秆(对照组),观察全株玉米青贮料饲喂育肥牛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牛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46.2%(P<0.01),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每增重1 kg消耗精粗饲料量分别为1.052 kg、8 kg和3.174kg、10.16 kg;分析盈利情况,试验组牛较对照组牛平均每头多盈利40.73元(P<0.01),表明全株青贮玉米喂牛,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育肥牛精料中添加益生菌对育肥牛的增重效果。选用体型良好,体重相近(350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其中三组精料中分别添加0.1%、0.2%、0.3%的复合菌制剂,对照组不添加,进行30d的育肥试验,统计分析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0.3%的添加组牛与对照组牛增重差异显著(p0.05)。育肥牛日粮中添加0.3%复合菌制剂,可降低肉牛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料糖水平(5%、10%、20%)和投喂频率(2、4次/d)及其交互作用对鲤生长、肠道消化能力和肝功能的影响,本试验拟选用平均体重为(55.37±3.55)g的鲤为试验对象,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在池塘浮式网箱(1m×1m×1.5m)中进行养殖试验。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鲤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肥满度影响显著(P0.05);投喂频率、饲料糖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肝体比影响显著(P0.05)。在5%和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增重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4%和44.9%,4次/d投喂组的蛋白质效率较2次/d投喂组分别提高了33.6%和45.1%(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较2次/d投喂组提高了30.7%(P0.05),饵料系数较2次/d投喂组降低了31.3%(P0.05)。投喂频率对前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及中肠脂肪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饲料糖水平对中肠蛋白酶、中肠淀粉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10%糖水平组中,4次/d投喂组的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组(P0.05)。饲料糖水平和投喂频率对鲤血清和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同一糖水平下,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随投喂频率提高而降低(P0.05)。综合分析,从降低饲料成本,提升鱼体生长性能、消化能力及肝功能的角度出发,在固定日投喂率的情况下,投喂频率为4次,饲料糖水平为10%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8头21月龄左右、平均体重为470±32.5 kg的夏洛莱杂牛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单一酵母)和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复合微生态制剂),比较各组育肥牛增重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育肥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提高了育肥肉牛的饲料转化效率。由此可见,与单一酵母饲料添加剂相比,复合型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提升育肥肉牛增重,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研究精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藿香龙黄散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各组精料中分别添加0、1.0%、2.0%、4.0%的藿香龙黄散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比分别显著提高7.84%、29.4%、9.80%(P <0.05);试验Ⅱ组料重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0.3%(P <0.05);试验Ⅱ组的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3.10%和12.3%(P <0.05)。结果提示,在育肥牛精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藿香龙黄散能提高育肥牛的生产性能,改善屠宰性能,藿香龙黄散在饲料中添加2.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