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最基本的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草地及饲草资源。根据绥德县的地理特征,分别调查了东西南北四个乡镇16个村、十二块天然草地、四块人工草地,以此对全县的草地及饲草资源的产草量及载畜量进行了测算。全县共查出天然草地53404.96hm~2,可利用面积44167.47hm~2,人工草地10318.34hm~2。根据林业局、农业局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草地资源是新疆生态安全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直接影响着牧民生产活动与牧区的经济发展。新疆有天然草原0.57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达0.48亿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原的14.5%。然而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新疆80%以上的天然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牧草产量下降35%~73%,退化草原面积为0.13亿hm^2。草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已成为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疆草地畜牧业现状,找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面积5725.8万hm^2,畜牧业生产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阿勒泰是新疆主要的草原畜牧业地区之一,阿勒泰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资源相对富足.阿勒泰地区拥有草地98.4万hm2,占全疆草地面积的14.4%,优良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1.19%,载畜量为1259.9万头,同时拥有可利用荒地3.41万hm2.资源和区位优势为阿勒泰地区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疆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天然草地面积为5 725.88万hm~2,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部分地区急剧增加的牲畜数量对草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压力,退化后的草地产草量减少,草地品质退化,毒害草比例增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针对存在的问题现从5个方面提出建议及治理对策,以便控制草地继续退化。  相似文献   

6.
1 新疆草业目前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1.1 天然草地 新疆有天然草地5 725.88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为4 800.68万hm~2,是我国第三大草原省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独特的温性荒漠草地类型及山地草地类型的多样性,平原荒漠草地与山地不同类型草地共同组成了完整、严格的季带,成为新疆草地利用的特点之一,新疆有野生牧草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是新疆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天然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总面积达5725.88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800.68万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83.43%。新疆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特别是近些年,牲畜超载过牧,加速了草地的退化,草地载畜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的3200万只标准牲畜降低到目前的2600万只,  相似文献   

8.
亚洲有草地面积20.78亿hm~2。中国、俄罗斯(亚洲部分)、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是亚洲的4个草地资源大国,它们的草地面积都在1亿hm~2以上。亚洲的天然草地类型繁多,从资源的角度看,主要是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荒漠,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草甸,高寒草甸和冻原等。  相似文献   

9.
<正>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且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全世界草地退化面积中,因过度放牧而造成的约占35%,其影响规模远超过草地开垦~([1])。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总面积约为3 644.94万hm~2,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1%,草地可利用面积约为3 161.03万hm~2。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资源科学管理的忽视,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9~2011年对新疆塔城地区草地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通过普查确定了塔城地区草原类型分为4等8级,包括8个草地类,15个草地亚类,34个草地组,156个草地型,分析了草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今后更好为地服务于畜牧业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额尔古纳右旗草地分为5个类、14个组、17个草地型、其中以山地草甸草地类和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类为主,共占全旗草地面积的55.5%。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出发,尽量照顾行政界限,将全旗草地划分为2个地区、3个地带(附1:150万草地区划略图)。对各地区草地的自然特征,以及各地带草地分布、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主要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与全面分析。为该旗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与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四川省剑阁县草地资源状况,于2018年6~8月,通过现场核实和样方调查等方法对剑阁县草地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剑阁县草地图斑相较于第一次草原资源普查和国土二次调查减少了260个,现存草地图斑仅41个,86.86hm~2,其中未利用草地面积占52.78%、轻度利用占45.16%、中度利用占2.06%;全县的天然草地类主要是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2类,草地型为具灌木的野古草、暖性禾草型,具乔木的白茅、芒型,具灌木的白茅型,具乔灌的扭黄茅型4个;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的草地盖度分别为81.8%、87.83%,平均鲜草产量分别为9 644.48kg/hm~2、13 632.76kg/hm~2,可食牧草产量分别为20 143.02kg、209 986.67kg,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8.40个羊单位/年、207.75个羊单位/年。  相似文献   

