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佐剂对提高新城疫Ⅱ系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对研制的三批减蛋综合征(EDS)中药佐剂灭活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进行了试验,经试验证明,中药佐剂可灭活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良好,用常规油苗免疫剂量(0.5ml/只)2~3倍的中药佐剂灭活苗注射,未见不良反应,产蛋正常。在开产前注射0.5ml/只,接种后10天即可产生免疫抗体,抗体效价达1:80,15天达1:640以上。EDS中药佐剂灭活苗较油乳剂灭活苗具产生抗体早,抗体水平高,免疫效果好,易注射等  相似文献   

3.
4.
经EDS中药佐剂灭活苗与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证明,中药佐剂苗较油佐剂苗具有产生抗体早(10天)、抗体水平高(1:1200以上)、免疫效果好等特点。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提高注射用白油佐剂的免疫效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外注射用白油MK的馏分烃类组成及含量,制备3批注射用白油(JH),以免疫效果较好的国内注射用白油(JLT8、ZJ)和进口注射用白油(MK、SNB)作参照,进行注射用白油质量检测、馏分烃类组成及含量、碳数分布等分析,制备新城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3批注射用白油样品均达到各项标准,综合免疫效果顺序是JH2MKJH1JLT8ZJSNBJH3;运动黏度约5.53、链烷烃含量约54.0%、总环烷烃含量约45.9%、碳数C16~C20为5.51%的白油制备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佐剂是增强和调节疫苗抗原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物,与抗原一起使用能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佐剂能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当佐剂和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可改变抗原的形态并延长抗原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促进单核吞噬细胞对抗原的递呈能力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佐剂的发展史长达一百多年,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佐剂是铝佐剂,传统的灭活疫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以铝盐为主的复合物作为主要佐剂。但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重组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逐步被开发出来,这些新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往往存在免疫应答能力差等问题,早期的抗原不纯导致传统的铝盐佐剂已无法满足需要。为解决新型疫苗免疫原性差的问题,科研人员致力于开发广谱且高效的新型疫苗佐剂用来增强新型疫苗的作用。新型疫苗佐剂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且机制较为复杂,可分为新型油乳佐剂、脂质体佐剂、CpG寡核苷酸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纳米佐剂、多糖佐剂及复合系统类佐剂等。笔者对疫苗佐剂的发展史、作用机制及新型疫苗佐剂的分类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市场现有佐剂产品的了解取不同佐剂产品作比较,以禽类疫苗为例。选取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苗(Lasota株+WD株)灭活后抗原液,按不同佐剂的配苗比例分别配制灭活苗,验证其免疫效果。将添加不同佐剂配制的灭活苗分别免疫7日龄商品肉鸡,分6组,每组30只,其中1~5组分别免疫5种不同佐剂配制的禽流感灭活疫苗,6组为空白对照,各免疫0.3ml/只。分别于免疫后14、21、28、35d采血,离心后取血清,利用血凝抑制方法分别检测鸡新城疫和H9亚型禽流感血清抗体。计算抗体平均滴度。试验结果显示,MF59、GEL02和ISA70VG等新型佐剂较传统佐剂均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且能使机体在短期内快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能很好的维持其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机理及细胞因子、CpGDNA、化学佐剂、共刺激信号分子、化学因子、黏附分子等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免疫佐剂在基因疫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兴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9):210-212
自从纳米材料诞生以来,就因其特殊功效而备受瞩目。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用纳米材料研制疫苗佐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作者从目前常用免疫佐剂存在的问题、纳米佐剂的概念、纳米佐剂的研究进展、前景和展望共4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佐剂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鸡大肠杆菌中草药佐剂多价灭活苗进行了免疫产生期、免疫持续期、疫苗保存期试验。研究表明 :雏鸡接种该疫苗 3~ 5d后便产生免疫力 ,到 9d时抗体产生水平已经很高 ;以免疫攻毒保护率不低于 80 %为标准 ,疫苗的免疫持续期可在 7个月以上 ;以物理性状合格和免疫攻毒保护率不低于 80 %为标准 ,疫苗置 4℃时保存期为 18个月 ,2 5℃保存 6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鸡大肠杆菌多发病型菌株以及地方病型菌株作为制苗用菌种,保证了疫苗既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采用液体通气培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菌数;采用中草药蜂胶作为佐剂不但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兼具有治疗,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另外蜂胶还可以增大抗原表面积,延长抗原在组织的贮存时间,可持久地释放抗原,保证了机体持续产生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掌握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目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从标准编制和发布机构、标准的类型、年度分布、单位分布、标准涉及的药材品种等方面进行了检索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的标准数量明显不足、多年来增幅不大、同类标准名称不尽一致,标准研制地区差异显著。