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对我国养禽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人们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给予高度重视,并实行强制免疫。但对H9N2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认识不足,一旦病毒感染后。对机体可造成免疫抑制,很容易造成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继发感染。因此,不能放松对H9N2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H9亚型病毒是低致病性病毒,感染鸡群若无并发症,死亡率不高.单独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症状。本文就某种鸡场防控禽流感H9亚型病毒的经验和抗体的血凝抑制效价的监测结果继续介绍。该规模场的鸡群在13日龄,35日龄,170日龄进行H9的免疫,不同日龄(1,5,17,24,31,37,48,55,72,87,95,105,111,122,135,150,164,175,185,192,205,222,236,243,255,265,275,290,310,325,334,350,368,391)的鸡群进行抗体检测,共采集样本4928份,抗体均值(HI Log2)分别为9.1,4.7,5.3,2.6,4.0,4.7,7.6,6.8,9.7,10.4,8.9,9.6,11.7,9.5,11.1,11.6,11.5,11.2,10.9,11.5,12.1,10.9,10.2,10.4,11.7,10.2,10.8,11.5,10.0,11.0,9.7,10.6,10.8,10.7,9.9。从防控结果看,临床无禽流感H9亚型感染症状.结果显示免疫禽流感H9疫苗后,可以产生较高的H9抗体,能达到防控禽流感H9亚型病毒感染鸡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1禽流感的症状与传播途径1.1症状。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1.2传播途径。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分为A(甲)、B(乙)、C(丙).目前,从禽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均为A型流感病毒,有17种H亚型(H1~H17)和9种N亚型(N1~N9),它们可以组合成153种不同的病毒亚型组合,例如H5N1、H7N2、H7N9、H9N2等.从世界范围内分离的禽流感病毒来看,绝大部分H5亚型禽流感都是对鸡呈高致病性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致病性从低到高都有,而H9等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基本都是低致病性的.  相似文献   

5.
<正>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我国蔓延趋势比较广,且持续流行,继H7N9病毒感染人类病例出现之后,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根据疫情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疫情,重视畜禽安全区域建设[1-2]。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禽流感是禽流行感冒的简称,该病毒具有不同亚型,其中以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9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  相似文献   

6.
《农民致富之友》2005,(12):23-23
【人群篇】 人类感染禽流感临床症状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有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7.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  相似文献   

