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湿玉米纤维饲料同常用粗饲料在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的异同点。选用2头体重55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发酵湿玉米纤维饲料(FWCGF)、湿玉米纤维饲料(WCGF)、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采用尼龙袋法和三步体外法测定4种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以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小肠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1)FWCGF的CP含量显著高于WCGF、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P0.05);苜蓿的SP、NPN、NDICP和ADF含量最高,FWCGF的ADF含量显著低于WCGF(P0.05);FWCGF的EE含量显著高于WCGF的EE含量(P0.05)。(2)4种饲料的DM瘤胃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WCGFWCGF苜蓿全株玉米青贮;4种饲料的CP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WCGFWCGF全株玉米青贮苜蓿;4种饲料的NDF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全株玉米青贮苜蓿FWCGFWCGF。(3)WCGF和FWCGF的RUP小肠消化率和小肠可消化蛋白质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最高。综上可以得出,FWCGF和WCGF均含有高含量的可利用蛋白质和可利用纤维,并且FWCGF可以提高可利用蛋白的含量,有较高的DM和CP的瘤胃降解率,通过酿酒酵母发酵处理可有效保持WCGF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究青贮宝(乳酸菌粉,A)、丙酸钙(B)和孜然精油(C)3种不同类型的青贮添加剂组合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青贮宝、丙酸钙和孜然精油为主效应分析,青贮宝(A)对全株玉米青贮乙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宝(A)对全株玉米青贮ADF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A_2水平下各组ADF含量平均值高于A_1各组。丙酸钙(B)对全株玉米青贮丙酸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B_2水平下各组丙酸含量平均高于B_1水平的各组。孜然精油(C)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NDF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C_2水平下各组NDF含量平均值低于C_1水平下的各组。从交互作用分析,添加剂A、B在淀粉含量上交互作用显著(P0.05),添加剂A、B在ADF含量上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添加剂A、C在ADL含量上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添加剂B、C在蛋白含量上交互作用显著(P0.05)。从影响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特性综合因素分析可知,组合A_2B_2C_2优于其他添加剂组合及对照组。从影响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综合因素可知,添加剂组A_2B_2C_1组营养品质高于其他添加剂组和对照组。A、B、C 3种添加剂适当组合能够有效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特性,提升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成熟度对全株玉米青贮性能的影响。玉米收割时间分为4个成熟期,即凹陷期、1/3乳线期、2/3乳线期和乳线消失期。整株玉米切碎后,装入1.5L的厌氧罐中发酵2、4、8、15和90d,每个处理有3个发酵罐。青贮90d后对青贮玉米进行为期5d的好氧稳定性试验,测定二氧化碳产量、化学和微生物参数。此外,还对4个成熟阶段的瘤胃纤维含量和瘤胃原位降解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贮玉米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凹陷期青贮玉米中乳酸、乙醇、发酵失重、酵母和霉菌的含量高于其他3个成熟期。凹陷期阶段的青贮玉米比1/3乳线期、2/3乳线期和乳线消失期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P 0.05)。在有氧条件下,凹陷期阶段的青贮玉米发酵不太稳定。1/3乳线期、2/3乳线期和乳线消失期青贮玉米较凹陷期显著降低(P 0.05)。青贮玉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由527g/kg下降到421g/kg干物质(P 0.05)。玉米半纤维素含量在整个成熟期变化不一致,但乳线消失期粗蛋白质含量较凹陷期和1/3乳线期显著下降(P 0.05)。2/3乳线期玉米青贮的干物质和有机物瘤胃降解性和降解产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性在凹陷期阶段最高,但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产量在2/3乳线期阶段最高。全株玉米具有良好的青贮特性,特别是在1/3和2/3乳线期两个阶段,其中干物质和有机物的可降解性最高,可降解干物质和有机物的产量在2/3乳线期最高。玉米的最佳收割时间是在2/3乳线期,其可以提高玉米青贮的养分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饲喂肉牛的效果.[方法]试验选择18月龄体重相近的西门达尔杂种黄牛20头,随机分成全株玉米青贮组和去除果穗的玉米秸秆青贮组进行对比分析,每组10头.[结果]玉米全株青贮组头均日增重为1350 g,比去除果穗的玉米秸秆青贮组的1 030 g提高320 g,差异显著(P<0.05).试验期玉米全株青贮组头均纯收益比去除果穗的玉米秸秆青贮组提高175.2元,差异显著(P<0.05).[结论]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处理后,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好,尤其是全株青贮玉米饲喂肉牛明显好于普通青贮饲料的饲喂效果,可明显提高肉牛增重速度和经济效益,采食量也有所提高,饲料报酬高,对于规模较大的肉牛养殖场,可在今后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荒漠灌溉地区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和发酵品质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筛选第三师地区最佳青贮玉米栽培品种,选择4个青贮专用和11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灌浆期、1/4乳线期、1/2乳线期和3/4乳线期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并调制青贮饲料。发酵60 d进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消化测定,以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消化特征为评价指标,利用相似优先比法对15个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进各青贮玉米株高、穗位、鲜草产量、全株鲜重、茎秆鲜重、果穗鲜重、籽粒鲜重、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淀粉含量和代谢能(ME)不断递增,到3/4乳线期达到峰值;其中,3/4乳线期大丰30鲜草产量最高,金玉9号DM含量最高,新饲玉10号CP含量最高,先玉696 WSC含量最高,屯玉765淀粉含量最高,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随生育期推进,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氨态氮∶总氮(NH3-N/TN)、有机物消化率(OMD)和产气速率不断递减,ADF、NDF、NH3-N...  相似文献   

6.