研究建议多团体协同合作,加快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的研制,将标准精确定位于具体品种和产区,尽快完善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专业检测机构,促进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家兔临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通过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极度敏感;黄连、厚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0mm^20.5mm,最小抑菌浓度在15.6~31.3mg/mL,石榴皮、黄连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0mm^19.5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7.8mg/mL,本研究为家兔致病菌的中药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枯草芽胞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按等比例制作固态发酵复方中药,并对复方中药发酵前后对奶牛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复方中药发酵前后均可显著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P<0.05),可提高牛奶的乳蛋白率(P>0.05)和乳脂率(P>0.05),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5),添加复方中药制剂组和发酵的复方中药制剂组的产奶量分别较空白组提高了0.72kg/d和2.64kg/d;经发酵后的复方中药制剂在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改善乳品质和增加产奶量等方面的效果均优于未发酵的复方中药制剂(即普通中药制剂);复方中药经发酵后,有利于提高中药的利用率及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6.
40头产乳牛,10头一组,随机分为无公害预混剂+中草药组(1组)、无公害预混剂组(2组)、中草药组(3组)和对照组。试验30天,结果表明:①无公害预混剂具有明显促进产乳增长作用,试验末期比初期(1、2组平均)产乳增长13.54%、料乳比下降11.93%、饲料成本下降10.69%,而无预混剂组(3组和对照组平均)依次为-22.39%、-28,87%、-30.3%(p〈0.01);②中草药具有改善牛乳品质作用,中草药组(3组)牛乳总固体12.7%、乳蛋白3.0%、乳脂肪3.5%,分别比未加中草药组(对照组)高1.1(p〈0.01)、0.3(p〈0.05)和0.2(p〉0.05)个百分点;每千克牛乳中Cu、Fe、Mn、Zn含量,加中草药的1组分别比未加中草药组的2组高0.0152mg(p〈0.05)、0.243mg(p〉0.05)、-0.014mg(p〉0.05)和1.15lmg(p〈0.05);加中草药组的3组分别比对照组高0.0179mg(p〈0.05)、0.72mg(p〉0.05)、0.0492mg(p〈0.05)和0.287mg(p〉0.05).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草药含有多糖类、皂甙类、生物碱、挥发性物质和有机酸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类机体免疫增强剂。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网状内皮系统,使白介素含量显著提高,提高抗体和补体水平,激活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抗病能力。文章从中草药对机体免疫器官发育、特异性免疫及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确定了清热类、祛湿类、理血类、理气类等114味中草药,以鸡大肠杆菌O78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6种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中药,包括芦荟、穿心莲、大蒜、锦灯笼、乌梅和石榴皮,其抑菌圈分别是15、12、12、11、11和7 mm。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对芦荟的抗菌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经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得到抗菌单体物质,确定为延胡索酸。进一步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延胡索酸对金黄色葡萄球、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是50、50、780和780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100、100、1560和780 μg/mL。  相似文献   

19.
中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种中药对秦皇岛地区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地方流行株QH1(O78)、QH2(O89)、QH4(O1)的体外抑菌效果,以E.coli标准株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利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使终浓度为1g/mL;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和改良微量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25种中药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金银花、黄连、乌梅、五味子4种中药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极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20.3mm~22.7mm之间,其MIC在15.65mg/mL~31.25mg/mL之间;其他药物对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为鸡致病性E.coli地方株中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冬梅  刘峰 《中国家禽》2003,25(17):11-12
选用14日龄京白商品代混合雏650只,随机分成5大组。第Ⅰ、Ⅱ、Ⅲ、Ⅳ组每组150只,分别采用中药治疗,中药预防,疫苗免疫和卵黄抗体治疗,第V组50只,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在发生IBD之前,用2%剂量中药进行预防,效果好于疫苗免疫,防制有效率达98%;发生IBD之后,4%剂量中药进行治疗比卵黄抗体效果理想,治愈率达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