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与黑毛茶品质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双凤  方寒寒  朱旗 《福建茶叶》2009,31(2):10-11,13
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实质是微生物参与下的酶促作用与湿热作用综合的结果.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从黑毛茶的理化成分、品质特征以及渥堆工序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与黑毛茶品质形成的关系,表明了微生物在黑毛茶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开展黑毛茶原料快速"醇化"的研究,以促进黑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茯砖茶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了探索茯砖茶加工新工艺,将红茶加工工艺与茯砖茶加工工艺有机结合,通过反复试验,成功试制了条红毛茶茯砖茶。本文介绍了利用条红毛茶加工茯砖茶的原理、成品品质和工艺流程,创新了茯砖茶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黑毛茶氟含量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阳是黑茶的主要产地之一。通过对益阳黑茶原料主产区的黑毛茶样品分析,表明黑毛茶氟含量与原料嫩度呈负相关,适当提高原料嫩度和进行合理拼配是解决黑茶氟含量偏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湖南黑毛茶渥堆发酵机械化生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毛茶渥堆发酵是湖南黑茶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其品质风味。但传统的黑茶渥堆发酵场地设施过于简陋,卫生质量难以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湖南黑毛茶生产过程中渥堆发酵机械化生产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的传统工艺技术和相应的茶机配置,并以此为基础在六大茶类的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改善茶叶香气和滋味,降低苦涩味,提高茶叶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碧香早品种夏茶一芽三、四叶为原料,在黑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在杀青前,加入"做青工艺",以摇青次数、渥堆程度和干燥温度为参考因素加工黑毛茶,分别对成品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摇青3次、轻度渥堆、120℃干燥温度。  相似文献   

7.
吴平 《茶叶科学》2014,34(4):408-416
阐述了我国历史上和国外的茶叶分类理论和方法,以及黑茶的独特工艺、品质特征等情况。通过研究六堡茶标准化工艺流程中不同工艺阶段的堆积变色方法、影响堆积变色的主导因素、毛茶和成品茶的感官品质特征等,认为无论是六堡茶的毛茶还是成品茶,均经过了堆积变色过程,符合茶叶分类理论、相关标准及相关法规规定,均可称为黑茶,但成品茶比毛茶多了两次堆积变色过程——渥堆和陈化。  相似文献   

8.
大型茶叶精制加工厂收购进厂的毛茶原料因品种、地域、季节、初制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因此毛茶验收定级归堆合理与否,关系到加工的成茶品质、加工难易和加工过程中原料经济价值的有效发挥。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毛茶定级归堆与加工成茶质量的关系 毛茶是精制加工成茶品质的基础,内销花茶坯一般采用单级阶梯式付制、多级收回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黑毛茶渥堆工艺,以渥堆叶含水率、渥堆温度和渥堆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黑毛茶感官品质得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的因素及水平,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拟合,最终确定最佳渥堆工艺。结果表明:渥堆叶含水率64%、渥堆温度41℃、渥堆时间20 h条件下,黑毛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果稳定。对比分析传统渥堆工艺和试验优化渥堆工艺黑毛茶生化品质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得分,试验优化渥堆工艺黑毛茶品质具有滋味醇和、香气纯正、汤色明亮、内含物质丰富等优点。试验结果可为黑毛茶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渥堆是形成黑茶特有品质的关键工序。本文分别从黑茶的渥堆与微生物的关系、渥堆与黑茶品质的关系、渥堆与黑茶成分变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了黑茶渥堆作用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展望了黑茶渥堆在茶叶加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