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蓿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及硬实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萹蓿豆不同发育阶段荚果和种子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的调查,来判断该物种硬实发生的时间及种子含水量与硬实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盛花后第33~36天荚果和种子几乎都变为棕色,种子的长、宽和厚显著减小,荚果大小变化也明显;此阶段荚果和种子鲜重在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到最小,荚果和种子含水量达到最小值(20%左右);此时种子开始出现硬实,种子硬实率与种子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种子硬实受种子成熟度影响,而且与种子含水量有关。扁蓿豆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的变化可以作为指示硬实发生的指标,其中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可以作为判断种子发生硬实时间的快速有效的指标,但荚果和种子的干重不能作为指示硬实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硬实种子的生活力及硬实种子在萌发检验中的记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年限硬实种子的生活力。比较了切破种皮后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在萌发检验中的记数问题。结果表明,新鲜种子中的硬实几乎全部为有生活力的种子。但陈种子中的硬实并非全部有生活力。随贮藏年限增加,硬实种子的萌发力下降,且随种子种类不同而变化,并无一定规律可循。目前用固定系数将硬实率折算为萌发率的方法缺乏理论根据,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李青丰  易津 《内蒙古草业》1994,(3):41-44,63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年限硬实种子的生活力,比较了切破种皮后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在萌发检验中的记数问题。结果表明,新鲜种子中的硬实几乎全部为有生活力的种子,但陈种子中的硬实并非全部有生活力,随贮藏年限增加,硬实种子的萌发力下降,且随种子种类不同而变化,并无一定规律可循。目前用固定系数将硬实率折算为萌发率的方法缺乏理论根据。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4.
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与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在恒温25℃下吸胀,每24 h取出吸胀种子,14 d后未吸胀的种子为硬实种子(H)。硬实种子切破种皮后吸胀24 h,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各项活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每日内吸胀的种子数量随时间推移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多花木蓝种子吸胀相对缓慢,第5天以后吸胀率降到1%以下,胡枝子种子第3天以后吸胀率就降到1%以下。2种牧草种子都显示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非硬实种子,而电导率值、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低于非硬实种子,这表明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而非硬实种子中,根据以上各活力指标判断,晚吸胀的种子比早吸胀的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5.
小冠花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本美  白原生 《草地学报》1996,4(2):134-140
小冠花种子中的硬实率达20-60%,破除硬实用浓硫酸浸泡20分钟。实验中将吸胀的咱子作为对照,将第五尚未吸胀的种子作为硬实。将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对对照同步发芽,测试其生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ATP含量和抗逆性均高于对照。而电导率则低于对照,表明小冠花的硬实料是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6.
豆科牧草种子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以30份豆科牧草种子为材料,研究硬实特性及划破种皮、浓硫酸处理、热水浸泡3种处理方法对种子硬实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0份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率为0.00%~96.67%,平均为50.18%,不同豆科牧草种子间的硬实率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对于大部分豆科牧草种子,浓硫酸和热水的最佳处理时间与硬实率呈正相关关系,当硬实率大于70%时,浓硫酸和热水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15~30和7~15 min,而当硬实率小于30%时,浓硫酸和热水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5~10和1~3 min;浓硫酸处理和划破种皮对种子硬实的破除效果较好,热水处理效果较差,但经热水处理后的乳豆(Galactia elliptifoliola)和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种子发芽率要高于浓硫酸处理。因此,对于不同物种的种子,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根据其硬实率大小预测不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7.
陈立强  白小明 《草地学报》2021,29(3):465-471
为了探索影响细齿草木樨(Melilotus dentatus Pers.)种子发芽力的主要因素,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本试验对不同成熟阶段细齿草木樨的种子结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细齿草木樨种子成熟,其栅栏细胞层厚度、骨状石细胞层厚度、硬实率、产量、千粒重和生活力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于完熟期达到最大值,其中硬实率与种皮栅栏细胞层厚度和骨状石细胞层厚度呈正相关;细齿草木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于黄熟前期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划痕后,细齿草木樨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大幅提高,在完熟期分别由7.50%和8.00%增至96.00%和96.75%。综上所述,种皮硬实是影响细齿草木樨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其硬实程度可能取决于栅栏细胞层厚度和骨状石细胞层厚度。细齿草木樨在新疆阿拉尔市最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为完熟期,用作播种材料时,必须先破除硬实。  相似文献   

8.
草木樨种子成熟过程中的活力特性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鸿祥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0,8(4):297-305
草木樨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特性和产量形成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种子在盛花后45d达到生理成熟,其荚果干重和种子活力最高。种子硬实率随着成熟度的加深而提高。新收获的高硬实种子可用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TTC法测定活力。浓硫酸浸泡20~30min可有效可友硬实。种子最高产量在盛花后36d获得,种子适宜收获期是盛花后33~42d。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进行硫酸浸种处理,设置0min、50min、60min、70min和80min 5个浸种时间,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硫酸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的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时间锦鸡儿硬实种子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硫酸处理时间为70min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0%和6.87。所以,70min硫酸处理为锦鸡儿硬实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0.
1豆科牧草硬实种子的处理 豆科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子,特别是新收获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时,往往有一部分种子在较长时间内因处于干燥、坚硬的状态,既不吸水也不萌发,这种种子被称为硬实种子,俗称铁豆籽或铁籽。豆科牧草及饲料作物含有硬实种子的特性,称为硬实性,而含有硬实种子的百分率称硬实率。  相似文献   