全株青贮玉米饲喂育肥羊增重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羊育肥中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通过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II总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10%(P0.05),比试验组I提高8.05%(P0.05);料重比试验组II比对照组降低21.47%(P0.05),比试验组I降低8.40(P0.05%),差异均显著,可见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育肥羊,在羊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养殖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鄂尔多斯地区,对青贮玉米进行回用再生水和收集雨水的混合灌溉试验,同时研究在亏水条件下施用抗蒸腾剂的效果,测定整株青贮玉米的鲜、干草产量、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及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探讨再生水和雨水混合灌溉的适宜比例和灌水量。结果表明:亏水20%(+抗蒸腾剂)处理下,再生水和雨水1:2混合灌溉处理与纯自来水灌溉处理相比,鲜草产量提高了59.38%(P 0.05),干草产量提高了60.55%(P 0.05),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5.83%(P 0.05)。再生水和雨水1:2混合灌溉显著增加了青贮玉米产草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施用抗蒸腾剂可以节约20%的灌水量。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高粱、高丹草和青贮玉米品种,引进13个优质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显示:饲用高粱鲜草产量高于高丹草和青贮玉米品种,高丹草3901在鲜草产量、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长、叶面积显著高于CFSH30 (P0.05)。青贮玉米叶面积最大,与高丹草中三个品种相比差异显著(P0.05)。复种饲用高粱、高丹草、青贮玉米品种各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草产量与茎粗、株高显著正相关,茎粗与叶片数、叶宽、叶面积极显著正相关。复种牧草营养成分测定、饲用价值评定结果表明,复种青贮玉米品种饲用价值较好,评定为特级,高丹草、饲用高粱品种等级评定均在3级以上。综合提示,饲用高粱3701、高丹草3901和饲用玉米屯玉168优势相对突出,可作为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生产优质饲草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分析2种粮饲兼用品种和1种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全株玉米制成的裹包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并比较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上、中和下层的青贮品质。试验选用登海6702(DH6702)、青贮ND465(ND465)和先玉045(XY04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制作裹包青贮。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的pH均低于3.90,氨态氮/总氮都小于5%;参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分标准,得分均在80以上,等级为一级,其中DH6702得分最高,发酵品质较好;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高于ND465和XY045,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D465,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XY04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ND465(P0.0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的WSC、淀粉、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采用拉伸膜裹包能够调制成发酵品质优良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小型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青贮质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4因素及其不同水平配比组合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因素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密度硫酸钾磷酸二铵尿素;密度和硫酸钾不同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着密度和硫酸钾施用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磷酸二铵不同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较低的施用量即可达到增产效果;尿素不同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密度、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不同水平的配比组合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应用种植密度7.0万株/hm2、硫酸二铵150kg/hm2、尿素150kg/hm2和硫酸钾150kg/hm2配比组合,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在4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6.75、8.25、9.75、11.25万株/公顷),以及间作4种豆科牧草(拉巴豆、秣食豆)试验基础上,从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方面,研究了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以及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8.25万株/公顷处理下,青贮玉米产量最高,结构较为合理,显著高于6.75万株/公顷和9.75万株/公顷(P0.01),而在高密度处理下(11.25万株/公顷),表现为茎秆比重高、穗比重低,生育期推迟2~3d,茎秆变细,倒伏率增加。间作豆科牧草与对照(玉米单作)的青贮玉米产量、产量结构无显著差异;间作群体于玉米蜡熟期收获时,间作拉巴豆鲜草总产量、干草总产量、净收入、土地当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1),分别提高了33.4%、22.1%、33.6%和0.57,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综上所述,在海河平原区青贮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为8.25万株/公顷,其与拉巴豆间作为最佳间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将日本饲用高粱和饲用玉米以不同形式青贮,通过营养价值比对分析,确定最佳的青贮模式。结果表明,全株玉米青贮和黄贮两种方法发酵粗蛋白(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本饲用高粱青贮粗蛋白(CP)含量与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青贮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株玉米与日本高粱混合青贮粗蛋白(CP)含量最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建议将日本饲用高粱和饲用玉米混合青贮,且不宜采用黄贮方法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苜蓿、鸭茅、全株玉米为原料,测定其在青贮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营养成分含量,应用瘤胃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产气参数,探讨喀斯特山区牧草青贮的合理周期与其在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基本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3种牧草的CP、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Ash含量显著上升(P0.05);(2)苜蓿青贮100d内,GP72、a+b、OMD值变幅平缓,数值差异不大(P0.05);(3)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鸭茅GP72、a+b、OMD值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4)全株玉米在整个青贮期内,GP72、a+b、OMD值波动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青贮可降低CP、NDF、ADF水平,增加Ash水平;以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参数为依据,苜蓿青贮以100d内为宜,鸭茅不宜青贮,全株玉米可长期青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赤峰市巴林右旗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试验选取了24个青贮玉米品种,均于2017年4月20日进行播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为4 200株/666.67 m2,每个品种种植10行,种植面积为666.67 m2,设置3个重复,行距为0.5 m,株距为0.4 m。