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确定适宜在石林县推广种植的粮饲兼用型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本试验选取13个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玉米完熟期时测定亩产量和营养成分,并分析亩产量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玉米籽粒DM、CP、NEL的亩产量分别为520.08~858.94kg、54.10~76.28kg和1092.07~1793.74Mcal,秸秆DM、CP和NEL的亩产量分别为591.29~859.64kg、28.76~55.86kg和738.09~1166.44Mcal;(2)玉米籽粒CP、EE和Ash含量分别为8.28%~10.60%、3.41%~5.69%和1.03%~1.51%,其中Ca、P含量分别为0.03%~0.04%和0.20%~0.29%,NDF、ADF和ADL含量分别为6.93%~10.65%、2.73%~5.25%和0.29%~0.86%;秸秆CP、EE和Ash含量分别为4.86%~6.95%、0.79%~2.84%和6.09%~8.07%,其中Ca、P含量分别为0.46%~0.91%和0.06%~0.09%,NDF、ADF和ADL含量分别为66.67%~75.47%、39.43%~45.97%和3.30%~6.30%,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亩产量与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为路单17号,但综合指标均优良的品种为TR123。  相似文献   

2.
三株广西狂犬病病毒NS基因和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NSM1/NSM2,对三株广西狂犬病病毒NS和M基因同时进行了RT_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同源性分析表明,三株广西野毒NS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7.2%~98.4%,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9.7%;与固定毒和狂犬病相关病毒比较,NS基因分别为79.9%~82.8%和69.7%~71.0%;M基因的分别为82.8%~87.8%和75.0%~77.8%。三株野毒NS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3.3%~98.7%,M基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5%~100%。表明广西各地毒株之间亲缘关系不同,但最为相近;与狂犬病固定毒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狂犬病相关病毒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机体摄入的钙在胃内转化为氯化钙而被吸收,VD的活性代谢产物有利于钙的吸收。钙与磷除构成骨与牙齿外,还具有其他重要功能。钙、磷不足均影响骨骼正常发育与健康。1体内含量与分布成年动物体内的含钙量为1.2%~15.%(鲜体)、3.5%~4.0%(干体)和26%~30%(灰分中),磷的含量相应为0.60%~0.75%、1.9%~2.5%和16%~17%。机体中钙的98%~99%和磷的80%左右构成骨骼与牙齿,其余部分在软  相似文献   

4.
采用CNCPS法评价11种菌糠营养特性,并评定其相对饲喂价值。结果表明,菌糠的NDF、ADF分别为34.23%~63.85%、23.04%~46.80%,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菌糠的(CA+CB1+CB2)含量为26.68%~61.78%,CC为38.51%~73.32%;菌糠的CP含量为9.00%~16.17%,在蛋白质组分中,PA为18.42%~38.33%,PB为29.56%~55.20%,PC为21.16%~48.69%;菌糠的RFV为76.40~192.81,除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菌糠和银耳菌糠的RFV小于100外,其余菌糠均大于100。菌糠的游离棉酚为88.96~151.82 mg/kg。菌糠可以代替反刍动物的部分饲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苜蓿(Medicago sativa L.)刈割后病害的现状,对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病害率为95.17%~100.00%,整体呈现西北部低于东南部。其中,苜蓿小光壳病发病率主要在60.42%~87.50%范围之内,病情指数为14.52%~20.97%;苜蓿褐斑病主要发病率为96.13%~100.00%,病情指数为31.11%~38.66%;苜蓿锈病主要发病率在5.97%~23.89%之间,病情指数为2.07%~8.29%。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饲料香味剂中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的方法,试样经无水乙醇提取后,用GC测定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在浓度为20~200g/kg添加水平时,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7.6%~98.3%、97.8%~98.7%、97.4%~98.8%和97.4%~98.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5%~0.7%、0.4%~1.0%、0.4%~0.6%和0.5%~0.8%。方法定量限为100mg/kg。本方法对饲料香味剂中桉油精、肉桂醛、百里香酚及香芹酚的检测分析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草地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9.8%~39.9%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5.3%~21.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13.4%~26.7%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17.7%~27.3%、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0.1%~12.1%,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8.5%~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试验在测定4种桑叶营养物质及氨基酸的同时,选取24只成年的朗德鹅,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绝食强饲法收集48h排泄物,分别测定鹅对4种桑叶主要营养物质表观利用率和代谢能值。结果表明:4种桑叶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2.96%和9.68%,是蛋白补充料。鹅对桑叶DM、CP、EE、CF、钙、磷和灰分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9.76%~40.99%、44.71%~45.93%、38.13%~42.29%、29.28%~35.26%、38.21%~44.61%、21.02%~22.58%和10.15%~10.60%。除组氨酸和甘氨酸表观利用率较低外,鹅对桑叶中其他氨基酸和总氨基酸表观利用率为55.83%~69.66%。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水禽细小病毒分子进化规律,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5株水禽细小病毒的结构基因。结果表明:结构基因长度为2 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鹅细小病毒VP1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1%~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9%~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1%~88.3%;鹅细小病毒VP2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2%~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6%~99.3%,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5.5%~88.1%;鹅细小病毒VP3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0%~100%,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6.8%~99.4%,鹅细小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88.4%~91.0%。说明鹅细小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均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没有发生重组现象。番鸭细小病毒的2个毒株均存在8个糖基化位点,而鹅细小病毒ZJ毒株为6个糖基化位点,G3与LJY毒株分别缺失582~584 NTT和703~705 NRT。  相似文献   

