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涛 《兽医导刊》2016,(14):110-1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于不感染人类,所以不属于人畜共患病.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它病原感染.  相似文献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5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威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等综合措施共治疗病猪241头,治愈220头,有效率91.2%,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及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出现呼吸异常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近年来,我县的部分乡镇流行过该病,笔者曾在规模养猪场作过技术指导,对该病防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采取免疫预防、对症治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此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下旬,永善县溪洛渡干河村太平2组3农户的25头生猪突然暴发一种不明高热疫病.1周后,疫病逐步扩散蔓延到务基、团结、青胜等的19个村,203个村民小组,4870户,生猪存栏20941头,发病14455头,发病率达69%,死亡1761头,病死率12.1%.经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和临床诊断,基本排除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流感等传染病及常见病的可能,疑似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猪蓝耳病的流行原因与防治措施,以普及治病原因,通过预防病情发生以减少猪蓝耳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对其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及猪只染病后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猪的养殖活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及症状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提出几点必要的可行措施,以期对猪养殖生产产生一定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变异株引起的猪的热性烈性传染病,已成为当前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毒株的毒力和致死率远远高于传统流行毒株,能引起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发病。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死亡率高,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本文主要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综合防治措施展开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6月中旬起,在我国华南及华中部分地区(其中以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最为严重)爆发一种以高热、传播速度快、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并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经中科院,农业部等专家会诊,诊断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该病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猪场因此而破产,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又称"高热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疾病。该病自2006年5月于江西、浙江等地暴发后,其他各地也陆续发生。龙岩市于2007年5~11月、2010年6~10月先后2次大面积发生。给许多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11年1月,陆续又有些猪场出现以母猪流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诊断...  相似文献   

14.
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当病毒发生变异后就可能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场发生本病就会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和育肥猪或仔猪出现以呼吸道为主的症状,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本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用来治疗,对发病猪采用防止继发感染和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一种由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共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发病范围广、传染性强的特点,在养猪场中非常常见。本文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治疗方式,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被称之为高热病,主要是由呼吸综合征、繁殖变异株所引起的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免疫力降低、母猪繁殖障碍、高死亡率、发热和呼吸困难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混合与其他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混合感染时,还会导致猪群发生病原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本文针对该病的诊治方面进行探讨,供同行们参考。1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尿液和种公猪精液中排出,常存在于圈舍、用具、饲料和饮水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  相似文献   

18.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所引起的,以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致病性很强的变异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是以高热、厌食或不食、眼结膜炎、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以及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新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最高可达7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率可达20%~30%;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亡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征较为突出,一直以来该疫病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所造成的危害性也极为明显,所以关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便十分必要.本文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