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前期进行低丘栗园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研究基础上,2002年将研制的“板栗防病虫增产”高效新配方药剂在仪征低丘栗园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果。推广示范区平均病虫减退率达78.74%,比对照增加57%;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75.98%-331.3%。平均增产1.6倍,推广示范区单位面积平均产值达10208.25元/hm^2。比对照增加6021.45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7.35-46.91),平均投入产出比达1:20.1。对提高低丘开发效益,促进林农增收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枣树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放任管理、防治枣步曲、病虫防治常规管理、精管一号、精管二号、精管三号不同示范区,采取不同管理技术措施,对枣树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精管三号区综合配套技术效果最好,与常规管理区比较,单株产量57.68kg,增加1.42倍;枣吊/果比值1.00,增加0.50;平均单果重10.3g,增加1.8g;虫果率0.3%,病果率3%,浆果率3%,裂果率0.5%,分别降低94%、25%、40%、88.1  相似文献   

3.
曲阜市经过3年对大枣进行丰产技术开发试验,使大面积枣树恢复了正常生长,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示范区单株产量由开发前1987年的2.1kg提高到7.5kg,好果率由65%提高到97%;大区开发株产达到5.6kg,好果率提高到92%。1990年示范区、大区总产值分别是1987年的4.3倍和4.01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子管理粗放,致使李树结果晚,产量低。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密植,选用壮苗和加强肥水、修剪、病虫防治等措施,在旱薄地上平均亩产量达到869.4公斤,比粗放管理的李子树产量提高了15.3倍。  相似文献   

5.
针对榆林市红枣树体抗性减弱,花期"焦花霉花"、成熟期"裂果霉变",难于抵抗病虫等危害,产量低而不稳、品质差、效益不高等主要问题,总结集成的"枣园改土保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生物菌肥与农家肥配合、提高枣园土壤肥力,降低树体高度、增加结果枝数量,物理措施与生物诱集结合、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适时调控水分、实现保花保果"五项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2009-2012年在榆林市红枣主产县示范推广结果为,示范区枣树生长快、发育好,坐果率平均提高23%,虫果率下降6.3百分点到16.3百分点,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单位面积鲜果产量为6 084.0~9 435.0kg·hm~(-2),产值为2.46万~5.51万元·hm~(-2),分别比对照提高16.3%~110.6%和21.6%~89.6%,可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省淡竹林分布较广,生产潜力很大。但由于经营粗放,经济效益较低。为加速低产园的开发与利用,1984年以来推广了“适时浇水、增施肥料、覆草保墒、适当疏笋、防治病虫、合理采伐、压土垫园、封园养竹”8项丰产技术,丰产示范区的淡竹平均单株重达4.175公斤,比原来提高58.3%,亩均蓄积量达到6839.5公斤,提高87.5%。  相似文献   

7.
花椒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缺乏或因病虫侵害,引起产量品质降低,若在关键时机,补充氮、磷、钾、硼等主要营养元素,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可使品质变好,产量提高30%以上,从而增加其经济效益。1萌芽期(1)在3月中、下旬,用03%尿素+02...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病虫防治技术,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防治方法,有利于提高无公害蔬菜的产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文章针对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的现状,对无公害蔬菜的病虫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郯城老板栗园改造更新技术及其推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郯城栽培板栗历史悠久,由于长期采用实生苗繁殖,产量低而不稳。通过改造更新,栗园平均单产由改造前的940.5kg提高到现在的1612.5kg。该文具体论述了嫁接良种,配置授粉树,搞好接后管理,合理整形修剪,除雄,疏除花苞,采收贮藏,病虫防治等一系列改造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辽市莫力庙退化土地开发治理示范区治理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风沙地区退化地形发治理的新途径,中国三北009项目办公室,在通辽市莫力庙乡造设了试验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土地围封,营造防护林,实行农田少耕,留茬与覆盖等措施,使自然植被由60%提高到83.3%,玉米留千杆农田的风速降低215,小麦留高茬农田,在冬春季地温提高0.3℃,土壤含水率提高0.9%,玉米的产量提高48%,农业的产投比为1.83,经济效益达618元/hm^2.  相似文献   

