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传统密度控制理论的弊端,以32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结果,结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多年的生长表现,提出根据水分和养分环境容量来确定人工林合理密度的新方法,为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盟地区落叶松红腹叶蜂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红腹叶蜂是乌盟地区落叶松人工林主要食叶害虫。乌盟地区现有落叶松人工林 3890 6 hm2 ,多为幼龄林和中龄林。经济、有效和长久防治落叶松红腹叶蜂的危害是本地区森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经多年生产实践 ,乌盟总结、摸索出一系列防治措施 ,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在黑龙江省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建国后,先后在合江、牡丹江、松花江、伊春等地区营造了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我省现有人工林成林面积471,800公顷,蓄积量1600万m~3,其中落叶松面积占58.75%,蓄积占68.82%,通过抚育间伐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落叶松人工林是我省重要的森林后备资源。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忽视了适地适树原则。有的把落叶松人工林营造在土壤瘠薄的山上腹或山岗  相似文献   

4.
<正> 河南省豫西地区引种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已有二十多年了。其中卢氏县淇河林场引种时间最长,并相继发展到栾川、嵩县、灵宝等县的九个国营林场。日本落叶松在该地区的海拨1,000—1,900米处均生长良好,林相整齐。目前,引种面积已达一万余亩。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河北北部一些林区的针阔叶林先后受到叶蜂的猖獗危害,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979—1980年丰宁平顶山林场50亩11—14年生青杆人工林受丰宁新松叶蜂为害致使40%林木枯死;草原林场300余亩12—14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受魏氏锉叶蜂为害,40%以上林木针叶被食光:1985—1987年围场,隆化及丰宁20多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连续发生高山偏叶蜂和落叶松叶蜂为害成灾,面积达4万余亩,  相似文献   

6.
1985—1986年我们对落叶松尺蠖Erannisankeraria Staudinger幼虫的空间分布和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985年5月在桦南县十个国营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内,按不同被害程度,不同立地条件,选取二十块标准地。标准地多为15—20年生落叶松纯林,郁闭度为0.6~0.8。每块样地随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在湖北省引种有5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省亚高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栽培,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现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造林地选择高山地区栽植日本落叶松对坡向要求不严,基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塞罕坝不同海拔高度的落叶松人工林取样调查,确立不同环境下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规律,根据不同地区林分木材生产情况分析了塞罕坝地区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经济效益,为塞罕坝地区确定合理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措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人工幼林施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Larix spp.)是东北地区速生的用材树种之一,人工造林在东北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挖掘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潜力,探索促进其速生丰产的途径,于1985—86年进行了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ari)人工幼林施基肥和追施化肥的试验,旨在研究落叶松人工林最适宜的营养条件,为今后大面积林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特别是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国际及国内主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导思想,介绍了森林认证的目的、作用等,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意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将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及转变落叶松人林经营方式实践进行相关调查,分析认为抚顺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在国民经济及整个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作用等不容忽视,建议转变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方向,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正面临大面积采伐更新的问题,其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严重影响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本文以塞罕坝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更新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更新树种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华北落叶松生长表现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对比树种(云杉、樟子松、桦树),并且4年内保存率也均高于对比树种,因此,根据一、二代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表现,可以确定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应优先选择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13.
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域内抚育间伐后不同保留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抚育的效果。运用DP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方程,并通过方差分析验证得到其回归效果十分显著,最终确定不同径阶的华北落叶松经营密度的最大理论值。为确定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经营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对比,以长期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对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落叶松人工林改善群落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长期稳定的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为的落叶松人工林长期可持续经营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对燕山北部地区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龄的落叶松人工林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均匀度Pielou指数都以9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最高,其次为33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而18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低;林隙林隙地段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非林隙。随林分年龄的变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与林分年龄相比,林分郁闭度以及林隙的数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以长岭岗林场21,22a生两块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作研究对象,用3次间伐和皆伐获得的木材经济效益为依据,计算得出南方高山地区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中小径材的经营初步效益,22a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从间伐到皆伐的效益达到5.31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0:98.30;21a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从间伐到皆伐的效益达到4.65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0:37.79。探讨分析了南方高山地区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中小径材的经济效益,为南方高山地区经营日本落叶松中小径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现状及有关问题吉林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全省有林地面积608万公顷,蓄积71,101万立方米。在有林地面积中人工林为116万公顷,蓄积4,700万立方米,其中落叶松面积占人工林面积的50.8%,蓄积占人工林蓄积的55.3%。落叶松面积大,蓄积多,是其它树种所不能比拟的,尤其经过二十几年的抚育经营,已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森林后备资源。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特点是幼、中龄林多。可以预见,20年以后吉林省将出现人工落叶松林采伐的高峰,其年伐面积将达上万公顷,年采伐量将达百万立方米。这种采伐的高度集中,将导致全省木材生产的大起大落,造成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塞罕坝地区3.5万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从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方面,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可供选择树种,探索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迹地更新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其核心问题是适地适树问题,特别是选树适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大部分地区,华北落叶松一代林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其他乔木树种。在华北落叶松一代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进行连作,尽管其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供试乔木树种,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衰退的问题。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一代林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更新造林,首选树种仍为华北落叶松,但第三代人工林是否还可以将其作为首选,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9.
《林业资源管理》2016,(6):44-49
为了探究冀北地区华北落叶松与樟子松人工林生物碳汇能力的差异,对其人工林的最大生物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胸径相同的情况下,单株华北落叶松的干、枝及地上生物量均高于樟子松,而叶生物则相反;在林分平均胸径小于19cm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樟子松人工林,大于19cm时,樟子松林生物量高于华北落叶松林。在胸径相同时,华北落叶松单株林木的碳贮量高于樟子松;在林分平均胸径小于19cm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贮量高于樟子松林,大于19cm时,樟子松林高于华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土们岭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实验的多年观察总结,对其间伐起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和选择应伐木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