在供试品种进入乳熟期时,测定农艺性状和鲜草产量并调制青贮。采用聚乙烯小包装模拟青贮方法进行青贮饲料调制,每个品种5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通过比较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优良品种。结果表明:单株重、茎秆重、果穗重、叶片重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株高、果穗数、叶片数与产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第1类为蒙农青饲1号、金岭青贮367及钧凯青贮909,它们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低且粗脂肪(EE)含量较高;第2类为吉农大青饲一号、文玉3号、金岭...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添加单一及混合中药渣于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中,通过对青贮料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探讨中药渣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调制中的应用。全株青贮玉米铡短至1.5~2cm,均匀混入药渣制作青贮,玻璃缸青贮300d开盖,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混合药渣组感官品质为一般质量青贮料,添加水平5%时青贮料粗蛋白(CP)、粗脂肪(EE)、磷含量(P)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CK)及添加水平7%、10%(P0.05),氨态氮/总氮(NH3-N/TN)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水平为5%时乳酸(LA)、丙酸(PA)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水平7%、10%(P0.05);单一药渣组中,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及牛蒡(Arctium lappa)药渣组感官品质均在2级及以上,党参药渣组添加水平为5%时,干物质(DM)、CP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添加)及同水平其他处理组(P0.05),LA、PA含量显著高于添加水平7%、10%(P0.05);牛蒡药渣组各添加水平下,DM、CP及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LA随添加量显著增大(P0.05);川芎药渣组各添加水平下,CP、P含量及E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AA)显著高于同水平其它处理组(P0.05)。综上,混合药渣、党参药渣组添加水平5%时,对青贮品质改善效果较好,牛蒡药渣及川芎药渣有益于青贮品质的改善,但牛蒡药渣对青贮的改善效果优于川芎药渣。  相似文献   

16.
以先玉696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低(7.2万株/公顷)、中(10.4万株/公顷)、高(14.1万株/公顷)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的株高、株重、株叶片数、株绿叶数、株叶重、株茎重、株穗重、茎粗最高,但鲜、干草产量最低,粗蛋白产量低于中、高密度。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增加变化不大。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发酵品质都好。综合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以及发酵品质得出中密度(10.4万株/公顷)是攀西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宁夏南部冷凉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1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株高、鲜草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及发酵营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显示,不同品种的各单项指标表现不同,且各单一最优指标并不聚集于同一品种中.研究表明,桂青贮1号、宁单34、昊玉501、金岭10、京科青贮516的灰色关联度...  相似文献   

18.
在奶牛生产中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通过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产奶比对照组提高16.67%(P<0.05);饲料转化率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8%(P<0.05),可见用全株青贮玉米饲喂奶牛,在奶牛的产奶量、饲料转化率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型青贮窖内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规模化牧场中目前采用的青贮装填、压实、封盖等管理条件下,分析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常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以及奶牛瘤胃降解率的差异,为合理生产和取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试验采集黑龙江地区牧场中大型青贮窖全株青贮样品(n=6),以上层、中层、下层为切入点,测定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常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瘤胃内7 h淀粉降解率以及24、30和48 h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对于发酵品质,测定pH、淀粉、乳酸、乙酸、氨态氮含量及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数量这8个指标,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青贮窖内不同深度的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淀粉含量均随青贮窖深度的增加而下降(P 0.05);且粗蛋白质、粗灰分和酸性洗涤蛋白质含量各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2)青贮窖中层的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下层其次,上层最低。3)对于青贮窖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的DMD,在24 h时,各层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达到30 h后,中层全株玉米青贮DMD显著高于上层(P0.05),但与下层差异不显著(P0.05)。在24和30 h时,各层间NDFD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48 h时,中层和下层全株玉米青贮NDFD均显著高于上层(P0.05),但中层和下层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CPD和淀粉降解率,在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青贮窖内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青贮窖内深度的增加,干物质及淀粉等养分损失率增加,但pH、有机酸等发酵效果更好,并增加了瘤胃降解率。然而达到一定深度后,发酵品质趋于稳定,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层全株玉米青贮质量最佳。因而,在青贮制作过程中,应注重逐层压窖,推荐使用隔氧膜封窖。在取料过程中,上层、下层均匀取料,降低青贮饲料对饲粮配方一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青贮玉米是奶牛的当家饲料。它的调制技术和方法与其质量关系极为密切,好的调制技术和方法,能获得优质的青贮玉米,损耗少,营养分高,适口性好,能显著地提高产奶量。反之,霉变劣质的青贮料会使牛患病或流产。 推行青贮玉米常年喂奶牛,就得研究优质的调制技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青贮料的品质是喂奶牛的实际价值,也是青贮发酵好坏的具体反映。青贮发酵是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过程。青贮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