11.
苜蓿硬实种子对人工老化时间处理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份具有不同硬实程度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研究加速老化24~96 h对其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引起苜蓿种子硬实变化的内在生理因素。结果表明:经过老化处理的种子发芽率、电导率较处理之前均有所提高,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可以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部分解除硬实。在具有最高硬实率的种子样品MS-1中,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种子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电导率上升;在老化72 h之后发芽率、电导率、SOD、CAT活性下降,MDA则进一步积累。在硬实率最低的种子样品MS-4中,老化48 h后的电导率、MDA含量上升,CAT、SOD的活性下降。样品MS-2,MS-3,MS-5中各项生理指标没有一致性的变化规律。因此,种子硬实率高的耐受性好,而发芽率高的并不代表种子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12.
浸种处理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温水、98%硫酸浸种对闽引羽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浸种闽引羽叶决明种子硬实率达87.7%,初始温度100℃温水浸种5~30 min,种子硬实率降至9.7%~13.0%,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上升至87.0%~90.3%和85.0%~88.0%,发芽指数达48.2~56.5,明显优于其他温水浸种处理。98%硫酸浸种10 min,种子硬实率低于2.0%,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8.3%,97.3%和87.0%。  相似文献   

13.
浸种处理对圆叶决明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寻求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种子硬实破除技术,开展热水和硫酸浸种处理对2个圆叶决明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浸种条件下闽引圆叶决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种子硬实率分别达56.3%、76.0%。初始温度为100 ℃热水浸种3 min,闽引圆叶决明种子硬实率降至11.7%,发芽率升至42.7%,发芽指数达32.1,高于其他热水浸种处理。不同热水浸种处理闽引2号圆叶决明的种子硬实率无显著差异。98%硫酸浸种10 min,闽引圆叶决明、闽引2号圆叶决明的种子硬实率分别降至1.3%、0,而且发芽指数均达峰值,分别为58.9、37.0,相应的发芽率分别为64.7%、80.0%。  相似文献   

14.
苦豆子种子形态特性及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张勇  陈叶  罗光宏  颜霞 《草地学报》2007,15(5):486-490
野生苦豆子种子硬实率高,因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而具有深休眠性。本研究观测了野生苦豆子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大小、千粒重和硬实率,并对H2SO4破除种子硬实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聚乙二醇(PEG)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豆子种子长为3.865mm,宽为3.358mm,厚为2.321mm,千粒重为20.775g,硬实率达99%;破除硬实处理适宜的H2SO4浓度为65%,时间是20min;0.02%GA3对提高种子发芽速度和幼苗生长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PEG处理种子能显著提高幼苗的生物量;苦豆子种子田间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8%~12%,播种的最适深度是1~3cm。  相似文献   

15.
模拟干旱和盐胁迫下沙冬青种子硬实特性和抗逆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1~5 d内每天吸胀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T2,T3,T4和T5,与第5 d仍未吸胀的硬实种子(记作Tr)作为试材对其硬实特性和抗逆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沙冬青种子栽培驯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不同处理对种子的硬实破除效果表明,80℃热水浸泡种子可达到最佳破除效果。通过测定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不同硬实程度种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表明在相同逆境条件下,随硬实程度的加深,除极个别外,各项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一定胁迫强度下硬实种子萌发幼苗的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萌发幼苗(P<0.01),因此,硬实种子比非硬实种子有较强的保护酶调节系统。硬实程度越高,耐旱和耐盐能力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6.
破除草木樨硬实的方法简报杨宪武,李为杰,王自刚(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276002)草水樨种子中有许多硬实。新鲜种子的硬实率可超过50%,严重影响牧草的栽植。将种子与砂混合装入袋中用农村中常用的打破硬实的方法。包括碾压、棒打;少量种子可用砂纸搓破忡皮。...  相似文献   

17.
叶面施肥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甘肃省庆阳市南部研究了叶面喷施硼肥及磷酸二氢钾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产量因子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和结荚期叶面喷施硼肥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最佳的喷施浓度为0.4%;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也显著提高了种子产量,最佳的施用浓度为0.3%。叶面喷施硼肥可显著降低收获种子的死种子比率,而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硬实率没有显著影响;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死种子数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硬实率则随施用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8.
蓝花棘豆硬实种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徐本美  白原生 《草地学报》1995,3(4):305-310
每天从发芽皿中挑选吸胀的蓝花棘豆种子作为对照。第一天的称为CK1,依此类推分别为CK2,CK3……等。对照种子的硬实程度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即CK5>CK4>CK3>CK2>CK1。将第八天尚未吸胀的作为硬实种子。用浓硫酸处理25分钟。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及抗逆性均高于对照。后者CK1→CK5的上述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硬实种子的电导率则低于对照。后者CK1→CK5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蓝花棘豆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随着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19.
1 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处理和根瘤菌的接种许多豆科牧草种子的种皮水分不易渗入,阻碍了吸水膨胀萌发.苜蓿的硬实率为10%,白三叶为14%,红三叶为35%,红豆草为10%,草木樨为39%.因此在播种豆科牧草前,应对硬实种子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条件及硬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萌发试验温度设恒温和变温共9个水平;光照设立光(光照时间分为:8h、24h)暗共三个水平;发芽床设立纸上,纸间、砂间和土中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的硬实率(最低硬实率为53.3%)高于灰色种皮种子(最低硬实率为24.0%);灰色种子以20℃恒温,光照,纸上或纸间条件下发芽为最佳。黑色种子以25℃恒温,纸上条件下发芽为最佳。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硬实率高和不适宜的萌发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