13.
我省草地资源丰富,总面积为584.22万hm~2,其中中西部草地面积187.71万hm~2:中东部宜牧草山草坡面积为108.15万hm~2;林间林下草地及农闲隙地288.36万hm~2。丰富的草地孕育了多种植物,西部是温带典型草原和湿润的温带森林的过度地带,具有独特的草原、草甸、沙地和湿地的复合植被景观,东部长白山区被誉为"立体资源宝库",是地球上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南美洲有草地面积844.5万km~2,饲养着草食家畜4.2亿头,其中牛为2.62亿头。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温带潘帕斯草原、温带半荒漠、热带荒漠、热带干燥疏林与灌丛、热带雨林区的人工草地是主要草地类型。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洲两个重要的草地资源大国,分别有草地面积1.69亿hm~2和1.42亿hm~2。  相似文献   

15.
天然草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了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草地资源,试验对毛乌素沙地三种不同草地类型的四季产草量进行测定,并计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的理论载畜量。结果表明:春季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场的产草量最高,干物质产草量为624.45 kg/hm~2;夏季和秋季低平地盐化草甸草场产草量最高,干物质产草量分别为1 551.60 kg/hm~2和1 717.65 kg/hm~2;冬季温性荒漠草原沙地荒漠草场产草量最高,达525.60 kg/hm~2。低平地盐化草甸草地、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地、温性荒漠草原沙地荒漠草地的全年理论载畜量分别为97.67 hm~2/100只、238.73 hm~2/100只和181.20 hm~2/100只。  相似文献   

16.
正草地与森林一样,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草地是生长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并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土地,具有特有的生态系统,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世界草地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2,是发展草地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基地。21世纪以来,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由于掠夺性经营和滥垦,使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出现了生态危机,灾害频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地现状、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草地先后已完成两次资源调查。1985年完成全疆第一次草地资源调查,确定新疆草地毛面积5725.88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4800.68万hm2,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3224.86万绵羊单位。按照全国统一分类系统,把新疆草地分为11个大类,687个草地型。又根据草地的数量和质量细分为五等八  相似文献   

18.
泽库县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泽库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66万hm2,其中草地面积为65.2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8%。可利用草地面积为61.88万hm2,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94.7%。草地类型以山地草甸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沼泽类、高寒沼泽类、灌丛草甸类和疏林类为主。草地资源是泽库县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导致牲畜饲养量增加,速度过快,草地负荷大,退化加剧,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1 草地资源退化概况 草地退化是泽库县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根据资料数据:1953年全县只有1.6万人,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牧户草地面积与其草畜平衡情况的相关性,依据草地承包面积大小对四川、西藏、和青海3省区7个县的139户牧户进行了分组,并对五组牧户的草地面积与载畜情况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以草地面积小于73.4hm~2的Ⅰ型和介于73.5~144.9hm~2的Ⅱ型的小型牧户为主,分别占总牧户数量的36.7%和41.7%,同时这两类牧户也是超载现象发生的主要群体,Ⅰ型和Ⅱ型超载率分别为67%和65%。回归分析表明,牧户及人均草地面积大小与其超载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当户均草地面积少于218hm~2或人均草地面积少于30hm~2时,户均实际家畜存栏量高于核定载畜量,超载率为正值,并随户均草地面积的增加而降低,该类牧户占总牧户数量的94.9%。户均占有草地面积高于218hm~2或人均占有草地面积高于30hm~2时,不存在超载现象。该类牧户占总牧户数量的5.1%。因此,该地区的超载现象主要发生在数量较大的小规模牧户,禁牧减畜工作的落实应以该类小规模牧户为重点。研究结果为各地区尽快实现预期草畜平衡目标具有重要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刚察县草地面积为71.20×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82%,草地可利用面积为69.07×104hm2,占草地面积的97.01%,构成了以草地畜牧为基础的畜牧业生产。全县共有6个草地类,5个草地亚类,7个草地组,28个草地型,分别占全省草地类组型的66.7%,25.93%和30.11%。在该县的天然草地上退化草地面积37.88×104hm2,占全县天然草地面积的53.20%,全县约有1/2的草地退化,有1/4的草地已进入中度和重度退化,实施草地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