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物候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气候条件的累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综合影响。通过收集1974-2007年民勤荒漠区典型草本植物马蔺的物候观测数据以及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同步观测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马蔺的物候特征及其对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马蔺的平均生长季长度约为201.7 d,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大致表现为每10a延长0.8d,但随着年份的变化并不显著(P>0.1)。(2)除开花期的开始时间出现明显的延后外(P<0.1),马蔺其它物候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均表现为轻微的延后趋势,且随着年份的变化不显著(P>0.1)。马蔺各个物候期的持续时间不同年份差异较大,其中萌动期、开花期和果熟期的持续时间随着年份出现减少的趋势,而展叶期和黄枯期的持续时间随着年份则出现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均不显著(P>0.1)。(3)马蔺整个生长季的延长可能受气温和降水的综合作用,其物候期的开始时间对物候期开始之前3周到3个月之间的积温有着显著的响应(P<0.01),而对于长时间尺度的积温则响应不显著(P>0.1);其部分物候期的开始时间对于中短时间尺度的累积降雨有着较显著的响应(P<0.1),但是对于长时间尺度的累积降雨则所有物候期都响应较弱(P>0.1)。(4)马蔺的物候期特征除了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之外,可能还与其自身的水分利用机制有关,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该地区典型荒漠草本植物的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975—2013年气象资料,与当地乔木沙枣、二白杨、胡杨、小枣、家杏、桑树6种乔木物候观测资料,通过5年时间段统计物候发生日的偏离程度,统计春季物候年度展叶期、开花期变化趋势,分析物候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39年研究区春季平均气温以0.053℃/a的速度升高,荒漠植物的多种物候期出现同步性的提前;39年春季物候提前了7.6~12.1 d,即气温每提升1.0℃,可导致春季物候期提早2.1~5.8 d,秋季落叶期平均推迟3.8 d。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民勤沙区典型灌木白刺18年来的物候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白刺不同年份的物候变化特征及其与生长季内气象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从1990~2007年,白刺的物候期开始和结束时期均推迟,但生长季出现了延长现象,最长延长日期为5.8d。不同物候期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较大,萌动期、叶变色期及落叶期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幅度较大,而展叶期、开花期和果熟期在大部分年份的变化幅度较小。生长季内的降雨量对于白刺的物候变化特征几乎不产生影响,而生长季内的累计日照时间和蒸发量对于白刺的物候特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5.
8种十字花科短命植物的物候及其对荒漠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种广泛分布于新疆北部荒漠的十字花科早春短命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荒漠环境的适应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8种植物的种子均在3月中、下旬萌发,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实成熟,生活周期均在54~79d,其营养生长期约占整个生活周期的1/3,而生殖生长期约占2/3。植株的生长发育与温度及降水存在密切的联系,说明8种植物均属于典型的避旱型早春短命植物,其短的生活周期是逃避准噶尔荒漠夏季干热气候的一种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建成"花园"式校园,使校园更美丽更优雅,对校园内花卉植物进行统计调查。在调查树木种类、花期、花色、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同时,观察记录植物开花的物候情况及天气变化(如气温,风向与风力以及降水等),为园林绿化工作更合理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10.
11.
12.
[目的]研究青海湖地区4种荒漠植物的抗逆性。[方法]通过比较中麻黄、狼毒、芨芨草、黄缨菊4种植物的抗逆性指标(可溶性蛋白、MDA、游离Pro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分析青海湖地区4种植物的抗逆性,并运用Fuzzy隶属函数法对4种植物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青海湖地区低温、干旱逆境下,4种荒漠植物的SOD活性表现为狼毒〉黄缨菊〉中麻黄〉芨芨草;CAT活性表现为狼毒〉黄缨菊〉芨芨草〉中麻黄,相同的高盐度环境下,狼毒的CAT活性比中麻黄要高出8倍,说明狼毒的抗盐性要强于中麻黄;游离Pro含量表现为黄缨菊〉中麻黄〉狼毒〉芨芨草,相同逆境下中麻黄的Pro含量是狼毒的2.83倍,这是由于狼毒的MDA含量最低,体内膜质过氧化伤害最小,导致胁迫渗透物质Pro含量低,也说明狼毒的抗逆性强于中麻黄。Fuzzy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4种荒漠植物的抗逆性表现为黄缨菊〉狼毒〉中麻黄〉芨芨草。[结论]该研究为青海湖地区抗旱新品种的选育和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勤沙区营造了大面积梭梭人工林,但从未有过关于民勤沙区天然梭梭林的研究和报道.2007年10月新闻媒体报道,在民勤发现有数万亩天然梭梭林.为了研究梭梭在当地自然更新的机理.笔者通过设置梭梭更新样地和对照样地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梭梭自然更新的条件,一是0~35cm土壤表层0.05-0.25mm细砂粒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0~5cm表层0.05-0.25mm细砂粒含量在需要在60%以上;二是0~35cm土壤表层pH值不能超过8.6.在民勤沙区分布有大面积人工梭梭林,不缺少种源,土壤盐分也不是限制梭梭自然更新的因素.这是以往的研究从未涉及到的,这一研究结论对当地以及河西走廊沙区梭梭造林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退化梭梭林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青海湖河谷地区14种植物中微量元素。[方法]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青海湖河谷地区植物中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矩阵方差90%以上的贡献来自前3个主因子,Fe、Mn、Co、N i含量与第1主因子显著相关,Se与第2主因子显著相关,多枝黄芪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揭示了高原青海湖河谷地区植物的微量元素特征,为研究微量元素的含量和中药功效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del1000植物水分压力室,测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沙漠植物园引种的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当年定植幼苗小枝的水势日变化特征,分析了气象因子对这4种植物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天中,4种植物最低水势为梭梭<西伯利亚白刺<多枝柽柳<花棒,说明梭梭抗旱性最强,西伯利亚白刺次之,而多枝柽柳和花棒抗旱性较差。多元回归表明:水势相对较高的花棒和多枝柽柳与平均总辐射的相关性最强(p<0.01),而水势较低的西伯利亚白刺和梭梭则与冠层温度的相关性最强(p<0.01)。西伯利亚白刺较适合作为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的更新树种,促进沙漠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