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炭疽病是靖西县田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主要病害,其病原有以C_1、C_2、C_3和C_4菌株为代表的四种形态型。经鉴定,C_1和C_2菌株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C_3和C_4为C.dematium(Pers.ex Fr.)Grove。过去认为靖西田七幼苗猝倒病是由丝核菌Rhizoctonia sp.引起的,经研究证实,其病原是C.gloeosporioides引起的一种幼苗炭疽病。 C_1菌株是田七炭疽病的优势菌株,其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为15~28℃;水滴或水膜是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主要条件。C_1菌株在PDA培养基上有产孢型与不产孢型之分,但用“植物组织+PDA”培养不产孢型,可在植物组织上诱发产孢成功,其中以茄科和豆科的一些植物组织上产孢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西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振兴西江流域经济带,具体分析了崇左市农业种植业产业发展的优势,着重讨论水利建设方面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农业种植业今后发展的思路及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茶叶产业是广西种植业优势产品,是产业重点规划发展之一,而广西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红茶自然发酵,生产的红茶产品具有地域性的花蜜香,特别是红碎茶产品,曾多次获省部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属于广西的优势茶类,产品几乎用于出口贸易。文章就目前广西红碎茶生产现状,对红碎茶的发展前景略谈见解。  相似文献   

4.
桂西大麻鸭     
大麻鸭是广西最大型的地方鸭种。产于靖西、德保与那坡等县。产区群众因其羽色不同而分别给予不同的名称:深麻的叫马鸭,浅麻的叫凤鸭,黑背白腹的叫乌鸭。因其体型、大小、姿势与生产能力均相近,而且产区都在广西的西部,并连成一片,故统称为桂西大麻鸭。  相似文献   