10.
不同藜麦材料在哈尔滨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尔滨地区的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8个藜麦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倒伏表现。结果表明:8个参试材料均可在本生态区正常成熟,生育期范围为112~121 d。株高范围为133.20~173.07 cm,分枝数为18.10~23.10个,有效分枝率为64.34%~72.87%,产量最高可达2965.88 kg·hm-2。蛋白质含量为13.74%~14.50%,淀粉含量为42.15%~60.11%,脂肪含量为4.26%~6.74%,灰分含量为3.94%~6.46%。倒伏率为9.00%~13.67%。综合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材料LM-3的表现最优,适合在哈尔滨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危害霜霉病对大豆的危害主要是幼苗和叶片、种子,其中种子的发病率比较高,减产严重。病种子的发病率为10%~50%。百粒重减轻4%~16%,重者可达30%左右。病种子发芽率下降10%以上,含油量减少0.6%~1.7%,出油率降低2.7%~7.6%。由于受到霜霉病的危害,病叶早落,大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可减产8.0%~15.2%。2发病症状使用患病的种子播种,会让幼苗患病。患病后,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衍生化GC-MS方法对三种红茶成分进行分析,从四川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条茶中各检出59、58、53种化合物。其中30%酸类物质、50%生物碱类,醇、酮、酚、醛、酯、呋喃吡咯吡嗪类、糖胺类含量较少均在2.5%以下。三种茶叶均检出0.03%~0.04%糠醇;0.07%~0.12%苯甲醇;0.04%~0.2%苯乙醛;0.09%~0.23%N-乙基琥珀酰亚胺;0.10%~0.17%环氧芳樟醇;0.10%~0.19%1,4-苯二酚;8.80%~15.7%焦性没食子酸;0.05%~0.12%二氢猕猴桃内酯;42.87%~51.17%咖啡因;3.02%~6.98%可可碱;4.57%~5.65%棕榈酸;0.25%~0.4%硬脂酸;0.31%~0.70%2-棕榈酰-RAC-甘油。四川红茶中主要检出成分为咖啡因、焦性没食子酸、可可碱。祁门红茶主要检出成分为咖啡因、右旋奎宁酸、焦性没食子酸。滇红条茶主要检出成分为咖啡因、焦性没食子酸、1α,2β,3α,5β-Cyclohexanetetrol。明确三种工夫红茶挥发性成分同异性将为下一步红茶品种鉴别及品质评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6,(4):79-84
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广西不同鸽场的6株鸽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进行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只有1株分离株F基因的ORF全长为1 659 bp,编码552个氨基酸,其他5株分离株F基因的ORF全长均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6株分离株的F0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均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的序列结构特性;核苷酸同源性比较显示,6株分离株与NDV基因Ⅵ型中的Ⅵb亚型同源性最高,为91.3%~99.3%(与比利时分离株11(JX901124)的同源性最高),与其他基因Ⅰ、Ⅱ、Ⅲ、Ⅳ、Ⅴ、Ⅶ、Ⅷ、Ⅸ型毒株的同源性在81.3%~89.2%。与经典强毒株F48E9相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6%~84.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2%~92.4%;与Ⅰ型疫苗株V4、I-2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3.6%~85.1%和82.6%~84.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1%~91.3%和87.7%~90.8%;与Ⅱ型疫苗株La Sota和B1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1.7%~83.9%和82.0%~83.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6%~89.9%和86.6%~89.9%。遗传进化分析显示,6株广西鸽源分离株与2011年比利时分离株11(JX901124)和中国毒株SDS、LLN713、BJP13、LJL404、P4的遗传关系最为接近,位于同一进化树分支上,属于基因Ⅵb亚型。  相似文献   

