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昌宁红茶,产于昌宁及周边地区,其发展和云南滇红一脉相承,昌宁红茶发展历史悠久,文化脉络清晰,它见证了历史上滇西茶马古道的兴衰和荣耀,是云南红茶发展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中华茶叶大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叶种茶树为主要原材料的昌宁红由于其环境特殊、茶源丰富,成就了其滋味浓醇,香气馥郁,回味悠长的口感。昌宁红茶不但集成了云南滇红的优秀特征,也继续拓展了红茶味觉的范围和广度。昌宁红茶制作工艺考究,文化厚重,注定将作为滇红茶中冉冉升起的明星。  相似文献   

2.
红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中利用酶促氧化作用,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内含物氧化、聚合、缩合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形成红茶"红汤红叶"、香气甜香、滋味甜醇的品质特征。近年国内红茶发展迅速,关于红茶品质的研究引起关注。本文就产地环境、茶树的品种、加工工艺和外源酶等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南农垦红茶、绿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组分和香气成分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海南农垦红茶、绿茶的品质特点。结果表明,海南农垦红茶具有高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低含量咖啡碱的特点,形成了海南农垦红茶"橙红汤、果蜜香"的品质特征。海南农垦绿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形成了海南农垦绿茶"香郁味浓"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了广东茶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归纳了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就扶持茶产业发展出台的系列利好政策,分析了英德红茶产业当前的发展基础与形势以及今后的发展定位,并从"品种、品质、品类、品位、品牌"等5个方面提出了科技支撑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5.
发酵是红茶加工的特征工艺,是红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之一。发酵前萎凋方式及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pH值、通氧量、发酵时间和程度等环境因素是影响红茶发酵品质的重要因素。采用不同干燥方式和干燥设备,控制干燥的温度、时间、速度和初烘的程度等,可更好的发展红茶的品质。本文就红茶发酵和干燥技术等方面对红茶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红茶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工艺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分析工夫红茶鲜叶萎凋、发酵等关键技术要求,总结工夫红茶萎凋、发酵等生产实践和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为提高工夫红茶品质、保证质量稳定、促进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玉华 《福建茶叶》2014,36(5):30-31
"古道野丛"是以毛家坪至八斗平均海拔900m以上的古道两侧丛林中的野生福安菜茶为原料制作的具有独特品质风味的坦洋工夫红茶,本文就"古道野丛"的优异品质形成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坦洋工夫红茶优质产品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李永菊 《茶叶》2009,35(4):207-210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三个品种都是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功夫红茶品质最差。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的红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开华  陈贞纯  屠幼英 《茶叶》2012,(3):168-171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红茶健康功能的认识,近五年国内红茶生产和销售增加非常迅速。红茶的发酵程度极大地影响红茶的品质,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特征的主要工序。本文从红茶发酵程度的把控和界定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原料、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发酵时间、发酵通氧量、发酵叶堆积厚度等因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生产品质优越的红茶。旨在为红茶生产企业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实际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
郑火娇 《福建茶叶》2011,33(4):29-32
中国是红茶的创始国,红茶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爱好者。随着红茶受到越来越多茶叶爱好者的喜爱,如何进一步提升红茶品质,生产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红茶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红茶品质的形成机理为切入点,探讨影响红茶品质的因素,并以此探讨改进与提升红茶品质的相关措施,旨在为茶叶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