5.
种植业与养殖业缺乏协调规划导致“种养分离”日趋明显,由此影响了种养系统间物质循环利用过程,导致畜禽粪便过量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为此,从种养系统间物质循环与农业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种养平衡”发展模式,分别从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的角度探讨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平衡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以种定养”是从种养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防止畜禽粪便过量产出增加环境压力;“以养促种”是通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合理地还田利用等手段,降低畜禽粪便资源化的环境风险。通过建立“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从而缓解农业污染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6.
桉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种植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为广西地区和我国的林业种植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桉树的大量种植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桉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广西桉树种植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桉树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水保立县”推动定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定西县从实际出发 ,积极实施“水保立县”战略 ,坚持不懈建设梯田 ,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水平 ,建立健全监督执法体系 ,控制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提高 ,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新形势下定西县要抓住机遇 ,搞好淤地坝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强化管理 ,开拓创新 ,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 ,努力实现“梯田化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第一县”、“西北旱作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桥示范区的考察,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该区的种植业不应单纯追求粮食的再高产,而是应一方面提高种植业的自身效益,由温饱型向经济型转变,从经济型向高效型转变;另一方面,种植业要从单纯的粮食生产调整为配合商品优势产业——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从单纯的种植型发展为种养结合型。种植业结构调整,要以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为基础,以发挥区域性商品比较优势为手段,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建设高效的区域性商品型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陕北丘陵沟壑区种植业的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高桥示范区的考察 ,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该区的种植业不应单纯追求粮食的再高产 ,而是应一方面提高种植业的自身效益 ,由温饱型向经济型转变 ,从经济型向高效型转变 ;另一方面 ,种植业要从单纯的粮食生产调整为配合商品优势产业——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从单纯的种植型发展为种养结合型。种植业结构调整 ,要以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为基础 ,以发挥区域性商品比较优势为手段 ,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 ,建设高效的区域性商品型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0.
广西荔枝生产进入了“瓶颈期”,品种结构单一、成熟期过于集中、导致价格低迷,丰产不丰收等问题凸显,广西荔枝品种高接换种势在必行。为有效引领荔枝生产,本文从广西实际出发,就各产区荔枝高接换种品种推荐及方法选择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的定位研究,探讨三七根腐病发病过程中的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均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其消涨变化规律与三七根腐病高发期吻合,是诱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厌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及其种群数量比例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三类菌群的数量及其比例变化是诱导三七根腐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温度与根腐发病率没有直接的关联作用,但是温度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并导致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发展;根际土壤中好氧细菌数与厌氧细菌数比例及真菌与细菌总数比值可作为三七根腐发病及病害防治的预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三七有效成分积累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三七有效成分积累及发病率的影响。以2年生三七为试验对象,设置W1(3 d灌1次水)、W2(5 d灌1次水)、W3(7 d灌一次水)、W4(9 d灌1次水)4个灌水频率水平;F1(75 kg/hm2)、F2(150 kg/hm2)2个施肥水平;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三七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花期达到峰值,且W2处理均最大。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长及叶宽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均在营养生长期大幅增加,在果期达到最大。W3F2处理下有效成分积累量最大(1084.93 mg/kg),特别是与W1F2相比,W3F2处理三七有效成分积累量极显著增加了61.10%。此外,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在高频率灌水W1处理条件下发病率最高(P<0.05),分别为15.79%、3.41%;干叶病发病率最低,仅为2.11%。综上所述,微喷灌施肥条件下低频灌水W3(7 d灌1次水)和高肥F2(150 kg/hm2)组合处理适宜三七叶片生长,且三七根中有效成分积累多,发病率低。本研究对优化三七水肥管理,实现三七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人参属植物EST中SSR分布特点及其在三七SSR标记中的应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用primer3软件对dbEST数据库中人参属植物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EST序列进行搜索,发现人参属植物EST-SSR出现频率为11.54%,平均每4.39kb出现1个SSR。人参属植物单核苷酸重复基元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和二核苷酸重复基元,分别占总SSR的54.48%、17.31%和16.36%。人参属EST-SSR的优势类型为A/T和AT/TA,分别占54.73%和8.21%。根据人参属植物EST中的SSR设计48对引物,在合适的PCR扩增体系下,用5个三七样品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引物有效扩增率85.42%,其中多态性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70.73%。结果表明,利用人参属EST序列开发三七EST-SSR标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近年来,三七的病虫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现已成为限制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观察发现,作为三七的近缘物种屏边三七[Panax stipuleanatus H.T.Tsai et K.M.Feng]在其相同的生长环境下抗病性状表现优异。如何从分子角度挖掘利用植物本身所具备的抗病基因必将成为三七未来研究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人参、西洋参的EST数据库,通过基因注释、KEGG作图找到病原与植物识别代谢途径上有关植物病程相关的基因。然后经RT-PCR和TA克隆分别获得了若干个三七和屏边三七病程相关基因,该技术的应用为三七抗病基因的研究和克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同时也对其他药用植物的抗病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45Ca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三七提取物对大鼠内脏器官细胞Ca2+内流与外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三七中提取的总皂苷和总黄酮对大鼠的心脏、肾脏、动脉平滑肌等内脏器官细胞钙通道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既能阻滞Ca2+内流,也能促进已流入细胞内的Ca2+外溢。与总黄酮相比,总皂苷的作用更强,其调控作用可与阳性对照药物Verapamil相比。这一结果提示皂苷和黄酮提取物具有钙拮抗作用,可能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病害高发期气象因子的三七病害发生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预报病害发生率是提前应对三七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利用2018-2019年云南红河州三七种植基地内田间气象数据和病害发生率资料,采用主效应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来避免多元共线性的发生。以2018年和2019年的5-9月气象数据集作为训练集与验证集,以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作为基础学习机构建初步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 GD)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主效应分析可知土壤温度与棚内湿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25~0.75之间,棚内土壤热通量和三七冠层上方土壤热通量与病害发生率呈负相关,其皮尔逊相关系数在-0.75~-0.25之间;通过随机森林获得的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23;通过梯度下降优化,代价函数收敛时值为241.003,并获得各个气象因子对三七病害高发期的病害发生率影响的权重,其中土壤温度正相关程度最大,权重为21.686,三七冠层上方的土壤热通量负相关程度最大,权重为-13.834。该研究结果在通过田间气象因子预测三七病害高发期的病害发生率上具备可靠的预测能力,可为降低三七病害的设施环境调控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七收获后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iolog技术,对云南省砚山县的盘龙、阿猛、干河3个乡镇进行了三七历年种植地的调查研究,以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为对照,研究三七收获后1~6 a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并未随年限增加呈现明显变化规律;微生物培养96 h活性旺盛。对Biolog板31种碳源吸光度值聚类分析表明,3个乡镇所取三七收获后1 a和6 a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均可聚为一类,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其余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聚类并未出现一定规律;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三七收获后1 a、6 a土壤微生物均对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羧酸类和酚类碳源的利用分别高出25.97%~55.59%和53.14%~65.68%;随着三七收获后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呈收获后2 a升高、4 a和5 a下降趋势。收获三七后1~6 a土壤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干河乡外,阿猛乡和盘龙乡收获三七后1~6 a土壤微生物与未种植过三七的相比,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均值总体差异不明显。试验说明三七轮作至少需6 a以上时间,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优势利用可反映出三七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The volatile compositions in dried white ginseng according to species ( Panax ginseng , Panax notoginseng , and Panax quinquefolius )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apply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o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data sets. Main volatile compounds of ginseng spec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sesquiterpenes, such as bicyclogermacrene, (E)-β-farnesene, β-panasinsene, calarene, α-humulene, β-elemene, etc. In particular, α-selinene, α-terpinolene, β-bisabolene, β-phellandrene, β-sesquiphellandrene, zingiberene, germacrene D, limonene, α-gurjunene, (E)-caryophyllene, δ-cadinene, (E)-β-farnesene, α-humulene, bicyclogermacrene, longiborn-8-ene, β-neoclovene, and (+)-spathulenol we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 ginseng and P. notoginseng versus P. quinquefolius spec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P. ginseng and P. notoginseng could be constructed by hexanal, 2-pyrrolidinone, (E)-2-heptenal, (E)-2-octenal, heptanal, isospathulenol, (E,E)-2,4-decadienal, 3-octen-2-one, benzaldehyde, 2-pentylfuran, and (E)-2-nonenal.  相似文献   

19.
Dammarane-type glycosides from steamed notoginse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toginseng, the root of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Araliaceae),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hich is used in both raw and processed forms due to their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Detailed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steamed notoginseng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27 dammarane-type triterpenoids (1-27), including 4 new glycosides, namely, notoginsenosides ST-1-ST-3 and ST-5 (1-4), in addition to 3 other known compounds. Of the new compounds, 1-3 possess new aglycone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ir 1D and 2D NMR spectra and chemical reactions. The known compounds, koryoginsenoside-R1 (19), yesanchinoside D (20), 6'-O-acetylginsenoside Rg3 (24), and 3beta,6alpha,12beta-trihydroxydammar-20(21),24-diene ( 25), were isolated from notoginseng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三七叶片密集病害和小区域病害检测不准确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3)目标检测算法(AD-YOLOv3)对三七叶片各种病害进行检测.AD-YOLOv3使用注意力特征金字塔(Attention Feature Pyramid,AFP)替代YOLOv3中的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