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明 《河南农业》2012,(21):20-21
菜篮子问题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生活,菜价素来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菜价就像坐了"过山车",忽高忽低。如何避免菜价"过山车"现象,各界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大力推进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尽快实现蔬菜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生产经营,是一条稳定蔬菜价格、保障蔬菜安全供给的有效途径。一、对新科技和信息化的需求催生蔬菜专业合作经营信息闭塞,组织化程度低,凭经验随大流生产,是蔬菜价格坐"过山车"的  相似文献   

2.
李桂芹  李圣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39-15941,15944
为构建菜价调控的长效机制,在蔬菜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背景下,从创新价格信息的形成和传递机制、打造稳定的流通链条以及政府蔬菜储备的合理布局和科学投放等3个方面提出了政府调控蔬菜价格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政策     
《中国农垦》2010,(9):1-1
国务院六大措施强力稳定菜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4月末到5月初,全国各地菜价一直居高不下。与粮价的缓慢上涨、水产价格的萎靡不振、肉价低位徘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菜价一路飙升。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园艺产业作为高效农业的重点,发展最快。目前,全国蔬菜播种面积比10年前扩大近一倍,种植面积的扩大速度更快。不可思议的是,在这里,供求关系并未决定产品价格。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菜价贵过肉价呢?  相似文献   

5.
浅析平抑上海蔬菜价格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篮子"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影响到上海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为平抑蔬菜价格,笔者重点分析了导致上海蔬菜售价高的几大因素,提出了挤出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分、采用多渠道、多形式销售、增加蔬菜供应等对策措施,以解决菜价上涨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10,(17):22-22
针对部分菜价上涨.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指出.当前农民“卖菜难”与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导致蔬菜价格大起大落。针对蔬菜供应和稳定菜价的问题.会议确定了六项政策措施.包括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7.
郭力野 《农业展望》2012,8(7):16-19
2012年上半年,中国蔬菜价格呈前高后低走势,整体高于2011年。1季度,蔬菜供应总体偏紧,成品油价格上调进一步增加蔬菜运输成本,菜价呈上行走势;2季度,全国天气转暖,时令蔬菜陆续上市,蔬菜供应量显著增加,菜价呈季节性回落,但部分品种仍逆势大幅上涨。预计在季节性因素作用下,下半年蔬菜价格将处于上升通道,8月菜价拐点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8.
资讯浏览     
<正>【政策】国务院六大措施强力稳定菜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蔬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价格过度波动直接关系到市民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完善蔬菜价格形成与调控机制是保持蔬菜价格变化相对稳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菜价波动原因与调控政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大幅增长。近年中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蔬菜供给总体充裕,但是蔬菜价格波动频繁。分析认为蔬菜产需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环节多、成本高是菜价频繁波动的主要原因。短期内由于导致菜价"蛛网"波动的因素难以消除,预计菜价仍将围绕"蛛网"继续波动,但随着缩减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调控政策的实施,菜价波动的幅度将逐步缩减。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价格炒作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作为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因此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于农产品价格炒作及预防措施的研究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运用了分品种价格对比方法,报告了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现状,指出农产品市场存在价格炒作,对农产品价格炒作的形成原...  相似文献   

12.
周婕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4):1132-1138
【目的】研究国际与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非对称性传导关系,为合理应对食用植物油价格波动风险,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07—2020年度食用植物油月度价格数据,利用门限自回归模型考察国际与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非对称性传导关系。【结果】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国际与国内价格具有非对称协整关系,在长期国际花生油价格变动的9.7%、大豆油价格变动的33.0%会传导至国内,而短期内菜籽油和大豆油的国际价格会迅速传导至国内;当国际花生油和菜籽油价格下跌时,国内花生油和菜籽油价格每月分别纠正17.8%、22.4%的偏差,而当菜籽油和大豆油价格上涨时,国内菜籽油和大豆油价格每月分别纠正12.0%、10.6%的偏差;食用植物油价格传导具有非对称性,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或上升时,国内不同食用植物油价格调整偏差的时间差异很大。【建议】为应对食用植物油价格波动的风险,政府应降低食用植物油进口集中度,适当分散和开拓进口来源;建立完善的食用植物油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培育食用植物油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蔬菜价格为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建模方法,研究全国和区域蔬菜价格的走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02年全国蔬菜年均价呈缓慢降低走势,2003年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走势,2017年以后有所下降,2010-2018年上海蔬菜年均价与全国蔬菜年均价走势一致,但低于全国蔬菜价格水平;2)全国和上海的月均价...  相似文献   

