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蚜虫是小麦生产上常发及重发的害虫,我们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开展对蚜虫防治效果调查,一般防效差的田块与正常田块相比,穗粒数减少6.5~8.5粒,千粒重减少7.8~13.2g,平均减产100.3~260.8kg/667m2,每年都有因防治不当,而造成严重减产的田块。所以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如何及时有效控制蚜虫危害很重要。笔者根据长葛市近10年麦蚜发生情况的历史资料,结合气象资料、麦田管理技术现状等因素综合分析,总结小麦蚜虫消长规律,提出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做好小麦蚜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2014年阜宁县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分析2014年阜宁县小麦蚜虫重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旨在为今后小麦蚜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太和县2015年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小麦蚜虫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今后防治小麦蚜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凉市30 a小麦蚜虫发生危害资料和气象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了影响平凉市小麦蚜虫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平凉市小麦蚜虫发生程度预测模型,回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6.6%,与实际程度吻合。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对小麦蚜虫真有良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且对天敌安全,是防治小麦蚜虫的首选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及其复配剂可以作为其轮换品种搭配使用,阿维菌素不适于防治小麦蚜虫。  相似文献   

6.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86-186,245
介绍了小麦蚜虫的危害特点,分析了凤台县2011年小麦蚜虫发生重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进行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是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期7 d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300 m L/hm~2为宜,施药适期为麦蚜发生始盛期,施药时兑水450 kg/hm~2。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了四川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情况3,结果表明,1956-1975年麦长管蚜变优势种群,1976年以后,禾谷缢管蚜上升为优势种群。其种群数量愈来愈大,成为全省性害虫,作者还对引起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麦中后期管理用药试验李非非,万卫炎,赵杰,张忠厚(河南省科利化学实业公司,郑州450003)近年来,小麦蚜虫、红蜘蛛以及白粉病等已成为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992年,我们开始了小麦综合防治用药试验研究,在以防治虫害为主的同时,重视病害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分析了四川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情况。结果表明,1956~1975年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群,1976年以后,禾谷缢管蚜上升为优势种群。其种群数量愈来愈大,成为全省性害虫。作者还对引起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凯 《农技服务》2011,28(3):288+294-288,294
为明确瑞华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和防治适期,进行了瑞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瑞华是防治小麦蚜虫的优良药剂,其防效高,持效期达7d以上,对小麦及小麦蚜虫天敌安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g/hm~2,药液量675L/hm~2。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小麦蚜虫的分布、为害症状、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6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及并推荐防治剂量。[方法]于2014年在安徽省寿县进行了苦参碱、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6中常用杀虫剂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效果试验,每个药剂设置3个防治剂量,对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6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结论 ]1.5%苦参碱可溶液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可用于小麦蚜虫始发期喷雾防治;40%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强,可用于小麦蚜虫盛发期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蚜虫效果好的药剂,2018年度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喷施使用,对小麦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吡虫啉、啶虫脒速效性好,吡蚜酮、噻虫嗪持效性好。生产上,小麦蚜虫一般发生年份可以选择上述药剂任何一种药剂进行防治即可,在大发生年份可以选择速效性好的吡虫啉或啶虫脒和持效性好的吡蚜酮或噻虫嗪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小麦蚜虫种群数量动态与防治决策研究系“七五”国家攻关项目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一个子专题.1993年获侠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笑.  相似文献   

16.
防治小麦蚜虫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方面,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无公害角度,低毒、低残留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均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吡虫啉价格便宜,农民易于接受,是防治小麦等粮食作物害虫的理想推广药剂.吡虫啉较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药效释放缓慢,防治小麦蚜虫时,要适当提早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7.
进行GF-2877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GF-2877是防治小麦蚜虫的较好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在14天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20克/亩为宜,施药适期应在麦蚜发生始盛期,对水30公斤。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漯河市小麦蚜虫暴发成灾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并分析了导致2007年漯河市小麦蚜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因素,认为田间一定的初始种群数量、感蚜小麦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适宜麦蚜种群高速增长的气候条件以及防治不及时是导致2007年当地麦蚜暴发成灾的主导因素;探讨并提出了控制小麦蚜虫暴发成灾的对策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涡阳县小麦蚜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科学防治当地小麦蚜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昌平区小麦蚜虫首次被七星瓢虫幼虫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危害北京市昌平区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据1979-2008年档案材料记载,每年昌平区都要投入大量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挽回产量损失一般约11%。2009年,由于小麦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幼虫的大量、适时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蚜虫为害,30年来首次出现不经过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百株蚜量由几百头到几十头,甚至几头的锐减现象,直至收获,未给小麦产量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