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麦草地在分蘖数、产草量和根茎生长等性状方面都强于无芒雀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生物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降低速度较无芒雀麦缓慢;该类草地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一种长寿命的优良禾草草地。 相似文献
2.
3.
缘毛雀麦和无芒雀麦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不同时期的缘毛雀麦和无芒雀麦(5个类型)的营养物质动态,干草产量动态的粗蛋白质产量动态的环境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日龄的增加,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磷含量逐渐下降;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并符合方程Y=A+BX。缘毛雀麦和不同来源的3个类型的无芒雀麦,其地上部生物量和粗蛋白产量符合Logistic方程。全部供试牧草最适利用时期是牧草开花期至种子乳熟明。 相似文献
4.
缘毛雀麦各类型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缘毛雀麦15个类型及无芒雀麦2个类型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其酶谱特征及分布,并通过酶谱差别探讨了缘毛雀麦类型之间的差异及这些类型与无芒雀麦的差异,为缘毛雀麦各类型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原产于宝格达山和大兴安岭土地的缘毛雀麦野生种,在呼和浩特地区栽培驯化10余年,根据地区生产需要从原始群体中选育出10个遗传差异大、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株系。对这些优良株系的形态解剖学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比较和研究,按照它们在光合作用能力、抗旱能力及适用性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了聚类,初步归纳出抗旱品系和高光合效率品系,并讨论了各株系适宜的用途。 相似文献
6.
7.
8.
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栽培条件下的4份无芒雀麦材料不同生育期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及其构件生物量分配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株地上总生物量,从拔节期到完熟期4份材料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从孕穗期到完熟期奇台无芒雀麦和Elsberry无芒雀麦显著高于公农无芒雀麦(P<0.05).随生育期的推进,营养枝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先降低后升高,生殖枝茎和花序生物量分配先升高后降低,生殖枝叶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立枯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生殖生长过程中生殖枝生物量分配占57%~90%.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中,生殖枝茎占较大比例为21%~53%,花序占3%~30%.在同一生育期,相同构件生物量分配4份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在植株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花序生物量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缘毛雀麦种子发芽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不同贮藏时间的缘毛雀麦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明确了该种子萌发的适宜发芽条件,同时揭示了缘毛雀麦种子在15-23℃室温条件下贮藏时,种子生活力的变化规律。为缘毛雀麦种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栽培条件下的4份无芒雀麦材料不同生育期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及其构件生物量分配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植株地上总生物量,从拔节期到完熟期4份材料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从孕穗期到完熟期奇台无芒雀麦和Elsberry无芒雀麦显著高于公农无芒雀麦(P〈0.05)。随生育期的推进,营养枝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先降低后升高,生殖枝茎和花序生物量分配先升高后降低,生殖枝叶生物量分配逐渐降低,立枯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生殖生长过程中生殖枝生物量分配占57%~90%。各构件生物量分配中,生殖枝茎占较大比例为21%~53%,花序占3%~30%。在同一生育期,相同构件生物量分配4份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在植株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花序生物量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缘毛雀麦Bromus ciliatus 3个品系生长进入拔节期后,通过不同留茬高度(0~2、2~4、4~6 cm)的刈割处理,对其再生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留茬高度与牧草再生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724 1,P<0.05),其中9708品系留茬4~6 cm刈割后再生速度较快,9714品系留茬0~2 cm刈割后再生速度较慢;在同样刈割处理条件下,9708品系和9714品系再生分蘖数无差异(P>0.05),9701品系在第2次刈割留茬4~6 cm时,再生分蘖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2个品系;随留茬高度的增加,9701品系和9708品系的总干草产量递增,而9714品系的总干草产量却呈递减趋势。9701品系和9708品系的适宜留茬高度为4~6 cm,9714品系适宜留茬高度是0~2 cm。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施用污泥对无芒雀麦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污泥是污水处理和水体沉积的产物,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经合理处置后可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为此,笔者于1996~1998年将兰州市七里河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施于无芒雀麦人工草地。3年来对无芒雀麦和土壤进行多项监测,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污泥对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增产幅度显著,1996年为163%~203%;1998年为41%~120%。1996年总根量比对照高35%~106%。施用污泥使0~20cm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容重随着污泥量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七里河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营养元素含量高,有害元素低于控制标准,是一种可利用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Wusu No.1’)为材料,分别采用NaCl∶Na2SO4∶Na2CO3=4∶1∶0(A盐),NaCl∶Na2SO4∶Na2CO3=1∶4∶0(B盐)和NaCl∶Na2SO4∶Na2CO3=1∶1∶8(C盐)3种混合盐进行胁迫处理,其中A,B盐为中性盐,C为碱性盐,每种混合盐均设置四个不同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梯度5,10,15,20 ms·cm-1,以浇灌自来水为对照组(CK)。试验结果表明,当C盐EC值为15 ms·cm-1,A和B盐EC值均为20 ms·cm-... 相似文献
16.
12个无芒雀麦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分子标记对12个无芒雀麦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9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87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45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51.72%.无芒雀麦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条带数为7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7.36%,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33,Nei 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843.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2735,说明无芒雀麦的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种群内.聚类结果显示,部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例外,这可能与人类的广泛栽培加大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关. 相似文献
17.
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试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研究无芒雀麦与草原二号苜蓿的混播比例、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和苜蓿的生长高度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H=a+bt+ct2。苜蓿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W=atb。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积累模式在单、混播中分别为W=aebt和W=atb。单播及不同比例的混播组合,其地上生物量结构各异。生物量和叶片集中分布的空间不同。茎/叶、叶面积指在不同数混播小区的数值各异。苜蓿的叶面积指数大于无芒雀麦。混播较天然草原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作用。且混播较单播增产显著。混播区的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总能和可消化能含量均高于单播,而粗蛋白质、可消化蛋白质则低于单播苜蓿,但高于单播无芒雀麦。无芒雀麦与苜蓿越冬苗的比例为1∶1,生物量比1∶1(播种量30kg和10kg/hm2)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