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生物技术在林木抗性育种、生物防治、新农药开发和生产,病原鉴定和病害诊断、无毒苗木的繁育及植物和昆虫病原侏藏和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通过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跨学科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已经取得的惊人成就,使人们预见到它在医药、畜牧、种植、化工、食品、轻工、环保、冶金、能源等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正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比较少,层次低,但是也有成功的事例,主要以常规技术的成果为主。该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成果在林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综述了近年来林木遗传标记技术、林木基因组研究、林木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并探讨了生物技术与林木常规育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林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和繁育林木优良繁殖材料,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该文简要介绍了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选育良种的主要途径及国内外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对生产的贡献,并评价了我国与林业发达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生物技术的兴起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概括了林木遗传标记和基因工程取得的主要进展,并论述了生物技术在林木中应用的特点和展望。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关系,是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我国林木育种,发展林业生产的基础,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但当前应实施以常规育种为主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木育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的进步,林木育种已经逐渐实现了高科技化。由于林木资源属于比较重要的生物资源,所以对其培育的方式也逐渐的实现了创新。该文对现代林木育种的工作进行了分析,从优质高产的林木育种需求出发,分析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这是新世纪的环境下对于技术革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功能性木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材的功能化修饰是提高和改善其性能的有效途径, 利用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来改性木材, 可以获得新型功能化的木基纳米复合材料。文中总结了纳米材料、纳米合成技术、纳米表征技术以及纳米仿生智能构筑技术在木材功能性改良中的应用情况, 展望了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功能性木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旨在为木材的功能化修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技术自七十年代崛起以来,发展异常迅猛,现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人类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产生在影响,在农业上将导致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并已渗透到林业科技与生产的许多领域,尤以林木的遗传改良及良种繁育效果突出,在某些方面开始形成新的产业。本文就生物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的应用及进展从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三个水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在林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林木抗性育种领域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并对生物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无性繁殖的特点及其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无性繁殖在无性系林业、林业遗传改良、林木复幼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的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 《山西林业科技》2010,39(2):33-34,37
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综述了PGPR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PGPR的特征,从PGPR促生长作用、PGPR生防功能两方面论述了PGPR在林业上的应用,最后简要介绍了PGPR应用于林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3S"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进展情况,指出我国林业发展中应用高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木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菌隔离在林木分布区域之外是避免病原菌对林木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可以通过控制病原菌的传播来实现。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土壤/苗木基质、植物体材料、木材/木材制品、昆虫以及空气等。本文对林木病原菌的以上传播途径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文中概述了数据集成的概念以及数据集成在科学研究和决策分析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介绍了模式集成、数据复制和综合集成3种典型的数据集成技术,总结分析了这些数据集成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进展,并从未来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发展对数据应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数据集成应用框架,构建了将来数据应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分析了广东省1975~2005年间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及林木种苗资源开发利用在广东林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重视种质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强种苗工作,全面推进种苗事业发展,为全省林业建设和国土绿化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Growth Simulation, an analytical modeling technique,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in ecological studies and practical forestry applications where dendrochronology is not applicable. The technique uses randomly sampled diameter increments from tagged trees over a known time interval to assemble a statistical sample of lifetime growth trajectories. We carried out a validation of Growth Simulation using a temperate species in order to compare indirect model outputs with direct tree ring analysis. Rings were measured on sample disks cut from 55 pine branches ranging in age from 8–36 years. Assessments included lifetime growth rates, growth rate with respect to diameter and age, periodic annual increment (PAI), cross-referencing of rings by date, and autocorrelation of growth over successive periods. Tree ring analysis and Growth Simulation showed close correspondence for all parameters tested (maximum, median, and minimum growth rates; longevity estimates). Growth Simulation is found to be a robust and informative technique for studies of tropical tree growth, and is especially useful where analysis of tree rings is not feasible or when bootstrapping analysis of ring data is of interest.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堆肥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生活垃圾堆肥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生活垃圾堆肥在苗圃,果园改土,培肥促进苗木生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树木生长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胁迫是影响树木生长最严重的限制因子之一,树木受害后根系生长受阻、叶片变小、发育迟缓,造成植株矮化、提前开花,早衰甚至死亡。文中综述了盐胁迫对树木种子萌发、生长、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等的影响,以为加强树木抗盐机理研究和耐盐树木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