11.
大铃铛枣优质丰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4年试验,总结出大铃铛枣优质丰产关键技术。2008-2011年,春季对7-9年生树进行超强度修剪,与常规修剪相比,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可分剐提高3.4g、17.4kg;每年春、雨两季分2次施入农家肥60kg/株,平均提高优质果产量3.1倍左右;7月中旬和8月初,分2次摘心,平均提高单果重、单株产量84%、178%。对10年生树,春灌、秋灌各1次,灌水量240kg/株·次左右,平均提高单果重、单株产量93%、98%。该项研究成果为大铃铛枣园科学管理,无公害化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枣农致富步伐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DCPV围栏增殖技术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毒感染液的制备,围栏集虫感染增殖病毒,适时采收,整虫提取CPV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松毛虫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围栏增殖方法,并就这种方法涉及到病毒增殖效果的集虫虫质、增殖时机、接种浓度、感病虫的鉴别和病毒产量的预测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采用此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大量增殖病毒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具有增殖量大、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点,达到病虫回收率超过80%,单虫病毒多角体产量大于2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赤峰市北部半干旱草原区天然山杏代产劣质林分,开展了丰产试验和林牧复合经营研究,根据林分特征,实施了封育,不同方式不同品种试肥,扩穴深翻,平茬,修剪和病虫病防治等技术措施,使无产量收获的林分平均每公顷产杏核达367.5kg以上,增产鲜草3499.5kg,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由小叶杨优良母树自然杂交的种子繁育的后代进行选育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7年选育的汇林88号杨是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等适生性强的优良杨树无性系新品种,采用常规育苗法,其平均成苗率达87%,地径、苗高分别对照提高28.2%和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在风沙地常规造林,6年生林分平均树高12.0m,胸径11.0 cm,材积0.053 1m3,材积比对照提高60.9%.汇林88号杨可在三北适生地区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荒芜石竹林的综合改造,产笋量提高133.3%,立竹量、平均地径、平均竹高增加279.9%、126.7%和108.7%。表明综合改造经营有效地提高了石竹林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对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油茶花期生态及结实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油茶生产与解放初期相比,面积扩大了40%,产量提高了1.5倍。但是,我国油茶生产发展是不平衡的,大面积的油茶产量仍然不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质还太低。以省(区)为单位一般亩产茶油仅四、五斤。管理水平较高的湖南永兴和浙江常山县,常年平均亩产茶油也只有十斤左右。以占全国油茶产量92.7%的湖南、江西、浙江、广西、广东、福建6个省(区)的历年产量来看,也是长期徘徊于1936—1958年的生产水平。油茶低产的关键何在?是管理水平粗放吗?是林龄衰老,结实衰退吗?是病虫危害严重吗?这些因子在油茶生育的一定阶段对油茶产量都能起到约制作用。但我们认为油茶低产的主要矛盾,在开花结实这个问题上。油茶花期和花期生态是决定结实力和产量的主要因子。只有解决花而不实的问题,才能发挥肥培管理的最大效益。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作初步的探讨,提出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杉竹混交林毛竹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竹混交林中毛竹具有很好的生产力,其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竹秆产量和整齐度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了4.1%、14.5%、21.3%、22.8%。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调查永清县果园基本情况、产量、经营管理水平及低产原因的基础上,将全县果园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出了深翻土地,巧施肥料;合理修剪,调整树体结构;加强病虫情测报,科学控制病虫成灾等综合治理措施。分别果园类型建立经营模式,使果品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核桃是商州市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但由于以前缺乏对核桃树的科学管理,致使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核桃产量低,品质差。为了扭转核桃生产的被动局面,从1987年开始,我们提出了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高接换优等一整套适合本市推广的核桃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病虫危害率比1986年下降50%,好果率由62%提高到90.5%,平均株产由8.46kg提高到10.43kg,十年累计增值2520万元。现将该项技术简述如下。1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每年早春或秋末将树冠下土壤深翻20~40cm,对立地条件差、坡高较大的地方,采用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开展了不同立地条件、改造年度和施肥处理下毛竹笋用林出笋量和竹材产量的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为毛竹笋用林丰产培育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结果表明:2016—2019年冬笋和春笋产量交替增加,其中大、小年冬笋产量分别增加了31.6%和32.8%,春笋产量分别增加了30.6%和40.5%,新竹平均胸径提高了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