14.
广西10种经济作物副产物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广西部分经济作物副产物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广西10种经济作物副产物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干物质11.07%~63.20%,粗蛋白3.75%~19.05%,中性洗涤纤维17.86%~63.16%,酸性洗涤纤维15.88%~50.30%,粗脂肪2.13%~6.46%,总能13.23~16.74 MJ/kg,平均饲料相对值为73.22%~398.6%;矿质元素含量为钙0.02%~2.68%,磷0.05%~0.22%,铁97.50~3356.67mg/kg,锰18.79~682.47mg/kg,铜1.68~17.32mg/kg,锌7.68~60.17mg/kg。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中经济作物副产物营养价值由低到高为:木薯渣甘蔗渣油菜秸秆甘蔗稍菠萝皮香蕉茎叶花生藤红薯藤香蕉皮桑叶。  相似文献   

15.
1骨粉骨粉的肥分含量与原骨的成分和制造方法有密切关系。一般生骨粉含氮4%~5%,磷15%~20%;粗骨粉含氮3%~4%,磷19%~22%;蒸制骨粉含氮2%~3%,磷21%~25%;脱胶骨粉含氮1%~2%,磷29%~34%。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吉林省某地区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JL1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PRV JL1株TK、gI、gD、gE和g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内外毒株进行序列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JL1株TK、gI、gD、gE和gB基因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00%,96.4%~99.9%,98.8%~99.9%,98.1%~99.9%,98.4%~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9.4%~100%,94.3%~99.7%,97.3%~99.8%,95.7%~99.5%,97%~99.7%。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PRV JL1株gE基因第48位和496位各插入一个天冬氨酸(D),与流行变异株的基因特征一致;同时gD基因、gI基因和gB基因分别有不同数量的氨基酸的插入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JL1株与国内近年来分离的流行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尤其与JS-2012流行毒株亲缘关系相对最近,而与国外分离的经典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对PRV JL1流行毒株的重要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进一步了解PRV变异情况,可为当前流行的猪伪狂犬病防控以及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黑龙江省苜蓿病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病害率为35.92%~82.51%,整体呈现西北部低于东南部,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递增的格局。其中,苜蓿小光壳病发病率42.82%~80.41%,病情指数为5.84~10.60;苜蓿锈病发病率2.58%~19.25%,病情指数为0.88~6.58。而苜蓿褐斑病发病率为3.33%~16.67%,病情指数为1.38~8.88。苜蓿霜霉病发病率为0.84%~1.14%,病情指数为0.14~0.69。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孔雀源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从昆明动物园采集孔雀粪样,从中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并对12种毒力基因及22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孔雀粪样中共分离鉴定出38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菌traT基因携带率为100%;tsh基因携带率最低,为2.63%。未检出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基因aac(3)-Ia、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OXA、SHV,其余耐药基因均呈阳性,其中磺胺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7.89%~34.21%,四环素耐药基因阳性率为50%~57.89%,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10.53%~50%,氯霉素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42.11%~71.05%,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42.11%~63.1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阳性率为13.16%~68.42%。研究结果可为孔雀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成年奶牛总发病率为8%~11%,其中消化疾病占30%~35%;乳房炎占21%~23%;产科疾病占10%~14%;肢蹄病占6%~10%.危害奶业生产最大的疾患是生殖疾病.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苦水玫瑰(Rosa sertata×R.rugosa)套种对土壤养分、玫瑰产量及杂草的影响,为优化苦水玫瑰栽培模式并为规模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共设玫瑰+红豆草(T1)、玫瑰+紫花苜蓿(T2)、玫瑰+鼠尾草(T3)、玫瑰+芝樱和苦水玫瑰单作CK(T5)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含水量、杂草数量、玫瑰花产量。结果表明:苦水玫瑰套种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鲜花产量,降低了杂草数量,与CK相比,T1~T4玫瑰根际及行间的全氮含量增幅为4.29%~40.32%、全磷含量增幅为33.33%~85.71%、速效氮含量增幅为6.16%~53.93%、速效磷含量增幅为10.51%~83.40%、速效钾含量增幅为5.88%~71.43%、有机质含量增幅为3.27%~32.72%、土壤含水率增幅为6.67%~72.96%;总盐含量降低了15.25%~29.35%、pH值降低1.53%~3.64%。T3抑制杂草效果最显著,杂草数减少了100.65%;T2鲜花产量最高,2年分别提高了21.47%和26.98%。套种有益于增加玫瑰根际及行间土壤的养分含量、含水量、抑制杂草并提高玫瑰产量,降低土壤盐碱度。玫瑰+苜蓿(T2)有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和提高鲜花产量;玫瑰+鼠尾草(T4)抑制杂草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