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贮藏时间对茶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是目前茶树育种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手段,通过杂交可以融合双亲的优点,使后代表现出比双亲更优良的生物学、经济学性状,从而为选种提供可选择的材料。因此,杂交结实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可供选择基数的大小,进而影响育种效率,而花粉生活力的大小是影响杂交结实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以发芽率、花粉管长度两个因素作为衡量花粉生活 相似文献
2.
以ME3+BK+100 g/L蔗糖+150 g/L PEG4000作为培养基,把桔梗新鲜花粉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结果表明,30℃培养1.5 h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把桔梗花粉贮藏在不同的温度下,结果显示:低温贮藏可明显延长花粉的寿命,常温下花粉仅能贮藏4 d左右,但在10、4、-20℃下贮藏,花粉寿命可分别达60、90、150 d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授粉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结实率下降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水稻B2花粉活力的温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bar基因的抗Basta转基因粳稻B2为材料,分别在5℃、10℃、15℃、20℃、25℃、30℃、35℃、40℃、45℃下进行处理,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处理下转基因水稻B2花粉离体0、1、2、3、4、5、6、8、12、14 min后的活力。B2花粉离体后活力呈现“S”型下降,用Logistic模型可精确模拟两者的关系; 其次, B2花粉离体后活力随着温度先升后降,花粉活力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30℃,25℃时活力最强,高温对花粉活力的胁迫作用更大。采用指数方程和Logistic方程分段函数,建立B2花粉活力的温度模型,可精确预测花粉存活时间和寿命,为进一步准确估算转基因水稻基因飘移距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阻抗流式细胞仪、雄穗水培及PCR仪模拟高温胁迫,建立花粉活力的快速测定体系,测定玉米自交系群体(227份)在常温(25℃)及模拟高温胁迫下(40℃/30 min、50 min、70 min)的花粉活力值,利用BLUE模型估算综合花粉活力值,用于筛选耐高温型玉米自交系。在常温下,花粉活力值在玉米自交系群体中变异丰富。随着模拟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自交系间的花粉活力值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果穗产量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表明玉米自交系的花粉活力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在群体中存在差异。利用综合花粉活力值,共筛选到耐高温型玉米自交系15份,它们的花粉活力均对高温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在玉米植株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穗生长发育受阻,雌穗比雄穗敏感。小穗分化期干旱几乎没有影响花粉活力;小花分化~开花期干旱花粉活力降低,且主轴小穗花粉活力降低幅度大于已开裂分枝小穗花粉,而未开裂分枝小穗花粉活力受干旱影响较小;雌穗花丝伸长速度变慢,在一定时间内伸出长度较短,数量较少,其活力亦降低。花粉和花丝受干旱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减产幅度亦存在差异,以花丝活力受干旱影响较重,减产幅度较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减产顺序,小花分化~开花期>灌浆期>小穗分化期。不同水分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7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型品种及其杂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温度变化对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23℃时,亚种间杂种的花粉育性显著降低,不同组合花粉育性存在明显差异,而品种间杂种和常规品种的花粉育性受影响较小;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常规品种和品种间杂种的花粉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与组合间存在差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日平均温度与花粉育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与花粉育性呈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种与常规品种的相关系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减数分裂期的花粉育性受温度影响,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较常规品种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8.
9.
在温室内观察甘蔗开花动态,用TTC法测定甘蔗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花穗上小蠡花开放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外至内;ROC22和科五花粉活力于开花第1 天达到80%以上,第2 天有小幅度上升,之后迅速降低,第7 天仅采到少许花粉,但活力仍在32%左右。甘蔗雌蕊柱头开花前1天具有可授性,自交授粉后的1~2 d内保持强可授性,之后柱头迅速变黑枯萎;未授粉柱头花开后的9 d内一直保持靓丽的艳红色,具强可授性。柱头可授性的最佳时期为开花后第1~9 天,甘蔗的最佳授粉期为母本开花2 d后再授以父本花粉,4 d内即可完成杂交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茶树优质资源花粉的遗传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 4份优质茶树资源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 )及其扦插繁殖后代的花粉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 :4份资源与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大小、形状、平均轴径及P/E值均无显著差异。对蓝标 1、汝城白毛茶及其扦插后代花粉外壁纹饰的三维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凹穴数量、密度、两凹穴间的最小距离或凹穴最小面积均较相似 ;对日铸茶、云桂大叶及其扦插后代的花粉外壁纹饰平面分析结果表明 ,它们各自与其扦插后代的长脊长度、粗脊粗度、大穴及小穴长径均基本接近。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所显示的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外壁内层的形状或厚度 ,4份优质资源与其扦插后代均无明显变化。因此 ,蓝标 1、汝城白毛茶、日铸茶和云桂大叶的无性后代 ,其花粉遗传性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2011~2016年在武夷山开展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春桃香、紫观音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春桃香、紫观音的均产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加73.64%、9.13%;香气与滋味的感官审评加和总分均比对照种高1~2分,且在不同采摘批次间表现稳定;成活率、生长势等性状均与对照相当,特别是成活率,春桃香和紫观音的成活率分别高达97.9%和99%,开采期均晚于对照种10 d左右,属晚生种.在武夷山区试点种性特征表现优异,适宜在武夷山及气候条件相类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愈创木酚、α-萘酚、没食子酸、L-酪氨酸和单宁酸等5种酚类物质为底物,采用鉴别培养基筛选法从14株茶树内生真菌中初筛获得4株产多酚氧化酶的真菌。根据变色圈的大小、颜色深浅和摇瓶发酵的结果复筛获得产多酚氧化酶能力较强的菌株CSN-13。对菌株CSN-13产酶营养条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碳源物质中,以麸皮对菌株CSN-13产多酚氧化酶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供试的5种氮源物质中,以硝酸铵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茶水,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采用正交设计对CSN-13产酶发酵培养基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0βg·L-1)、硝酸铵(15βg·L-1)、茶水(4βg·L-1)、KH2PO4(2βg·L-1)、MgSO4·7H2O(0.5βg·L-1)、无水CaCl2(0.075βg·L-1)、CuSO4·5H2O(0.01βg·L-1)。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菌株CSN-13在28℃下培养5βd,酶活力达到241βU·mL-1·min-1,比优化前提高8.5倍。茶树内生真菌菌株CSN-13及其发酵产酶培养基的研究为多酚氧化酶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白鸡冠F1代新品系(0306I、0306F、0306D)及黄旦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0℃)胁迫下茶树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下各品种(系)叶片电导率、过氧化氢及丙二醛含量都显著增加,其中0306F与0306D增加幅度明显大于黄旦与0306I;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都显著增加,其中黄旦与0306I低温下GR、APX、POD、SOD增加幅度远大于品系0306D与0306F。低温下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C)与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下降,其中0306F与0306D品系叶片的MDAR与CAT低温下下降幅度远大于黄旦与0306I。回归分析发现,叶片双氧水含量与APX(y=601.8-59.1x)及CAT(y=5.45-0.77x)活性呈负相关,电导率与ASC(y=7.45-10.35x)也呈负线性相关。以上结果表明,茶树品种(系)0306F与0306D抗寒性弱于0306I与黄旦。 相似文献
15.
16.
选用"茶树"作主题词,词频并含"种质资源",对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收集1997~2017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文献,可获得期刊来源有效题录218条,以齐普夫第二定律为依据可筛选出30个高频关键词.通过构建相异矩阵,由SPSS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20年来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即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生化成分的分析和茶树育种是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结构及热点研究领域,整体表现为研究主题明确,但热点研究领域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