8.
新型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时发现和阻断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2022—2023年,本实验室在我国发病鸡群中监测到新型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和传播。本研究对发病鸡群开展了临床发病情况调查,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演化分析,并对分离的代表性病毒进行了鸡致病性以及空气传播性试验。结果表明:1)H3N3最早于2022年12月在华东地区发生产蛋下降的蛋鸡群出现,随后陆续在华东、华北、东北等多个地区的鸡群中监测到,发病群体主要为产蛋鸡,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5%),主要引起产蛋率急性下降(10%~40%)。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H3N3病毒为新型重排病毒,由鸡群中流行的H3N8病毒与H10N3病毒重排产生,6个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病毒。3)与H3N8病毒类似,新型H3N3病毒对鸡群高度易感,可在鸡鼻甲、气管、肺等呼吸器官中高效复制并排毒,引起呼吸系统严重病理损伤。4)空气传播性结果表明,新型H3N3病毒可在鸡群之间空气传播,而H3N8病毒不能在鸡群间空气传播。综上,新型H3N3禽流感病毒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播性,有可能成为新的优势流行病毒,对我国家禽...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常引起鸡、鸭、鹅及其他易感禽类100%的死亡率。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变异株最易感染产蛋鸡,引起产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一些高致病性禽流感还可以直接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的会导致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10.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自1994年在中国大陆首次分离以来,不仅在家禽中广泛流行,而且也可以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由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低致病性的,更增加了其感染人并在人群中存在下去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其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A/Chicken/Guangdong/21/01(简称:CK/GD/21)病毒的8质粒反向基因操作系统,并通过转染293T细胞成功拯救了该病毒R-GD/21.R-GD/21在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方面保持了与亲本野毒一致的生物学特性.CK/GD/21反向基因操作系统的成功建立,为今后通过基因替换、定点突变技术确定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鸡胚共同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制备的抗原中含巴氏杆菌数≥4×1010CFU/mL、H9亚型禽流感病毒含量≥109.38EID50/mL,经灭活后制备3批二联灭活疫苗并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3批二联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检验以及安全检验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用3批疫苗分别免疫试验鸡和试验鸭,21 d后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保护率均为90%以上,对H9亚型禽流感免疫保护率均为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三种兽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人工诱发鸡霍乱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试管肉汤两部类法,测得恩诺沙星、单诺沙星脑二氟沙星对鸡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是0.05、0.2及0.4mg/L,按5mg/kg的剂量,分别给人工诱发霍乱病鸡内服恩诺沙星、单诺沙星脏一氟沙星,每12h给药1次,连续3d,这些药物对鸡霍乱的治愈率分别为96.7%、83.3%及83.3%。而感染对照鸡的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麻雀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鸡群的致病性,既有利于了解麻雀在H9N2亚型AIV传播生态链中的作用,对科学防控H9N2亚型AIV的暴发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3株HA基因处于不同进化分支的广西麻雀源H9N2亚型AIV进行SPF鸡致病性试验,将84羽4周龄SPF鸡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和3个感染组)。感染组每组以100μL稀释至106EID50/100μL的病毒液经鼻腔感染16羽SPF鸡,于病毒感染24 h后分别在各感染组放入剩余的5羽SPF鸡作为空白接触组,感染后观察鸡群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在不同时间点采集器官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并检测不同器官中的病毒滴度及分布情况。【结果】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在HA蛋白裂解位点处不存在多个碱性氨基酸插入现象,表现为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LPAIV)的典型分子特征;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D50)在10-6.0/0.2 mL~10-6.8/0.2 mL,半数致死量(ELD50)在10-6.8/0.2 mL~10-7.2/0.2 mL。3株H9N2亚型AIV均可直接感染SPF鸡,且病毒在不同器官中的滴度及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感染SPF鸡后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现象,但在上呼吸道的气管及肺脏出现一定程度的充血和出血、气管纤毛脱落及炎性淋巴细胞浸润等病变。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感染SPF鸡后的排毒期主要介于第1~7 d,且能不经体内适应而直接感染鸡群并排毒;3株麻雀源H9N2亚型AIV在SPF鸡各器官中的复制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可在气管和肺脏中进行有效复制,而在肝脏、脑、胰腺、胸腺、心脏、盲肠扁桃体及法氏囊中均未检测到对应的病毒。【结论】麻雀源H9N2亚型AIV可直接感染鸡群且具有在鸡群间水平传播的潜在风险,提示在家禽饲养、运输及销售等环节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切断AIV在野鸟与家禽间的传播途径,减少禽流感暴发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各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在四川、重庆、云南的流行情况,对2013-2014年间四川、重庆、云南等地8个规模化养殖场的125份病死猪肺炎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用PCR方法对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结果表明:从有肺炎症状病死猪的肺脏样品中共分离出1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有7株为A血清型(63.6%),3株为D血清型(27.3%),1株为F血清型(9.1%),没有发现B和E血清型。表明在该区域内,猪肺疫主要是由A型Pm感染引起。另外,此次还分离出了1株较少见的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结果可为上述地区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15.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和PCR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肃省某县一猪场病死猪剖解肺部分离,经过涂片镜检观察,为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球杆菌,经过生化试验鉴定初步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设计1 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之后,送往大连宝生物公司测序,测序结果运用BLAST软件比对,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为100%.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其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6.
首先将多杀性巴氏杆菌谷氨酸脱氢酶的基因gdhA启动子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插入pMD18-T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巴氏杆菌表达质粒pMD18T-PGDH-VP2,用该质粒转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G190E40株。为了解重组质粒在巴氏杆菌中传代的稳定性以判断其作为重组活疫苗的可能性,将转化菌种在含氨苄青霉素及血清的平板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至第9代,肉眼观察下的菌落形态和显微镜下见到菌体形态与原始菌种无明显差异;每隔3代提取质粒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检查,酶切图谱没有改变;用扩增PGDH的引物,将提取3、6、9代质粒进行PCR检查,均可见约300bp的PGDH基因片段。结果表明,pMD18-T中的大肠杆菌复制子能在巴氏杆菌中稳定传递至少9代,这为构建能在禽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中复制和表达外源基因的穿梭表达质粒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鸭源流感病毒人工感染鸡后诱导的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简称TUNEL)法对鸡感染鸭源流感病毒A/duck/Nanjing/ 2 1/ 95/ (H9N?)后的细胞凋亡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鸡在接种AIV后第 3d ,肾脏、肺、心、肝、脾、胸腺、法氏囊等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细胞凋亡 ,其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未接毒对照鸡 其中 ,肾脏的细胞凋亡率最高 ,为 8 9% ,其次是淋巴器官脾(2 6 % )、胸腺 (2 2 % )和法氏囊 (2 3% ) 这些结果表明A/duck/Nanjing/ 2 1/ 95(H9N?)毒株在活体内诱导了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定引起病死鹅肝脏表面出现大量针尖大、白色坏死点的致病菌。[方法]取肝涂片镜检,然后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用普通肉汤培养基和鲜血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纯化,然后用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送至生物公司进行测序。[结果]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分离菌与多杀性禽巴氏杆菌的相似性为99%,结合生化试验结果确定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结论]研究可为鹅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测定斑鸠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方法】以5×104EID50/只的剂量经滴鼻、点眼途径感染A/Chicken/Beijing/2/2009(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感染8只斑鸠和8只SPF鸡,对试验斑鸠和SPF鸡进行临床症状、大体病变、组织学病变的观察及病毒抗原的定位、病毒分离和感染抗体的测定。【结果】攻毒后5d,斑鸠和SPF鸡未见异常临床表现和大体病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在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和下段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检测到了大量阳性流感病毒蛋白颗粒;斑鸠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5%(6/8),SPF鸡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0%(8/8)。攻毒后14d,斑鸠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I抗体阳性率为80%(4/5),SPF鸡HI抗体阳性率为100%(5/5)。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受体检测结果表明,斑鸠的喉头、气管上段、中段、下段上皮细胞表面存在SAα2, 3Gal和SAα2, 6Gal两种连接键型的受体。【结论】斑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Beijing/2/2009(H9N2)易感,且斑鸠的喉头和气管上、中、下段上皮细胞表面同时存在能够与禽流感病毒结合的SAα2, 3Gal受体和与人流感病毒结合的SAα2, 6Gal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