14.
蔬菜价格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农民增收,因此有关蔬菜价格波动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以2000年至2014年福建省蔬菜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蔬菜产量、天气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等指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指标在蔬菜价格波动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福建省蔬菜价格主要受供求因素和成本因素影响,可以从抓好农业生产和需求管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结合多种调控手段来稳定蔬菜价格。  相似文献   

15.
季节调整后的蔬菜价格与CPI 之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端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7):201-205
在采用X-12-ARIMA季节调整模型剥离白菜、菜椒、黄瓜价格与CPI季节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此三类大宗蔬菜价格与CPI间的关系.协整分析结果表明,3类蔬菜价格与CPI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CPI在短期和长期均为影响3类蔬菜价格的原因,而白菜、黄瓜价格短期内对CPI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其在长期内对CPI的作用显著.为正确把握我国蔬菜价格动态,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应尽快健全蔬菜价格风险预警体系,完善信息流通渠道,加强蔬菜基础设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殷端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7):201-205
在采用X-12-ARIMA 季节调整模型剥离白菜、菜椒、黄瓜价格与CPI 季节性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此三类大宗蔬菜价格与CPI 间的关系。协整分析结果表明,3 类蔬菜价格与CPI 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CPI 在短期和长期均为影响3 类蔬菜价格的原因,而白菜、黄瓜价格短期内对CPI 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其在长期内对CPI 的作用显著。为正确把握我国蔬菜价格动态,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应尽快健全蔬菜价格风险预警体系,完善信息流通渠道,加强蔬菜基础设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蔬菜价格的大幅上升引起广泛重视,一度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本文采用2002-2011年北京市批发市场价格数据,以菠菜和黄瓜为例,分析了蔬菜市场价格变化规律。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分析了天气、油价、批发市场上市量和季节性变化对菠菜和黄瓜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油价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市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油价每L上涨1元,菠菜和黄瓜价格分别上升0.37元/kg和0.32元/kg;季节性变化是决定年度内蔬菜价格高低的根本性因素;监测和调节批发市场上市量水平将对平抑蔬菜价格波动起到重要作用。应关注和调控油价上升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增强和改进设施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加强对北京市及其主要进京蔬菜产地气象的联合监测和发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蔬菜稳定供应具体影响因素。[方法]运用1978~2013年共35年的我国蔬菜供给和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蔬菜供给反应。[结果]蔬菜供给的短期价格弹性较低,容易引起蔬菜价格的剧烈波动;蔬菜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较高,蔬菜供需将最终走向平衡。[结论]蔬菜预期价格受以往多期实际价格影响,蔬菜供应者将综合考虑以往多期的实际价格变化来安排蔬菜种植计划。  相似文献   

19.
受灾害性天气影响,2013年蔬菜产量比2012年有所减少,价格总体上高于2012年。但是,不同类型的蔬菜价格波动差异明显。其中,果类菜价格在上半年下跌,下半年上涨;叶类菜和花类菜波动较大,涨跌互现;茎类菜、根类菜和茵类菜波动幅度较小。1—10月,中国蔬菜出口形势总体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蔬菜出口比重有所增加,蔬菜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预计后期蔬菜市场供需偏紧,价格仍将继续走高,蔬菜出口也将稳中略增。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蔬菜批发价格变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2011—2013年天津市重点监测的14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结果表明蔬菜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季节性波动明显,蔬菜批发价格一年有一个高价期和两个低价期,果类菜、叶类菜和耐储菜的价格波动各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